2011年正宁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产业项目实施方案蔬菜产业是正宁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2009年,省农牧厅将正宁县列为蔬菜产业重点县,2011年又被省财政厅、省农牧厅列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扶持范围,下达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三个,分别是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项目,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
在此基础上,正宁县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我县蔬菜产业发展。
为了实施好该三个项目,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水泥骨架大棚是我县2005年从陕西泾阳县引进,经多年经验改进,现已适合我县实际情况,可春提早一月,秋延迟一月,使蔬菜生产时间增加两个月,大大提高了蔬菜生产经济效益。
从2011年春季开始,县上加大城郊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投资力度,在周家乡芦堡村新建水泥骨架大棚130座、130亩,3月底建成投产,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加强技术培训等有效措施。
5月底各类新鲜蔬菜就可上市,可产各类新鲜蔬菜515吨,产值达82.4万元。
2011年,为了提高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经济效益,县蔬菜站计划从新品种引进、标准化管理、技术培训三个方面提高该标准化小区蔬菜生产经济效益,促进了周家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生产管理。
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2011年,在宫河镇彭姚川村栽植山地大葱1800亩,引进掖辅1号、章丘大葱、三叶齐、铁杆王4个优良大葱新品种,推广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生产技术,调查国内大葱生产动态及发展趋势,贮藏加工对大葱品种的要求,以及省内优良大葱新品种的特征,适应范围和栽培技术,对我县大葱地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引进大葱新品种4个,栽植山地大葱1800亩,总产量2000吨,总产值200万元。
在大葱栽植过程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栽植、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检查验收。
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日光温室是反季节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为冬季蔬菜市场提供优质的新鲜蔬菜,从2011年4月份开始,县上加大投资力度,投资500万元,在周家乡芦堡新建三代无支柱钢架结构日光温室40座,占地100亩,7月底建成,8月份投入生产,采用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强技术培训等有效措施。
12月底各类新鲜蔬菜就可上市,预计可产各类新蔬菜200吨,产值达80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资金15万元,进一步提高了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实施区域概况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村地处我县周家乡中心地带,海拔1000米,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
全村七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2400人,全村耕地面积4994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1亩,人均收入3200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蔬菜产业开发工作,从2007年开始在周家乡芦堡村实施城郊百亩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全村竹架大棚已发展到365座,年产新鲜蔬菜146吨,产值达146万元。
随着“宁正煤田”的开发,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蔬菜前景广阔。
蔬菜产业已逐步成为芦堡村的主导产业,是芦堡村群众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推动全乡农业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正宁县大葱栽植历史悠久,“宫河牌”大葱辛辣芳香、炒汤漂浮不沉、久贮不干而闻名省内外。
近年来,大葱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全县大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万亩,产量3600吨,实现产值4500万元,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宫河镇彭姚川村是“宫河牌”大葱发源地,川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均气温8.3℃,降雨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适于大葱的生长发育。
2007年,县蔬菜站组织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宫河大葱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宫河大葱”两个甘肃省地方标准,甘肃省质监局2007年9月7日颁布,2007年10月1日实施。
为了进一步扩大大葱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拉动县城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大葱产业快速发展,在我县宫河镇彭姚川村实施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正宁县周家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项目,是在实施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随着“宁正煤田”的开发,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蔬菜前景广阔。
蔬菜产业已逐步成为芦堡村的主导产业,培育芦堡村设施种菜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推动全乡农业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三、建设内容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在周家乡芦堡村新建水泥骨架大棚130座、130亩,3月底建成投产,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加强技术培训等有效措施。
5月底各类新鲜蔬菜就可上市,产各类新鲜蔬菜515吨,产值达82.4万元。
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在宫河镇彭姚川村栽植山地大葱1800亩,引进掖幅1号、章丘大葱、三叶齐、铁杆王4个优良大葱新品种,推广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生产技术。
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在周家乡芦堡村新建的三代无支柱钢架结构日光温室40座,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强技术培训等有效措施。
实现了日光温室蔬菜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
四、经济效益分析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项目实施后,通过引进新品种,采取精细管理,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提升菜农生产技术水平,每亩可收入8000元,总计130亩,可收入104万元,效益显著。
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完成后,栽植无公害大葱标准园1800亩,总产量200吨,产值达到200万元。
