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志愿者培训教材

医院志愿者培训教材

医院志愿者培训教材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价值和意义
“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
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
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在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
的“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努力”,其目的在于改
进社会,提供福利。

志愿服务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
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
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
织性四大特征。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从事志愿工服务作是慈善为怀、
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工服务作看成一种单方面的施予;认为志
愿工服务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者当作“廉
价劳动力”;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
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服务作。

其实,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
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
的义务及责任。

参与志愿工服务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
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

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
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工服务作
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

二、志愿者者服务的基本原则、基本特征
开展志愿者行动,一定要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持之以恒的原则。

这是开展志愿者行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自愿参加”主要是强调参加志愿服务的自觉性。

自愿参加是志愿者行
动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

只有“自愿”
才能成其为“志愿者”,只有“自愿”才能持久。

对于参加者而言,
志愿者行动的魅力就在于它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注重
调动参加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自己
人力、物力、财力条件允许的程度来开展工作。

首先,要研究服务
客体,也就是要研究服务对象,搞清楚服务需求。

现实生活中服务
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一定要从共青团和青年的实际
出发,从各地、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的实
际出发,把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社会需求和服务能力
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

要分清什么是现在
能做到的,什么是下一步才能做到的,什么是将来才能做到的,还
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可包打天下。

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讲求实效”首先就是要办实事。

志愿者行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
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为社会、为群众办实事。

其次是
要抓落实。

面上的示范性的活动要搞,但工作重点是狠抓在基层的
落实。

志愿服务只有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真正成
为基层广大青年的经常行为,才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再次是求实
效。

求实效的集中表现就是在实践中使社会和群众体验和享受到志
愿服务的成效。

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三者缺一不可。

“持之以恒”就是指志愿服务要做到经常化、长期化。

志愿者行
动是一项跨世纪事业,必须以办事业的精神和方法来推进。

开展志
愿服务活动必须与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必须着眼于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必要的机制以保障志愿
者行动经常化、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

要健全组织,稳定队伍,
建立基金,制定规章,形成机制,坚持长久。

要保持工作和人员的
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
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

只有“自愿参加”才能“持之以恒”,自
愿是持久的前提,自愿才会任劳任怨、坚持不懈。

“量力而行”也
是“持之以恒”的重要因素,只有“量力而行”,才不会力不从心,
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也只有“讲究实效”,实实在在地为社会、
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使青年志愿服务落实到基层,深深地扎根
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持之以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