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ppt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ppt


麻疹
• 预防措施 • 麻疹传播途径较难控制,大多数易感者在患者隔离前已受
到感染,对患者的隔离只能起到一般的作用。重点放在提 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 • 免疫接种 (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可以 在短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防止发病,稍晚只 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天后注射无效。(2)自动 免疫: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定为8个月初种,7岁复种。免 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 流行期措施 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 通,空气消毒,重点措施是及早给予一定年龄范围易感者 的应急接种,阻断流行。
⑧ 擦擦手腕
正确洗手法
⑨ 用自来水冲净
⑩ 冲干净手后双手捧水
⑪用捧的水冲洗水龙头
⑫用干净卫皮疹细小如沙故 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 种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度左 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 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3天左右自然 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 如果孕妇在早期怀孕感染本病,可导致胎 儿畸形。
★什么是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 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 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 导致死亡
• 手足口病好发于10岁以下 的儿童,幼儿发病最多。
★手足口病不是罕见病
手足口病其实像普通 感冒一样,是一种由 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 病。
预防传染病
——主题班会
同学们能说说感冒是通过哪些途径传 给健康人的吗?
说话------咳嗽------ 空气------ 呼吸 病人喷嚏------带细菌的飞沫------吐痰
常见的传染病
•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 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细菌 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 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 人容易感染。
麻疹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 疹主要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 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麻疹的潜伏期为7-18天, 通常为14天。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麻疹发病季 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
• 主要临床表现 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 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7天后皮 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 4-7天,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 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 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风疹
• 预防措施 • 1.健康教育。风疹显性和隐性感染对怀孕早期胎
儿都有危害,重点预防孕妇特别是怀孕头3个月内 感染。 • 2.免疫接种。选用减毒风疹活疫苗,有效免疫持 续时间5-8年,疫苗需冷藏运输和储存,免疫抑制 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 流行期措施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三个环节,重点措施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 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 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 空气消毒。
流行性腮腺炎
• 主要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 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 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 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 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 卵巢炎、胰腺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
• 预防措施 • 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
★手足口病预防
• 切断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经 • 保护易感人群
★15字防病口诀
•洗净手、喝开水、 吃熟食、勤通风
晒衣被
• 孩子应多多洗手,
勤用流动水洗手,
不仅饭前便后洗手, 每次进食前都要洗 手。
正确洗手法
① 用水湿手
③ 搓手掌
② 打肥皂
④ 擦手背
正确洗手法
⑤ 擦指缝
⑦ 抓抓手心
⑥ 转转大拇指
★手足口病的特征
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 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 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 或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 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 臀部或膝盖处。疱疹周围有炎性 红晕,疱壁厚,疱内液体较少。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 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 立即暂时隔离。 • 2.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用过氧 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 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 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面对 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3.自动免疫。用腺腮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三联疫苗。 • 4.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 连续6天。
流行性腮腺炎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
• 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 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 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 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 期为12-25天,通常为18天。感染后一般可获得 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 冬春季为主。
水痘
•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 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 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 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 终身免疫。
水痘
•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 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 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 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 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 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