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证产品在原料处理、准备、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的安全和卫生,避免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的风险,特制定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原料处理、准备、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所有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控制过程。
3、职责
3.1 HACCP小组负责对在原料处理、准备、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的种类进行识别和验证。
3.2品管部负责对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直至发运实施全程监控。
3.3仓储部负责在原料的储存、发运、化学物品的保管中实施控制。
3.4生产部对生产过程中的物理性或化学性污染风险实施管理和控制。
4.程序
4.1产品的物理性、化学性污染风险识别
4.1.1物理污染风险:原料在收购、储存中,可能携带少量的杂质,如:
头发,木屑,小石头块等,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木质物品或玻璃碎屑风险。
4.1.2化学污染风险: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使用、原料本身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或空罐内壁涂料的不符合性。
4.2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的控制
4.2.1物理性污染风险的控制:
4.2.1.1储存环境控制:原辅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具有独立的库房,并经过严格的产品防护,禁止使用木质器具。
4.2.1.2生产过程如头发,木屑,小石头块等物理风险的控制:针对原料中可能携带少量的杂质,如:头发,木屑,小石头块等物理风险,在修整工序,原料要经过清洗,基本物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或危害已经降到最低,或者可以忽略。
4.2.2.3生产中玻璃控制:
4.2.2.3.1为避免玻璃污染的风险,将公司所有区域的存在玻璃的地方进行检查并编号,详细记录在《玻璃登记表》中。
4.2.2.3.2为避免原料处理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已对生产车间内的玻璃用阳光板进行替代,实在无法替代的,已在玻璃外部设立防爆装置。
4.2.2.3.3为避免玻璃瓶产品生产中的污染风险,公司制定详细的《玻璃瓶、玻璃器皿控制程序》,内容涵盖玻璃进厂的检验、空瓶清洗消毒的检查、生产中碎玻璃的处置、擦罐检查和包装灯检检查等内容,将可能存在的玻璃污染风险降低到最低。
4.2.2.3.4目前生产将铁罐产品和玻璃瓶产品的生产放在独立的车间进
行生产,如实在无法进调度的时间,本着先生产铁罐再生产玻璃瓶的原则进行。
4.2.2.3.5车间内的日光灯全部有防护罩进行保护,如需维修时,在生产结束时进行,如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爆裂,也严格按照《玻璃瓶、玻璃器皿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2玻璃登记区域的风险分析与频率:
4.2.2.1针对目前公司的《玻璃登记表》存在玻璃最多的区域在半成品仓库,该区域由于存在的半成品,及时破碎也不会对产品造成风险,因此对此区域的巡查定为每周一次,并将巡查情况登记在《玻璃区域巡查记录》中。
4.2.2.2玻璃的高风险区域,存在于玻璃瓶生产中,玻璃瓶碎渣会对人身造成危害,因此将对生产玻璃瓶产品的巡查频率定为所有的生产时刻,如发生破碎,将严格按照《玻璃瓶管理流程记录表》进行。
4.3化学污染风险控制:
4.3.1化学物品的储存控制。
4.3.1.1由品管部共同负责对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进厂验收;
4.3.1.2使用的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主管部门批准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证明,正确理解标签上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特别注意使用剂量,以防止出现使用后残留量超过规定限值。
4.3.1.3将清洁剂、消毒剂存放在工器具消毒间内,由专人管理,同时严格执行领取使用制度。
4.3.1..4仓储部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一次,所有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入
库,必须登记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一览表》中。
确保此类物品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领用的此类物品的名称及数量等相关内容必须做好记录,填写《有毒有害化学物品领用记录表》。
4.3.1..5有毒化学药品由检验员负责保管,存放在带锁柜子,要求登记每次使用量。
4.3.1..6加工过程中,维修机械设施应将加工品清理干净,防止机油、润滑油等掺杂物滴到加工品表面造成污染,修理完毕后,工作案上、机器、工器具表面应及时清洗消毒,质检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4.3.1..7采购、保管、使用人员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4.3.1..8实验室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使用说明进行规范操作,对可能存在试验后的残留有毒有害物品,化验室人员进行完全的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4.3.2化学物品的采购控制
化学物品实施定向采购,化学物品生产厂家能够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卫生许可证》及其他相关的官方文件。
这就说明本公司使用的化学物品在产品质量上都是合格的。
4.3.3化学物品MSDS表的制定
对公司内部所有的有毒化学物品都制定了详细的MSDS表,确保对使用过程进行指导。
4.3.4化学污染风险的过程控制
4.3.4.1食品添加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危害主要表现在
化学方面的风险或危害,使用量超过国家标准。
4.3.4.2根据国家标准,柠檬酸、食盐、白糖在使用量上,没有规定,而异VC钠和柠檬酸亚锡二钠有相关的规定,公司在生产时添加量完全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
相关的数量可以见《生产通知单》和《配汤纪录表》。
4.3.4.3铁罐生产中,进厂的空罐内壁涂料存在化学危害,由供方提供的当地质检部门出具的涂料质量安全检验报告,确保降低化学污染风险。
4.4建筑结构和上盖结构的潜在污染风险
4.4.1公司所有的生产车间全部为混凝土砖结构,并且全部墙面用耐腐蚀的瓷砖铺设,地面铺设大理石,下水道畅通,地面、墙壁不存在凹洞,减少了污染的风险。
4.4.2顶棚用塑料扣板搭建,缝隙处全部用玻璃胶粘合。
4.4.3车间内通风设施良好。
4.4.4每天的班前班后都进行卫生清理,建筑上盖结构每10天进行清理一次,并将清理情况记录在《车间卫生清理记录》中,有效降低了建筑结构和上盖结构的污染风险。
5.相关文件和记录
5.1《玻璃瓶、玻璃器皿控制程序》
5.2《玻璃分布图》
5.3《玻璃区域巡查记录》
5.4《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一览表》
5.5《有毒有害化学物品领用记录表》。
5.5 MSDS表
5.7《生产通知单》
5.8《配汤纪录表》
5.9《车间卫生清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