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保证措施机械设备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大中型机械特殊工种经劳动部门培训考核,小型机械由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培训考核。
技术管理:机械使用前工程处设备管理人员将设备的性能、机械、保养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向操作维修、管理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后,方可投入使用。
设备的维修、保养大、中修的计划编制:大、中修计划由工程处安全设备部门编制,上报分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大、中修实施:大、中修由工程处安全设备部门负责人指定工程处或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员具体实施。
设备的报停及启用:设备的报停:由项目部设备管理员向工程处安全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工程处分管领导批准后,由工程处安全设备部门开出报停通知单,报工程处财务审计部门备案。
设备的启用:由项目部向工程处安全设备部门申请,经批准后开具启用通知单,并报工程处财务审计部门备案。
设备的运输和存放:运输前由机械设备管理员做好清点造册工作,以防遗失。
经过保养后的设备要集中堆放,小的零部件和电器部件要清点入库,同时作专人看护,并做好防腐、防盗工作。
1、检验、测量、实验设备仪器控制措施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的计、测量、试验设备详见《检验、测量、试验设备仪器一览表》,项目部建立《计、测量、试验设备台帐》,并按检定周期进行检测,具体按检测设备检定周期表执行。
所配的检测设备均由工程处计量员按规定送交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对于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仪表本项目部要保存其所配备设备的检定复印件,并在所检定的设备上贴上标识,注明编号、上次检定日期、有效期。
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本项目计量员负责对项目检测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对经纬仪、水准仪由施工员具体负责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由电工负责人负责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实验设备由试验员负责使用,若发现故障或不正常,应立即停止使用,送交有资格的单位进行修理、校准,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现场使用时,要对所用的仪器进行保护,防止遭受暴晒、雨淋,存放时必须要有专门的、适宜的存放环境。
对于以上的检测试验设备,由项目部计量员定期进行保养,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2、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任务⑴实行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和以预防为主、维修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的原则,制定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一整套设备管理制度和办法。
⑵讲究经济效益,反对“只要不管,只用不修,用完就丢”和只顾自己,不顾全局的本位主义思想。
⑶加强经济管理,实行单机和班组核算,考核各项经济指标,执行各项技术经济定额,做好折旧基金的提取和使用。
⑷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三基工作。
⑸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做到安全优质,高产低耗,在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大力降低工程成本。
3、机械设备使用的管理为了统一协调管理以上工程机械,项目部派专人负责机械的调度使用,充分利用机械,发挥每个机械的最大功效,杜绝浪费机械情况的发生。
机械调度根据计划管理发放的派车任务单,派遣施工机械,无任务单可拒绝发车。
各种机械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按要求施工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施工机械要建立定期保养、维修的制度,并做好维修记录,保证施工设备的完好。
现场施工用机械设备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布置,机械设备上或周围张挂相应机械的操作规程和操作管理制度。
机械的标识、维修、保护和管理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机械的管理要求进行。
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现场内各种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经项目安全员、企业职能部门、政府监督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做好安装验收记录。
特种设备等起重设备,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特种行业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由专业安装资格的单位进行安装,安装前进行安装注册登记,安装完毕后报有关检测机构进行安装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的主要标志是:高效率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单位工程量的机械使用费最低;避免损害原机械的技术性能和缩短使用寿命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在该项目工程施工中,以我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条件下,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了上述表格中所列的机械设备。
制定合理劳动组织形式,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全员培训”,对工人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严格执行技术考核及操作制度。
按照规定的维修制度要求,得到及时的保养与检修,杜绝失保失修。
禁止声音作业,避免机械事故。
为机械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做到以下几点:⑴按机械设备特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⑵安排施工计划时,要给机械设备留出维修保养时间。
⑶布置好机械施工工作面及运行路线,排除妨碍机械施工的地上地下障碍物。
合理布置材料、构件的堆放的位置。
⑷夜间施工要安装照明设备。
A.对公司机械管理部门的要求⑴坚持管用结合,安全操作,优质服务。
⑵坚持经济效益观念,即要防止拼设备、吃“老本”,又要防止大机小用,出工不出力。
⑶坚持执行各项经济技术定额,合理调度设备,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及核算工作。
⑷坚持执行强制性保养,严禁带病运行。
⑸坚持执行各项技术规范,燃油、润滑油、工作介质油、材料配件等必须按规定使用。
