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广西钦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2021届广西钦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最新】广西钦州市高新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D.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2.只含有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

相同分子数目的下列物质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①C2H5OH ①CH3OH ①CH4 ①C2H4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因此燃烧均能看到火焰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C.原子失去电子后该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阳离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变成原子D.任何可燃气体跟空气充分混合后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4.如下图表示了实践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B.图①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利用反应①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图①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5.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C.图1中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图1和图2中水下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要有氧气6.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 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9.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C.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D.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10.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A.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B.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11.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1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从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从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植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14.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例如:①酒精的燃烧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①碳与氧化铜反应①高温煅烧石灰石①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①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①碳酸钙粉末与浓盐酸①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其中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D.全部15.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FeCl)和氢气.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有一个盛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节平衡.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5.3g碳酸钠,向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铁片,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加入铁片的质量是A.5.6gB.5.3gC.3.215gD.3.1g16.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17.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性D.验满18.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19.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于发现C60的三位科学家,现在C70也已制得,对C60和C70这两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为同素异形体B.式量之差为120C.是由碳元素组成D.是两种新型的有机物20.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C-12O-16)①当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结束①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①玻璃管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①NaOH与CO2反应导致装置B质量增加①装置C的质量未改变说明没有气体通入该装置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21.下列物质是我们身边常见化学物质,学习与复习中你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气体)通入Y的澄清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X 转化成Y时放出大量的热。

(1)X的俗称是___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只要写一种)。

(2)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Y→Z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2.下图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及其转化关系,请根据图示回答(1)化合物甲中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

(2)单质D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

(3)如果B为红色固体,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4)如果B是黑色粉末,则A与甲反应的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下图,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鸡蛋壳,当滴入稀盐酸后,石灰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三、推断题24.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

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1)根据上图判断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黑色固体乙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X除了与黑色固体甲、乙反应外,请再举一例说明X还能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F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25.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1)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___________ .四、实验题26.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3条)。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中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若用如图J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27.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1)指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①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NH 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NH 4Cl 和Ca(OH)2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NH 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8.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浓硫酸CO↑+H 2O 。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 并还原CuO 。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 ,后加热CuO ,目的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