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刘禹锡诗词的独特魅力 现存诗词700余首, 现存诗词700余首,大致可分 700余首 为讽喻诗、感遇诗、 为讽喻诗、感遇诗、咏史诗和民 歌体诗,诗风清新,宛转含蓄, 歌体诗,诗风清新,宛转含蓄, 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 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 社会生活,具有独特的魅力。 社会生活,具有独特的魅力。
如果说, 如果说,刘禹锡在被贬十年后能写 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很可贵的话, 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很可贵的话, 那么更为可贵的是,他因写《 那么更为可贵的是,他因写《戏赠看花 诸君子》被贬十四年后,重回京城, 诸君子》被贬十四年后,重回京城,又 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锋芒不减当 年: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二)寓言诗具有犀利的魅力
他和柳宗元都大量地创作寓言诗, 他和柳宗元都大量地创作寓言诗,使寓言文学发展到一 个新阶段。 个新阶段。 刘禹锡的寓言诗,扩大了寓言文学的表现手法, 刘禹锡的寓言诗,扩大了寓言文学的表现手法,丰富了 诗歌的体裁,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诗歌的体裁,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他的《聚蚊谣》《昏镜词》《百舌吟》《磨镜篇》 》《昏镜词》《百舌吟》《磨镜篇 在他的《聚蚊谣》《昏镜词》《百舌吟》《磨镜篇》 飞鸢操》《秋萤引》等诗中,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 》《秋萤引 《飞鸢操》《秋萤引》等诗中,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 有形形色色渺小,丑恶的形象,如飞蚊、昏镜、飞鸢、 有形形色色渺小,丑恶的形象,如飞蚊、昏镜、飞鸢、 白鹰、百舌鸟等等,揭露了宦官、藩镇、 白鹰、百舌鸟等等,揭露了宦官、藩镇、权臣的狰狞面 目和丑恶灵魂; 目和丑恶灵魂; 也塑造了光明磊落、洁白无瑕的形象,如白鹭、秋萤、 也塑造了光明磊落、洁白无瑕的形象,如白鹭、秋萤、 明镜等等,以寄托诗人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 明镜等等,以寄托诗人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表现他百 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折不回的斗争精神。
作者还是用桃花比新贵, 作者还是用桃花比新贵,用种桃道士比 喻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 喻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 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 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就连皇 帝也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 帝也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 刘禹锡作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 刘禹锡作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表示丝 毫不为十四年前因诗得祸而悔恨, 毫不为十四年前因诗得祸而悔恨,不会因屡 遭贬谪而屈服,而为再题笔赋诗而欣喜。 遭贬谪而屈服,而为再题笔赋诗而欣喜。但 这个“再游”又引起执政者的“不悦” 是,这个“再游”又引起执政者的“不悦”。 他又被派出长安,到东都洛阳做“太子宾客” 他又被派出长安,到东都洛阳做“太子宾客” 这一闲散的官。 这一闲散的官。
刘禹锡诗词的艺术魅力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用典实而透 脱不滞,词彩丰美而笔致流利,造 境明丽清远而风神俊爽,又有一种 恢宏的气度,骨力豪劲,具有独特 的艺术魅力。
(一)民歌体乐府诗具有健康柔美 的艺术魅力
刘禹锡效法屈原,独辟蹊径,努力向民歌学习, 刘禹锡效法屈原,独辟蹊径,努力向民歌学习, 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来提高创作水平。 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来提高创作水平。 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都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 当地民歌的健康朴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多彩的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并将它与文人诗的协作技巧糅合起 或多或少地达到了风景画与风俗画的融合, 来,或多或少地达到了风景画与风俗画的融合, 人情美与物态美的融合,诗意与哲理的融合, 人情美与物态美的融合,诗意与哲理的融合, 雅声与俚歌的融合。 雅声与俚歌的融合。 竹枝词》《浪淘沙词》《踏歌词》《 》《浪淘沙词》《踏歌词》《杨柳 如:《竹枝词》《浪淘沙词》《踏歌词》《杨柳 枝词》等等形象生动、优美自然,含思婉转。 枝词》等等形象生动、优美自然,含思婉转。
(三)怀古诗具有旨趣隽永、发人深省 的魅力
刘禹锡的怀古诗有大量佳作, 刘禹锡的怀古诗有大量佳作,其基本特 征是:糅怀古与讽今为一体, 征是:糅怀古与讽今为一体,熔咏史诗 与示志于一炉,旨趣隽永,发人深省。 与示志于一炉,旨趣隽永,发人深省。 他的咏史以《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 》《金陵五题 他的咏史以《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 为代表。 为代表。