B.对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⑴根据施工需要,保证机械作业质量,按时完成任务。
⑵如实反映机械性能、机况、保养时间、存在问题,及时同有关方面沟通情况,取得配合。
⑶机械设入运行前要进行列行检查、保养、调整、试车等准备工作,如有异常情况,不盲目起动和带负荷运行。
⑷利用施工间隙,勤保养、勤调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安全生产。
⑸面向施工,关心生产,做到“三满意”(工地、本班组和领导满意),“三不离岗”(工作暂停不离岗,设备运转时不离岗,不到下班时不离岗),主动协作配合,主动当好参谋,主动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主动克服困难,主动征求工地意见)。
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维修⑴机械设备每次运行都要进行的日常检查,主要由操作人员进行,可与日常保养结合起来。
如果发现一般的非正常情况,立即加以消除;如发现较大的问题,立即报告,及时组织修理。
⑵要进行由专业的维修工人负责、操作工人参与定期检查。
一般按计划规定的时间,一个月到三个月,全面检查设备的性能及实际磨损的程度,以便正确地确定修理的时间和修理的种类。
⑶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修理的组织形式,与现场施工生产的特点密切联系,根据施工任务的具体情况以及设备修理复杂程度来确定。
5、施工机械使用管理制度设备使用必须坚持用养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各个班组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和保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设备使用记录、责任制。
设备使用必须执行管理责任制,配备固定的操作人员,执行三定(定人定机定责任)、三包(包使用、包养修、包保管)。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掌握设备操作技能或通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设备操作证后方可上机操作。
三人以上轮班操作、设备较复杂的大型设备,实行机长负责制。
对因无证操作而导致设备损毁或人身伤害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作到“三好四会”(管理好、使用好、保养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准确及时填报设备运转单和司机手册。
设备在多班作业时,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①交本班完成生产任务情况、生产要求和注意事项。
②交机械运转情况。
如各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油料消耗情况等,并清点随机工具和附件。
③交机械设备保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五、劳动力保证措施我公司有自有的机械设备,固定的专业操作人员;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施工,如工期紧张,可要求每个设备配备2名操作人员,做到人停机械不停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公司有长期合作的劳务公司,劳动力资源充足,可满足工程的需要,如工程临时急需人员,也可从公司其他项目部调配人员来保证施工进度按期完成。
根据劳动力计划,提前在公司内部的施工队伍和劳务基地中进行组织安排,保证劳动力能及时、有序地进场;劳动力安排,必须满足工期目标要求,满足总体部署和分段流水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安排夏季高温、节假日施工等特殊情况需增加的劳动力。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场前对各种技术工人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入场后,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对所组织的劳动力进行考核、筛选,选拔有素质、技术熟练的工人进场。
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交底及技术、质量、安全教育,重要工种和特殊工艺提前进培训,作到持证上岗。
合理施工,安排流水交叉作业,使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最高,避免窝工。
全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劳动强度。
尽量使用机械化施工,降低劳动强度。
各种工程把好质量关,做到一次合格,避免返工,造成劳动力的重复使用。
采取质量与报酬挂钩方式,采取市场经济管理方式,承包到个人,提高各种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使用农民工的文件精神,我项目部决定非技工工种尽量使用当地劳动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缓解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这一社会矛盾,为当地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拉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点实事,具体方案措施如下:在当地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当地乡政府,与当地农民工达成供需意向,签订劳务用工合同,保证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工程开工前,施工计划负责人,统计好所需用农民工数量(占普工的55%),书面上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通过建设单位,在当地交通部门的协调下,依法办理农民工务工事宜,并负责农民工的组织管理。
对招用的农民工,花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对其进行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以及岗中帮助和指导。
项目部按用工合同的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劳务费,不得擅自压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
在项目施工期间,项目部需关心农民工的衣食住行,为农民工进行工程保险,切实解决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问题。
好的设计,好的材料,最后一关是好的施工工艺,为做到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工人的施工工艺是关键,工人素质的控制措施:我们首先要选用专业施工人员,利用专业施工队,以最熟练、最直接的方法做到最佳效果。
提供数量充足、性能完备的施工机具给予工人发挥水平的最大空间,确保施工参与人员的素质,所有专业技术工人必须经过预审程序,经审查合格者方可进场施工,现场的专业施工队施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不允许其擅自扩充和随意抽调,以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人员相对稳定,资格审查表中要求审查的各专业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
看懂施工图;熟悉施工技术。
合理的工价,严格的达标管理,制定奖罚办法,按工种单价提取一定的奖金给达到工种优秀标准的工人。
借助监理的力量,监理工程师确认达标即可领到项目奖金,将目标结果与工人劳动收入直接挂钩,施行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