在此基础上,一是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同时,发展山地大葱标准园,充分利用山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山川,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该项目实施后,通过引进新品种,采取精细管理,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提升菜农生产技术水平,每亩可收入3万元,总计40座、100亩,总收入120万元,效益显著。
五、投资概算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1、新品种引进引进、推广适宜本地水泥骨架大棚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新品种进行种植推广,需资金6万元。
2、标准化管理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需求,采用中垄除草黑膜覆盖、膜下暗灌、有机肥、化肥配方施肥、新农药等的应用,对棚内小环境无害化处理,定期防病虫措施,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生产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提高优良品种的应用水平,共需资金8万元。
3、技术培训对菜农采用集中培训,各生产环节个别指导,请外地技术员、专家指导、闲时派出去,参观学习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菜农生产水平,共需资金6万元。
以上三项共需资金2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补助1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
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1、引进掖幅一号、章丘大葱、三叶齐和铁杆王四个大葱优良新品种,推广1800亩。
每亩补助50元,需资金9万元。
2、栽植大葱标准园1800亩,每亩补助农药化肥150元,需资金27万元。
3、技术培训、发放资料需资金4万元。
以上三项共需资金4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20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
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1、新品种引进引进、推广适宜本地日光温室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黄瓜、西红柿、辣椒等新品种进行种植推广,需资金5万元。
2、精细化管理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需求,采用高垄黑膜覆盖、膜下暗灌、有机肥、化肥配方施肥、CO2气肥补充、新农药等的应用,对棚内小环境无害化处理,定期防病虫措施,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生产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提高优良品种的应用水平,共需资金8万元。
3、技术培训对菜农采用集中培训,各生产环节个别指导,请外地技术员、专家指导、闲时派出去,参观学习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菜农生产水平,共需资金7万元。
以上三项共需资金2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0万元,申请省级财政补助10万元。
六、整合资金方案正宁县2011年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8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资金总计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0万元。
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满足正宁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正宁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2011年,正宁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县财政局牵头计划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发展蔬菜产业。
同时,调动县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积极参与,整合项目资金支持蔬菜产业生产环节项目建设,搞好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保证项目区域内蔬菜生产基地水、电、路“三通”,以及各种配套设施建设。
七、进度安排正宁县周家乡芦堡子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1、2011年2月,规划建棚,引进瓜菜优良新品种15个;2、2011年3月—7月,推广高垄覆膜、膜下暗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3、利用农闲时间采取集中办班培训、田间地头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技术培训形式,提高菜农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能力。
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1、2011年9月,引进掖幅1号、章丘大葱、三叶齐、铁杆王4个优良新品种;2、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3、进行大葱综合病虫害防治,达到“经济、实用、安全、环保”;4、推广配方平衡施肥新技术。
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1、2011年9月,引进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优良新品种;2、采用高垄覆膜、膜下暗灌、自动卷帘机等新技术,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新技术等;3、加大技术培训,提高菜农的生产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
八、保障措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关系着正宁县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的大事,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五个工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了把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工作落到实处,县上成立了以县农牧局局长路晓林同志为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县蔬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张建峰同志为组长的项目技术领导小组,相关实施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采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点,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绩酬挂勾,年终考核奖优罚劣。
确保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扶持政策蔬菜产业开发资金投入是关键,特别是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为了使项目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水泥骨架大棚标准化小区建设项目、正宁县高原夏菜标准园建设项目、正宁县周家乡芦堡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建设项目落到实处,县政府和县农牧局多方筹措资金,为周家芦堡日光温室和大棚建设投资500多万元,为四郎河川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生产投资200万元,为城郊蔬菜基地建设投资50万元,解决了我县蔬菜生产中资金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