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练习
4、把a、b、c、d四块金属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
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
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
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由大到小为( B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两种原电池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3. 两个电极相连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并形成闭合电路; 4.有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加入盐桥后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原电池工作原理:
❖ 1.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 ❖ 3.有电解质溶液 ❖ 4.形成闭合回路
练习
1、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B )
A、移向Zn 极,阴离子移向Cu 极 B、移向Cu 极,阴离子移向Zn 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阴离子都移向Cu 极
练习
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电池反应(总化学方程式):Zn + Cu2+ = Zn 2+ + Cu 电池符号: Zn ︱ ZnSO4‖ CuSO4 ︱ Cu
负极 盐桥 正极
ZnSO4溶液
锌半电池
CuSO4溶液
铜半电池
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再以适当 方式连接,可以获得电流。
盐桥:装有KCl饱和产溶生。液这的种琼原脂电,池C供l电-和效K率+可不以高,且电
在其中自由移动。连流通在短内时电间路内,就平会衡衰减电。荷,使 溶液呈电如中何性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半电池:包括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两个隔
离的半电池通过盐桥连接起来。
二、盐桥的工作原理
盐桥的作用: (1)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练习
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C )
A.4Fe(OH)2(s)+2H2O(l)+O2(g)=4Fe(OH)3 B.CH3CH2OH(l)+3O2(g)→2CO2(g)+3H2O(l) C.Al(OH)3(s)+NaOH(aq)=NaAlO2(aq)+2H2O D.H2(g)+Cl2(g)=2HCl(g)
①在这类电池中,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 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 到电子。 ②在原电池的内部,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并通过阴阳离子 的定向运动而形成内电路。
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由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 正极 。
阴离子移向: 负极 。 闭
3、导电情况:外电路: 电子通过导线导电 。 合
内电路: 离子定向移动导电。 回
4、原电池本质: 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路 。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思考:判断下列装置是否能形成原电池? CDE
A
B
C
D
E
F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流入铜片
Zn + Cu2+ = Zn2+ + Cu
Zn-2e-=Zn2+ (–)
Zn
氧化反应
A
(+)
Cu
Cu2++2e- =Cu 还原反应
e- SO42-
Cu2+
硫酸铜溶液
电流方向:正极 外电路 负极 内电路 正极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原理总结
1、电子转移方向: 负极→正极 。
电流方向: 正极→负极 。
选修4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
科学
电化学
电化学
电化学反 应过程
(装置)
产生电流的反应 (原电池)
自发
向外输送 能量
借助电流而发生 的反应(电解池)
由外界输 入的能量 推动
电化学应用广泛:电解、电镀、电冶金、电池制造
一电、子从原锌电片池流的出工作原理经外电路

分析:由于锌片与硫酸铜乙溶液直接
接触,锌片失去的电子一部分经导线传

递到铜片表面,另一部分电子双直接传递

给硫酸铜溶液中的Cu2+,铜在液锌片表面析

出,锌片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原,进一步

加速铜在锌表面析出,致使向电外输出的

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完池全被铜覆
CuSO4 溶液 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也就没有电流
②金属和非金属。如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
③金属和化合物。如铅蓄电池,铅版作负极,PbO2作正极 ④惰性电极。如氢氧燃料电池中,两根电极均可用Pt
三、设计原电池(盐桥)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
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 利用这一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示意图,
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
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
(2)平衡电荷。 使溶液呈电中性。
Cl- K+
K+ Cl-
Cl-K+ Cl-
K+
Cl- K+
KC+ l-
KC+ l-
K+ Cl-
K+Cl- Cl-K+ K+ Cl- Cl-K+
e-
Ze-nZn2+
Cu2+ Cu
SO42-
SO42-
负极(锌片): Zn-2e- =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 Cu2+ +2e-=Cu (还原反应)
❖根据电流方向或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向判断
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离子阳离子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同性相吸
❖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反应类型判断
负极 失电子 氧化反应 正极 得电子 还原反应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负极:不断溶解,质量减少; 正极:有气体产生,或质量增加或不变
原电池的设计
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 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 与电 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 ①活泼性不同 的两种金属。如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Cu
CuCl2Aຫໍສະໝຸດ C 负极: Cu-2e - =Cu2+
正极: 2Fe3++2e- =2Fe2+ FeCl3 总反应:2Fe3++Cu=2Fe2++Cu2+
选修4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课时
复习:
一.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1.有两块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电解质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