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试论消费者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专业法学年级2011秋学号*************学生姓名周静指导教师储海平论文完成日期2013年12月目录一、消费者知情权概述 (2)(一)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 (2)(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 (3)(三)消费者知情权的特征 (4)二、正确理解消费者知情权 (6)(一)对消费者知情权内涵的理解 (6)(二)消费者知情权在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地位 (7)(三)消费者知情权行使的合理范畴 (8)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与原因 (10)(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 (10)(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原因分析 (10)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责任 (11)(一)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民事责任 (12)(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行政责任 (12)(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刑事责任 (12)五、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13)(一)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意义 (13)(二)现行法律对消费者知情权保障的不足之处 (14)(三)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15)参考文献: (18)试论消费者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关注。
他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地增强,很多商家打出了“明白消费”的牌,但谈到明白消费,就不可避免地谈到消费者知情权。
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的前提性与基础性权利,“消费者知情权”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围绕消费者知情权这个问题,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及特征,如何正确理解消费者知情权,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及责任,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试论消费者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理性选择的前提是知情,消费者只有在对某类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才能作出比较理性和适合自己的消费选择。
知情权体现的是一种非平等的关系,强调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以保护,体现了追求实质上的自由平等的现代法的精神,是现代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也是依法维权的基础。
①知情权既是消费者参与消费活动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也是依法维权的基础。
我们必须重视消费者知情权,加强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一、消费者知情权概述(一)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是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
在我国,随着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也有了明确的定义。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①王娇阳:《浅析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载《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第5期。
②张守文主编:《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以上可以看作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定义,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十九条、二十条、二十二条等众多法条也都涉及消费者知情权,都可以看作是对消费者知情权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二)消费者知情权的含义消费者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寻求接受、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其对象包括官方的信息和非官方的信息①。
狭义的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应当知道相关信息的权利②。
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得出消费者知情权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其一,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
例如:在商品房销售方面,国家发改委近期颁布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明确指出了经营者必须履行明码标价的义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房①时便可据此要求经营者明码标价。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知情权,也是经营者应当主动履行的义务,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
其二,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和了①颜海娜:《构建与完善知情权的保障机制》,载《行政论坛》2001年第5期。
②范振国:《我国消费者知情权受侵害原因浅析》,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
消费者只有在对某类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才能作出比较理性和适合自己的消费选择。
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向经营者询问、了解商品或者服务具体情况的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经营者应当耐心、细致地给予回答。
其三,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应当向消费者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真实的情况,无论该商品或者服务的优点、缺点,均应毫不掩盖地向消费者进行真实、客观地介绍。
因经营者所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不实,或者因其引人误解的宣传而使消费者接受该商品或者服务时,消费者可以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张彼此的交易无效。
(三)消费者知情权的特征1、消费者知情权主体的特定性消费者知情权的主体是消费者,且仅指生活消费者。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①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生活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产品或消耗劳动服务的行为。
这里的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是指为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另外,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还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
”①赵英华:《审理消费者知情权纠纷的几个问题》,载《人民司法》2002年第10期。
2、消费者知情权客体具有抽象性和相对可确定性消费者知情权的客体是消费信息,它和其他别类的信息一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相对于信息的抽象性,信息的载体则多具有实在的物质属性(比如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这就保证了消费信息能够以各种方式被确定下来,更方便地为消费者所使用。
作为消费者知情权客体的消费信息,除了自然属性之外,还应当具有符合法律及消费现实需要的某些特性,主要是真实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这些特性让高度抽象的消费信息具备相对可确定性。
3、消费者知情权权利行使的特殊性消费者只对自己准备购买、或者已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享有了解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的知情权是由法律赋予的,是消费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消费者行使知情权权利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可以得知消费者行使知情权权利的范围仅指对自己准备购买、或者已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
消费者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可以去行使消费者知情权,其权利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反之,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消费者知情权的权利也就不存在了,消费者要是再行使知情权的话就会构成权力滥用了。
4、消费者知情权实现时间上的特殊性消费者只有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才享有知情权,其他时间段则不具备行使知情权的条件。
生活中人们除了是消费者,同时还以其他的角色存在,如工作、学习、旅游、休息等等。
在这些场合下,人们不再是消费者,尽管具有成为消费者的可能性。
只有当人们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进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才享有消费者知情权。
所以,人们在行使消费者知情权时,必须要分清时间、地点和场合。
如果不分时间、场合,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知情权,就会最终导致权力的滥用。
二、正确理解消费者知情权(一)对消费者知情权内涵的理解1、从行为状态上来看从行为状态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贯彻于购买(使用)前、购买(使用)中和购买(使用)后的全部过程。
消费者从产生购买、使用的念头开始,到具体购买、使用的发生,以及购买、使用之后的阶段,我们应当将之看做是一个连续的发生消费行为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阶段。
因此,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情权必然要贯彻于整个消费过程当中,即购买(使用)前、购买(使用)中和购买(使用)后的全部阶段。
只有这样,消费者的知情权才能充分实现。
2、从具体知情事项上来看从具体知情事项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包括有关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有关技术状况的具体表示,以及有关的销售状况等众多内容。
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商品或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只要是与消费者正确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关系的信息,消费者都有权利了解。
3、从权利的相关环节上来看从权利的相关环节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贯穿于消费者的保障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监督权等权利体系之中,甚至完全涵盖了“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权”等项权利。
4、从权利的法律保护手段上来看从权利的法律保护手段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多方面的法律保护。
为了充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制定了大量的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
除了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知情权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外,我国其他方面的法律,如《民法通则》、《广告法》、《价格法》、《商标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药品管理法》、《刑法》等,也都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作出了多方面的规定。
(二)消费者知情权在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地位1、消费者知情权的基础性消费者知情权与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者知情权是这些权利得以行使的前提和基础。
离开了知情权,消费者的其他权利便成为一句空话,这些权利就根本无法行使,也无法进行司法救济。
只有消费者知情权得到了充分行使,消费者的其他权利才有可能充分实现。
2、消费者知情权的普遍性消费者知情权是普遍存在的,主要体现在知情权的主体和知情权的范围两方面。
首先、消费者知情权的主体是广泛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它包括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大众。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大众广泛存在,具有普遍性,因此由他们作为主体的消费者知情权也就同样具有普遍性。
其次、消费者知情权的范围也是广泛存在的,消费者知情权不仅在实体法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程序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3、消费者知情权的涵盖性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其他权利的基础与前提,并涵盖了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权。
在消费者权利保障领域中,消费者知情权无处不在,它是引导、统帅消费者其他具体权利的灵魂。
因此,即使没有规定消费者其他具体权利,只要消费者知情权不灭,按照《民法通则》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的规定,消费者的上述其他具体权利就能得到支撑和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