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6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盒、颜”等13个字,会写“清凉、留意”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重点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有关秋雨的视频,描述优美的情境:秋天,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丰收的季节,秋雨也来点缀这个多彩的季节,它不像春雨缠缠绵绵,不像夏雨急促暴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秋景图片)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操作指导可直观引入,让学生感受秋天,感受秋雨,同时与春雨、夏雨对比,为学习秋雨的特点做铺垫,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1初读课文,识记会认字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组织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在四人小组中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词的读音,记住字形。

3.检查反馈,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1)出示带会认字的词语。

钥匙五彩缤纷一枚枚勾住小喇叭厚厚的一曲丰收(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钥匙”的“匙”读轻声;“缤”是前鼻音;“丰”是后鼻音。

(3)齐读。

活动2再读课文,识记会写字1.出示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认读。

颜料盒邮票飘扬争着仙子好闻梨树勾住油亮亮歌曲丰收2.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下面的生字的读音:(1)曲:在本课读qǔ,可以组词为“歌曲、乐曲”。

(2)缤:读bīn,不读bīnɡ。

4.重点强调“闻”的字义:闻(wén):①听见。

如:闻鸡起舞。

②听见的事情,消息。

如:新闻、传闻、见闻。

③用鼻子嗅气味。

如:闻一闻。

5.指导会写字的书写。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中要求书写的生字,说说生字的书写要点,教师重点强调:“曲”和“丰”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颜”左边被包部分的三撇是短撇,而且要写在一条竖线上;“争”中间的“一”要写得长一些,右侧出头;“仙、油”要写得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活动3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1) 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从每个自然段中找一两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来回答。

第1自然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第2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3自然段: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第4自然段: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第5自然段: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

操作指导此环节教学教师要灵活掌握时间,如时间紧张,指导生字书写时可以在课堂上只写一个字。

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秋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每一自然段的首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段意。

板块三布置作业,积累词句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操作指导要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学素养。

第二课时板块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生字词:颜料盒邮票飘扬争着仙子好闻梨树勾住油亮亮歌曲丰收2.开火车读,学生领读,众生跟读。

3.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秋雨带来的奇特景色吧!操作指导出示生字复习的环节可以灵活多样。

不一定复习生字,也可以挑选课文中需要积累的四字词语或短语,排比句也行。

板块二品读课文,重点探究活动1学习第1自然段,整体感知课文主旨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齐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2.理解词语:“钥匙”,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其本义,还可以结合语境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秋雨的神奇。

3.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看到了什么?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语句。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勾画相关语句。

预设: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活动2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秋雨的五彩缤纷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朗读。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景物名称,用括号标出景物的色彩。

(2)用文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完成填空练习。

(黄色的)银杏树(黄黄的)叶子(红色的)枫树(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金色的)海洋(橙红色的)果树(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3)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五彩缤纷”:这么多颜色,如果用本段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指名反馈:五彩缤纷)2.引导学生品读句子。

句1: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1)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银杏树叶的样子。

(2)课件出示银杏树叶,引导学生从颜色和样子的角度欣赏。

(3)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去掉,句子的表达效果会不会更好?为什么?(不会。

因为“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树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舒缓的节奏,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5)小练笔: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教师引导学生先总写,再分写,并恰当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句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1)说说这个句子和句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课件出示枫树叶子飘落的画面,引导学生从颜色和样子的角度欣赏。

(3)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把句子中的“飘哇飘哇”去掉,读读有什么不同。

(“飘哇飘哇”有一种动态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4)指导朗读:把“飘哇飘哇”读得轻缓、悠长,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句3: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你喜欢这几个句子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喜欢。

因为这几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2)课件出示画面,说说从画面上感受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3.齐声朗读第2自然段。

活动3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秋雨好闻的气味1.过渡: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秋天藏了哪些好闻的气味。

2.引导学生思考:“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勾住”一般是指用钩子把东西拉住,香味怎么会拉住小朋友的脚呢?(引导学生体会“勾住”一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3.引导: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最想做的事是什么?4.小组合作读,互相指导。

活动4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秋雨中动植物的表现1.过渡:秋天的雨不仅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向我们传递了冬天的讯息。

谁愿意读一读第4自然段?2.学生进行朗读。

3.指导学生朗读。

可以通过表演朗读体会课文内容,也可以想象小动物过冬的忙碌,冬天植物们的样子,再用心读出来。

操作指导教学中宜采用比较、品读、表演朗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景,这样既可以引领学生感受秋天的雨的独特之处,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实效性。

在感受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感受文本语言的美,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板块三回顾课文,升华感情活动1对比学习第5自然段,总结写法1.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引读:同学们,秋天有绚烂的色彩,有好闻的气味,动物们悄悄地忙碌着,植物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这一切都是秋雨带来的,难怪课文第1自然段说——(课件出示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3.引导学生总结:秋天的景象是怎样的?(1)过渡:是啊,秋雨就像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通过这扇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呢?(2)学生交流汇报:秋天的雨是五彩缤纷的、美丽的、丰收的、快乐的、香甜的……4.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1)引读:所以,课文的结尾总结说——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

(2)出示句子: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3)小结:同学们,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文字优美,结构整齐,按照“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层次清晰地展现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这个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2配乐朗诵,背诵喜欢的部分1.配乐朗诵:跟着音乐咱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2.引导学生积累背诵: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操作指导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构段方式,了解层析清晰的好处。

感悟文本最好的方式就是朗读,而配乐能更好地使学生走入情境,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方式。

语文的学习要得意得言,因此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有利于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对将来的习作运用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板块四拓展链接,对比阅读活动1引导阅读课后链接1.引导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

2.引导学生讨论:短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景物?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找找相关的句子。

活动2交流汇报短文和课文的区别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短文与课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2.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操作指导要运用所学方法,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板块五布置作业,拓展学习1.搜集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把它们抄下来,背一背。

2.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秋天。

3.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并写一写秋天的景色。

操作指导这个环节可以灵活布置,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以多种方式感受秋天,同时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画秋天更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