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什么不逮捕】不批准逮捕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为什么不逮捕】不批准逮捕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为什么不逮捕?】不批准逮捕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网上经常被热炒的刑案新闻中,最能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某某涉嫌XX罪,检方不予批捕,犯罪嫌疑人被释放逍遥法外……”。

每每看到这种字眼出现,大家本能的反应都是“为什么不批捕?”、“为什么要放人?”、“公安好不容易抓来的人,为什么就被你们检察院给放了?”、“这不是让凶手逍遥法外吗?”等这种很疑惑的感觉……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不予批捕那些事儿!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是检察机关内设的侦监部门,全称侦查监督部门,以前也曾经被称为批捕部门,大家经常在新闻头条看到的“某某官员涉嫌受贿罪被决定逮捕”的决定就是这个部门的检察官们依法作出的。

因为最主要的业务是审查逮捕,侦监检察官们常被戏称为“捕快”、“捕头”(其实我们并不像捕快那样出门抓犯人啦!)。

小编下面小编先给小伙伴们说说审查逮捕是怎么回事儿…… 公安部门将犯罪嫌疑人抓到并刑事拘留之后,需要及时向检察院侦监部门提请批准逮捕。

负责收案的案件管理部门如果认为案件在管辖范围内,卷宗材料齐全,duang……这个案子就被受理了。

受理后案件会被分配给侦查监督部门的检察官,接到卷宗材料之后,无论案卷有多厚、案情有多复杂,侦监检察官都要抓紧时间先阅读案卷了解和理顺整个案情,并且仔细审查,因为后面还有下面一系列的工作在等着
他们…… 阅读完案卷之后,检察官会去羁押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这一程序是对案卷中证据及口供的审查核实。

是否有证据瑕疵、刑讯逼供等问题,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便能够查明。

经过阅卷、讯问等程序,不能用于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非法证据将被排除在证据链之外。

案件进入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律师可以针对案情向检察机关提交意见。

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前提下,侦监检察官要在7天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若未被拘留的在15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不得超过20日)。

你没有看错,就是7天,而且这7天是不扣除节假日的。

无论案情多复杂,无论有多少案件需要同时审查,都只有7天。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我们侦监部门的检察官有多拼~当然,在审查案卷期间会发生很多故事,比如:证据不全,那么就要列明补充侦查提纲,引导办案的警察补充侦查;比如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未抓获,那么就要让警察去追捕;比如存在通过刑讯逼供等方式获取的非法证据,要坚决排除;比如律师依法提交意见的,要认真听取。

总之,该补的补,该抓的抓,该排的排,该听的听。

小编经过审查后,对不构成犯罪、证据不足、无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将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那么什么是不构成犯罪、证据不足、无逮捕必要呢?别着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一说明。

一、什么是不构成犯罪?不构成犯罪,是指该行为
未能满足或全部满足特定犯罪的构成要件。

这时候大家一定想说:“既然不构成犯罪警察为什么要抓他?”
不构成犯罪通常分两种:(1)行为合法的正当防卫、
意外事件、紧急避险、执行任务等;(2)行为违法,
但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

被公安机关作出的抓获和拘留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有明显的违法或犯罪嫌疑,既然是嫌疑,当然是可以确认也可以排除的。

而当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行为具有法定合法情节时,或虽然违法,但情节较轻,未能达到法定的定罪条件时(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违法不犯罪),检察机关是无法依法对其提起刑事诉讼的,因此这种情况便不能够对其采取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逮捕措施啦!故而,这种不构成犯罪的情形,侦监检察官是一定会做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哒!二、什么是证据不足?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

(一)证据单一,整宗案件只有被害人陈述这一有罪证据。

法学中有一条定律叫做“孤证难立”,无法相互映衬的单一证
据是无法作为定案证据的。

(二)犯罪嫌疑人不供认犯罪,
无法采集到嫌疑人口供。

也无法收集到可以客观上印证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

(三)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一比一,犯
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各执一词,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其他
证据没有证明力或者证明力微弱。

(四)直接证据很少,间接证据没有形成证据链条。

绝大多数因证据不足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中,一般直接证据都只有被害人陈述,其他的物证、证人证言、勘验笔录、鉴定结论等都表现为间接证据,证明力较弱而且零散,没有形成证实犯罪的证据链条。

三、什么是无逮捕必要?由于逮捕是
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适用。

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会的,即无逮捕必要,不应逮捕。

那么什么情况是需要逮捕的呢?根据2001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
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项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为“有逮捕必要”:一、可
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的;二、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三、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四、可能实施打击报复行为的;五、可能有碍其他案件侦查的;六、其他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

但,对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以及可能有碍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应予逮捕。

此外,依据法律规定,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所谓婴儿指未满1周岁的儿童),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
监视居住的方法。

所谓严重疾病一般指不治之症、濒临死亡、严重传染病等。

请注意检察君有话说:批捕还是不批捕,其实针对的是还要不要继续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这种强
制措施,还要不要继续关在看守所。

不批准逮捕,并不代表之后不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逮捕只是强制措施中的一种,目的是为了保证诉讼顺利进行。

是否逮捕只是程序措施的适用问题,与最后的量刑没有必然联系。

而现实中除了因不构成犯罪的不批准逮捕以外,其他的不批准逮捕决定,检察机关都会同时建议公安机关继续补充侦查的。

而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只是变更为除逮捕以外的强制措施,实际上他们还是在公安机关的监控范围内的,并且在证据补充侦查落实后,依然会提起公诉,接受法律公正的审理和判决!所以,亲们千万不要以为,被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犯罪嫌疑人就能够逍遥法外哦!陕西检察原创作品转
载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shaanxijiancha陕西检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