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照射急性及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急性及亚急性放射病

‡ 紧急注入水后,使得过热的蒸汽与烧融元件、包壳和石墨发 生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这些易燃高爆 炸性气体与氧气结合,发生猛烈的化学爆炸,1000tn重的堆 顶盖被掀起,堆内所有的管道破裂,反应堆厂房倒塌,导致 堆芯进一步破坏,熊熊烈火达十层楼高,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因热效应升腾到1km以后才水平传输。
精选ppt
7
补救工作
‡ 事故中30多处起火,共花了几小时才将大火扑灭。 ‡ 调用300多架次军用直升机空投了5000tn碳化硼、
白云石、砂土和铅等混合物覆盖反应堆体和吸收气 溶胶颗粒。 ‡ 为防止堆底部结构破坏,修建了人工排热通道。 ‡ 修建混凝土结构将整个反应堆封闭。
精选ppt
8
事故影响
1 大撤退:4.27.7:00,普里匹亚特镇空气剂量率接近0.01Gy/h, 17:00撤走4.5万人,后撤走核电厂周围30Km内9万人。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概述 &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诊断 &治疗
精选ppt
3
概述
什么情况下发生急性放射病?
核弹袭击:原子弹、氢弹、中子弹
>万吨核爆时受屏蔽的人员
千吨级核时伤员 在严重放射性污染通过或久留人员
核事故:核电厂、核反应堆 辐射事故:各行业中的放射源
工业:探伤(192Ir) , 厚度仪、液面计(226Ra,90S)
外照射急性及亚急性放射病
精选ppt
1
➢外 照 射 急 性 放 射 病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
ARS) :机体在短时间(数秒-数天)内受到大剂量 (>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 sub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external exposure):在数周至数 月内,累积照射剂量大于1Gy,剂量率小于急性 放射病而明显大于慢性放射病,临床以造血功能 再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精选ppt
11
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分度
受照 剂量 Gy
主 要 表 现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1-10
轻度1-2 中度2-4
重度4-6 极重度6-10
主要损伤造血血 液系统,在造血抑制 和破坏的基础上发生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 的造血障碍综合症, 主要临床表现在出血 和感染
肠型急性放射病
脑型急性放射病
>10
>50
‡ 规定不得少于15根的安全棒被抽得不到10根;
‡ 到4.26.1:00许,将反应堆功率稳定在200MW;
‡ 4.26.1:23.30’’,达到停堆水平,要求立即停堆却未停堆,操
作人员反而关闭了8号发电机的事故紧急调节阀等安全保护 系统。
精选ppt
6
‡ 当反应堆的功率开始迅速上升时,试图将所有的控制棒和应 急控制棒插入堆芯紧急停堆,但由于控制棒受阻未能插入堆 芯底部,堆芯失水融毁,核燃料因热量聚集过多炸成碎块。
精选ppt
9
事故原因分析
1、 反应堆本身设计不合理,本身安全考虑不足; 2、工作人员责任心差,违反操作规程。
精选ppt
10
国内核事故
国内从1954年至1987年发生特大事故92起, 共发生32例骨髓型及2例肠型急性放射病, 直接死亡2人,间接死亡3人;1987至1994 年8年间,全国共发生放射事故269起,造 成受照人员865人,直接死亡5人。
农业:育种(137Cs, 60Co)
医疗:放疗(60Co,X射线,加速器)
地质:勘探(226Ra)
商业:灭菌、保鲜(60Co)
总之,凡是利用核能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ARS
精选ppt
4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
反应堆概况:
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堆,堆芯由直径12m,高7m,重约 1700tn的石墨砌体、金属铀燃料和压力管等组成。反应堆内共装 设1659根燃料棒,其输出热功率为3200MW。
主要损伤胃肠道, 小脑颗粒细胞、脑干 小肠黏膜上皮广泛 部细胞大面积固缩坏死、
的变性、坏死,黏 脑循环障碍,出现水肿,
膜大面积脱落。临 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点状
床表现是高烧、呕 吐、反复腹泻、血 水样便。
出血。临床表现为共济 失调、肌张力增加和振 颤、强直性或痉挛抽搐、
昏睡、眼震(CNS五大 症状)
精选ppt
或消失的阶段。
主要症状:病人除了稍感疲乏外,无其他明显的症 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病理表现:造血机能迅速恶化,外周血有形成分迅速
减少,减少程度和个指标,轻度
2 203个应急救援人员受到大剂量的照射并复合热烧伤及皮肤β 烧伤,死亡31人。
3 直接经济损失30亿美元,另外堆停运费、减少发电的损失、 发放防辐射、放射性污染等补助,总损失额超过300亿美元。
4 事故后1年内对北半球地区国家居民导致超有效剂量当量照射, 对苏联、保加利亚、奥地利、希腊、罗马尼亚、法国、英国 等欧洲国家中,照射剂量为天然本底照射的5.4—31.7%,对 我国的照射约为天然本底照射的0.33%。
12
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肠型急性放射病 &脑型急性放射病诊断
精选ppt
13
骨髓性急性放射病( bone marroe
form of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初期、假逾期、极期、恢复期
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该反应堆的主要缺点:
‡ 运行时石墨砌体温度达700℃,易燃、遇水产生易燃气体;
‡ 冷却剂存在相的转化有可能形成空泡正反应性效应;
‡ 在堆的金属构件和石墨砌体中积累大量能量,紧急停堆
时热功率下降较慢;
‡ 没有安全壳。
精选ppt
5
事故经过
‡ 按预定计划于1986.4.26.停堆检修;
‡ 4.25.1:00整操作人员降低反应堆功率,14:00关闭了 堆芯紧急冷却系统;23:10又降功率,原定降到700---1000MW,误操作降到30MW以下;
精选ppt
14
初期:
定义:患者受照后出现症状到症状缓解这段时间。
主要症状:神经系统先兴奋,以后转为抑制,胃 肠功能紊乱,造血功能障碍,代谢紊乱。
病理表现:淋巴细胞迅速降低 白细胞一过性增加
精选ppt
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15
假逾期(latent phase)
定义:初期之后,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症状缓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