开首两句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 开首两句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 似沙沉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现象。或者说, 似沙沉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现象。或者说,谗 言如浪深,迁客却未必是沙沉。 言如浪深,迁客却未必是沙沉。遭受不公正待遇 的迁谪之客逆境中也不都会如沙沉江底, 的迁谪之客逆境中也不都会如沙沉江底,也有的 还会努力奋争搏击不已。 还会努力奋争搏击不已。 联系刘禹锡的政治生涯看, 联系刘禹锡的政治生涯看,谗言明显是指那 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谰言, 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谰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 他在此词前两句已明白表露了他的坚强意志, 言。他在此词前两句已明白表露了他的坚强意志, 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 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 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 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 为天下所知。 为天下所知。这种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豪迈信念 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反映。 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反映。
刘禹锡诗词的 独特魅力
生平简介
刘禹锡(772-842) 刘禹锡(772-842) 彭城(今江苏徐州) 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诗人、 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期诗人、哲学 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 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 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 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 宾客。 宾客。
(二)追求执着、意志坚定
在唐代,像刘禹锡这样有“宰相之器” 在唐代,像刘禹锡这样有“宰相之器”的 诗人,被贬时间之长且又不消沉绝望者, 诗人,被贬时间之长且又不消沉绝望者, 是较少的。 是较少的。刘禹锡在他的许多诗篇中都表 现了他不怕失败,坚持革新的坚定意志。 现了他不怕失败,坚持革新的坚定意志。 浪淘沙》其八写道: 如:《浪淘沙》其八写道: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诗词的人格魅力
(一)傲岸不屈、顽强斗争 傲岸不屈、 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 司马, 司马,在那里过了十年谪居生活后被召 回长安。初回京师,游玄都观, 回长安。初回京师,游玄都观,写了 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 《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表现了他的 傲岸不屈: 傲岸不屈: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用桃花比喻朝中新得势力的 权贵,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 权贵,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 奔走权门之徒。一句“ 奔走权门之徒。一句“尽是刘郎去 后栽”更是令他的政敌难以忍受, 后栽”更是令他的政敌难以忍受, 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们, 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们,你们哪 一个不是我刘禹锡被排挤后才爬上 去的!此诗传出, 去的!此诗传出,执政者当即以 语涉讥讽” “语涉讥讽”再贬刘禹锡等为远州 刺史,三月又远去连州。 刺史,三月又远去连州。
“永贞革新”失败,打击沉重,且二十三年 永贞革新”失败,打击沉重, 永贞革新 谪居“巴山楚水凄凉地” 这么漫长的岁月, 谪居“巴山楚水凄凉地”,这么漫长的岁月,这 么凄凉的巴山楚水, 寂寞” 蹉跎” 么凄凉的巴山楚水,既“寂寞”,又“蹉跎”, 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令人精神颓废, 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令人精神颓废,万念俱 但刘禹锡以他坚韧的品格, 灰。但刘禹锡以他坚韧的品格,不屈的意志没有 似沙沉” 纵然“怀旧空吟闻笛赋, “似沙沉”,纵然“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 他始终不改初衷,逆境不衰。 烂柯人”,他始终不改初衷,逆境不衰。 诗人以“沉舟” 病树”自比,虽感惆怅,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虽感惆怅, 但又相当达观。因为作者明白, 但又相当达观。因为作者明白,这仅仅是个人的 沉滞,生活的新陈代谢规律却不会停滞, 沉滞,生活的新陈代谢规律却不会停滞,沉舟侧 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诗人 满怀信心,以昂扬的精神, 满怀信心,以昂扬的精神,饱满的热情迎接属于 他的春天。 他的春天。
(三)奋发自励的乐观精神
刘禹锡这位有“宰相之器”的诗人, 刘禹锡这位有“宰相之器”的诗人,被 贬前后共达二十三年之多, 贬前后共达二十三年之多,身处逆境的他并没 有意志衰退,却依然不屈。 有意志衰退,却依然不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他逆境不衰 的最好写照: 的最好写照: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