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解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解答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关问题解答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着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是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以县为单位进行推进。

全省列入2011-2020年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规划的县(市、区)共105个,其中2011年17个、2012年33个,我县和蚌埠市四区被规划为2012年实现基本均衡,我市其他两县被列为2014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为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两个层次。

基本均衡,要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要达到30%;优质均衡,要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85%以上。

1. 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即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

2.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四是加快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五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4. 我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规划时间是什么?我县被列为哪一年?
我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规划时间是2011-2020年,我县被列为2012年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

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为哪两个层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为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两个层次。

基本均衡,要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完成率达到30%;优质均衡,要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85%以上。

6.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包括哪三个部分?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学校校际差异状况、公众满意度调查共三大部分。

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分哪几个阶段?
主要分为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四个阶段。

8. 我县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情况如何?
我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行政区划、办学条件、留守儿童入学、随迁子女入学、道路交通等因素,明确了全县176所小学、18所初中的学区划分,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办法,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经做到划片、就近、免试入学。

9. 我县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情况如何?
我县结合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正在分期分批实施标准化建设,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要求。

到2015年,全县所有小学、初中都将达到国家的办学标准。

(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51和0.23)
10. 我县校际间教师队伍差距情况如何?
我县2006年以来,公开向社会招录中小学教师780人,90%以上充实到农村偏远、薄弱学校任教。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
的办法,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我县讲座65余次,选派校干到教育发达地区研修、挂职达240余人次。

三年来,培训中小学校长370人次,集中培训教师13800人次,采取“上挂下派”“驻点支教”、“区域支教”等方式,交流校干、教师1220人,。

与此同时,采取兼课、跑校等形式,统筹城乡教师特别是音、体、美、英语等学科教师资源,使农村每所中小学都能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11. 我县义务教育择校情况如何?
我县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办法,全面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招生政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进城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实行入学“零障碍”,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目前,我县没有择校生。

12. 我县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情况如何?
(1)加大经费投入。

2001-2008年,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6984万元,新建校舍176709平方米,基本消除了当时存在的中小学危房。

2009-2012年,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共投资20468万元,新建和加固校舍424690平方米,使全县中小学校舍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2005-2010年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443万元,满足了更多学生的住宿需求。

2009年以来,启动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共投入1250万元,改善了农村初中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

2007年实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共投资28939万元,用来实施“两免一补”(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及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关于完善教师队伍管理的有关规定》、《固镇县教育系统工作人员请销假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管理的工作意见》和《固镇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不准”》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强校干和教师队伍管理。

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
道德水平。

制定《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方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小班化培训等多种措施,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每年都招考一批教师,向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倾斜,每年安排一批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支教,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管理。

2009年以来,我县先后出台了《固镇县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防辍堵流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小学共同体建设实施意见》、《固镇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固镇县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固镇县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坚持每年对全县中小学进行综合目标考核,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县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4)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

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我县制定了《固镇县2010-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进度表》,全县共有190所小学、初中列入标准化建设规划,其中2010年达标10所、2011年达标35所、2012年达标41所、2010-2012年,总投资5426万元,为72所学校配备图书,为119所学校配备班班通,为89所学校配备教学仪器设备,为4所学校进行扩容和寄宿制建设。

2013年规划完成达标36所、2014年规划完成达标38所、2015年规划完成达标30所。

(5)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为彻底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县政府在新城区划拨200亩土地,投资1个亿建设义务教育一体化学校,目前工程建设正在顺利进行中,预计2013年9月1日可投入使用。

(6)主要工作成效。

2006年,我县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2006-2010年,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连续五年获全省优秀;2007年,被评为全省收费管理工作示范县;2009年,被评为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县和全省规范办学行为先进县;2010、2011年教育民生工程考核连续两年获全市第一;2012年,
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受到国务院表彰。

固镇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三年三月六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