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完整版)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及法律的作用,提高分析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通过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体现自身的感受;学习过程,通过游戏、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和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并从中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寻找规则、认识规则、感悟规则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特征
重点: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
四、教具
多媒体教材
五、教学过程:
导言:前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做人应有的人格品质。

假设我们集这些品质于一身,我们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的人,但我们却不知法守法,那我们已经具备的优秀品质还能发挥她应有的价值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法律是我们行动的底线,目中无法,一切都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法律对我们的重要性。

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节《走近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由欢欢的一篇周记导入新课,欢欢在周末随父母去游玩,在旅途中见证了一幕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发生的导火索就是乱闯红灯(播放视频),进而由交通规则,引出规则的含义。

社会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活动一《规则在哪里》接龙游戏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
学校纪律:不准迟到早退,尊重老师,不许和老师顶撞,不许穿奇装异服。

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爱护公共财物,不准大声喧哗
法律要求: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不得抢劫盗窃,贩卖儿童毒品
由这个活动引导学生为这些规则分类
规则有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1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先下后上)(自觉地投币或刷卡)(自觉让座)
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使用的准则。

《篮球比赛规则》《幼儿园制度》
3、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

活动二分辨规则
填写88页的表格,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三种规则的初步认识
继续浏览欢欢的日记,据此重点引导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特征的理解一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性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法律的规范作用
阅读教材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舞迷夫妇的行为?
(3)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
由教材中案例的分析引出法律的规范作用: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的规定,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为人们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的保护作用
阅读教材89页中的案例,并思考问题:
(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
引出法律的保护作用
对公民: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对国家: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对法律的态度
活动三:无限想象
假若生活没有了规则,生活将怎样?
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尊重规则。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因此我们也应树立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意识。

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三)课堂总结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规则的含义分类
●法律的三个特征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法律的作用:规范,保护
●对法律的态度
(四)课堂拓展
介绍几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