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A)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A)


七体
• 赋的体裁之一,其特点是通过虚设的主客反 复问答,按“始邪末正”的顺序铺陈七件事。 这种赋体由枚乘首创,典型作品即《七发》。 《七发》的结构形式引起后世很多人的模仿, 如傅毅有《七激》,张衡有《七辩》,曹植 有《七启》,张协有《七命》等。以至于 《文选》在赋体之外,特立“七”体。所以, “七”体始于枚乘的《启发》,而名称始见 于《文选》。
目录
概说 第一章汉代辞赋 第二章 汉代散文 第三章司马迁《史记》与汉代历史散文 第四章 汉诗
第二编 秦汉文学
概说
一、定义 秦汉文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 二、文化社会背景 1. 国家的统一 处势:国君要牢牢掌握国家政权(郡县制)。 一法:统一法令 重赏严诛 条条大路通咸阳
三、汉代文学样式
• 散文:史传散文(最杰出的成就), 政论散文(晁错 贾谊) • 赋:骚体赋,汉大赋,抒情赋(最富 于特色) • 诗歌:乐府,古诗十九首
第一章 汉代辞赋
一、赋的概念和由来
赋是汉代最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 一种文学样式。赋的本意的铺陈直叙,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最早的 赋是荀子的《赋篇》。
笔记整理及作业
1.赋及汉大赋的概念和由来 2.汉赋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3.枚乘的《七发》 4.司马相如在赋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汉代散文
汉代散文主要有论说、叙事、抒情三类 一、汉代论说文 1.贾谊 《吊屈原赋》《服鸟赋》 2.晁错 贾谊、晁错文特点:都疏直激切,但贾文富 于文采,晁文深识沉实。《过秦论》铺张扬 厉,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富有激情;《论 贵粟疏》洞察深刻,有理有据。


贾谊的代表作
• 《过秦论》是贾谊一篇政论而兼史论的 散文。文章取名“过秦”,实则“过 汉” 。 • 该文分上、中、下三篇。 • 总结秦亡的教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势异也”。
《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
• 这是贾谊系统阐述治国主张的一篇长文。 • 文章开篇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 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 六”。 • 行文感情深厚,言辞激切 。
• 汉大赋:也叫散体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 最盛。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奠基之 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上林赋》《子虚赋》。 汉大赋的特点:(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 在千字以上。(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 的辞藻。(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 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 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4)主旨 则既美且刺。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5)多 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序、正文(主客彼此夸 耀)、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序和 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
3.《淮南子》
• 《淮南子》是汉代皇室淮南王刘安招致 门客编写,共 21 篇,十几万字,原称 《淮南鸿烈》
4.董仲舒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 书。” “三年不窥园” 今文经博士,《春秋》博士 天人感应论
二、汉代叙事散文 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有飞跃性进步: 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 成就,是《史记》以后又一部史传文学 典范之作。
班 固
苏 武
苏 武 牧 羊
笔记整理与作业
• 1.汉代散文主要有哪三类 • 2.贾谊政论文的特点
• 焚书坑儒 • 博士淳于越:“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非所闻也。” • 李斯:“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 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三代之 事,何足法也!” • 坑儒:候生 卢生 • 真正的焚书者:项羽
2. 思想的统一 •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 •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 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 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 於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 平淮书》) • 博士董仲舒:“凡是不在五经之内的著作, 以及非儒家之书,一律禁绝。” • 独尊儒术
二、汉赋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
初期——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 原兮,自沉汨罗。
全盛期——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散体大赋 (概念,见后),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 的阶段。 枚乘:他的《七发》(七体,见后)形成了汉 大赋的体制。 司马相如: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 表作家。《子虚》、《上林》两赋是他的著名的 代表作。 扬雄: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赋家,代表作《甘 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 班固:东汉前期的著名赋家,代表作《两都 赋》。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佞谄日炽,刚 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妪[女禹] (伛偻)名势,抚拍豪强。偃蹇反俗,立 致咎殃。捷慑逐物,日富月昌。浑然同惑, 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 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 抗脏倚门边。”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 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 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 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 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 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鱼留]。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 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 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 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 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赵壹《刺世嫉邪赋》:
卓 文 君 听 琴
晚期——东汉中叶至东汉末年,反映社 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 小赋开始兴起。张衡《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 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 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 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 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 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