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
东阳市城东街道塘西小学张汉丽【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过去的教学把关注点放在图形周长的计算上,而对周长概念的构建仅是一带而过,这样常常会给学生后面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带了困难和障碍,部分学生也会因缺乏对周长概念的深刻理解,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常常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混淆。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什么是周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周长,会测量并计算基本图形的周长。
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初步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直尺、软尺、线绳、叶子、多媒体课件、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1)描一描
师:秋天来了,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有一只小蚂蚁开心地在树叶上爬起来。
请仔细观察。
谁来说一说它是怎样爬的?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圈。
(一圈也就是一周。
)
师:老师把蚂蚁爬的路线描了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师:小蚂蚁是沿着什么爬?
师:沿着树叶的边,也叫做边线。
从哪里开始?
生:从开始。
师:开始的地方就是起点。
小蚂蚁从起点出发沿树叶边线一周,又回到起点。
谁再来说一说小蚂蚁是怎么爬的?
师:小蚂蚁说:“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谁看明白了?谁来说一说?
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生: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那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其实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说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刚才谁听清楚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生: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
(2)师:小蚂蚁真调皮,你们看!它又想从这点爬,它要怎么爬才算一周呢?
谁上来试一试?那这一点呢?
师:比较一下,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
(引导得出:一周的边线都一样,就是起点不同。
)
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1)画一画——描树叶和书本的边线
①师:我们的书本上也有一片树叶,那我们就来描一描树叶的边线。
看谁能描得又快又好,
(学生上来展示)师:描对了吗?起点在哪里?
②师:那你们能描一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吗?
师:首先思考,数学书封面是什么图形?那要用什么工具来画?为什么?
师:描对了吗?起点在哪里?怎么描?
生:从起点出发沿数学书封面一周,又回到起点。
师:那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谁能像树叶的周长这样说一说。
)
生: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板书:)
(2)找一找
师:那你能指一指课桌表面的周长?那什么是课桌表面的周长?(像刚才那样说一说)
生:课桌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桌表面的周长。
师:黑板的周长呢?
小结: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是图形。
数学书封面、课桌表面、黑板表面都是长方形,树叶描下来的形状也是一种不规则的图形。
那我们简单的来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板书:)
(3)认一认
师:那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吗,想一想?老师选了几个图形,帮老师判断一下,哪些有周长?哪些没有?师:这个图形为什么没有周长?
什么是周长?
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生:有缺口,从起点出发,回不到起点,不是一周的长度。
师:像这种没有缺口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也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那我们一起读一读。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
(4)量一量
师:如何得到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呢?谁有办法?
生:(数学书封面)数学书封面是长方形,有四条边,把每条边的长度量出来,再相加就可以了。
师:直线很简单,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再相加。
那树叶的周长呢?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吗?那怎么办呢?生:(树叶)用一根绳子绕树叶一周,在绳子上做一个记号,再量出那一段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谁听明白了他的方法,再来说一说?
师:你真聪明,想办法把弯曲的线变成了直直的线来测量。
师:那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位同学负责按住书本或者树叶,另一位同学负责测量。
其中一三大组的同学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二四大组的同学测量树叶的周长。
(汇报)师:你是怎么测量的?用了哪些测量工具?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测量的结果是?
(5)数一数
师:谁来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请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
师:老师把这些图形放到了一张格子纸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师:那你能数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比一比谁的动作快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从起点开始一格一格地数。
(师:那要在起点做一个小记号,数的时候要细心一点。
)
生:我是先数出每条边的长度,最后再相加。
(师:就要把每条边的长度记录下来,标在图形上。
)生:可以通过移一移的方法,将所有的边线分为两类:横线和竖线,先分别求再相加。
小结:
师:周长既可以通过用尺子量的方法算出来,也可以将图形放到1厘米的方格纸上,再来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师:小蚂蚁想考验一下大家,给我们设计了几个关卡,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
闯过一关就奖励自己一颗星星,看谁得到的星星最多。
第一关:画一画。
森林里有4只小蜗牛要举行爬行比赛,想请你们帮他们把路线画好,可以吗?
第二关:数一数。
小乌龟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你有办法吗?
你是怎么数的?
第三关:拼一拼
师:第三关是淘气出的题,请你用4个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3种不同形状的图形。
师:可以怎么拼?(学生上台展示)
师:拼出来的图形的周长是怎么算?生:数出来。
师:请同桌两个人合作,用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来摆一摆,并算出周长。
师:你是怎么拼的,周长是几厘米?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周长是几厘米?
第四关:比一比
师:第四关要加大难度,小蚂蚁亲自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有信心吗?
有4只小蚂蚁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他们走的路线一样长吗?
师:有什么方法?
师:不数,你能判断吗?(强调:用移一移的方法)
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已经成功地通过了小蚂蚁的考验,掌握了本领,小蚂蚁想知道咱们同学谁的本领大,它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有一个长方形的菜园,菜园里有两块菜地,分别种了西红柿和黄瓜,比一比,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师:为什么?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周长怎么求?(直线可以直接量,曲线可以用棉线去绕一周,再量棉线的长)
4、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又周长,你能找出来吗?课后可以指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