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1级北京香山饭店香山饭店一、简介项目名称:北京香山饭店地点:北京香山公园静翠湖西侧建成时间: 1982年造价:饭店总投资6260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预算造价3579.3万元,单方造价979元;土建工程实际造价25218641元,单方造价规模:规划用2875平方米。
建筑物占地面积11700平方米,占39.62%。
娱乐和公共用房地7572平方米,占20.7%。
服务用房14510平方米,占39.68%。
建造者贝聿铭介绍:美籍华人建筑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代表作:肯尼迪图书馆,中银大厦,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等总述:香山饭店建筑别具一格,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又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整个饭店依凭山势,蛇蜒曲折,院落相间。
饭店中心面积为七百八十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形式颇具特色。
饭店拥有262套客房,设施齐备、宽敞舒适。
饭店还设有各种形式规格的会议室、多功能厅、宴会厅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风格各异的餐厅、完善的娱乐设施为宾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二、区位分析北京(图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1]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
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级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香山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香山公园内(图2),距离市区二十公里。
饭店分为四个主要功能区:公共活动区,客房区,游憩区和后勤供应区。
三、场地分析香山饭店所在的香山公园地势崛峻峰峦叠翠泉沛林茂。
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
园内各类树木26万余株仅古树名木就达5800多株约占北京城区的四分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近年被有关部门测定为北京负氧离子最高的地区之一。
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
这里春日繁花似锦、夏时凉爽宜人、冬来银妆素裹。
特别是香山红叶最是闻名。
每逢霜秋遍山黄栌如火如荼瑰丽无比。
词时游人倍增曾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四、项目背景和历史变迁在设计之前,他专程到长江流域的苏州、杭州、扬州、无锡等城市,参观了曾被大家族居住过的园林和庭院,在那里他看到了飞翘的屋檐、富丽堂皇的屏风、多彩多姿的窗户和涓涓的流水。
贝律明先生力求在这幢建筑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
比如中国园林建筑和民居中院落与室内空间不可分割的相互渗透,园林建筑中观赏路线的布置使人感觉到从幽静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强烈对比等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手法。
贝聿铭选择香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性提案”,是为了“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讨”。
而且,他对香山饭店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与香山这个特定环境的关系式非常重视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所以他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综合地形的’高低错落的‘院落式的多层建筑。
这样将体积约15完平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已达到“小与香山争高低”的目的。
同事在对这些“三至五层的底层建筑设计中”,比重较重的传统园林色彩。
五、设计、发展决策过程在贝聿铭的思考中,香山饭店不单是一栋旅馆而已,而是藉此来探索中国建筑的思路,以此指引方向,希望后继有人,能坚持不懈的继往开来,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吸取发掘,树立起中国的建筑。
为设计这座饭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于是选择了风景优美的香山公园,香山公园旅游服务设施齐全。
上山可乘大型吊椅式游览索道H全长1400米落差431米松林餐厅、香山别墅是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住在这里散步即可到达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向东数公里便是驰名中外的颐和园。
往南还有八大处公园等旅游景区。
香山饭店吸收了中国园林建筑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规整中略带轻巧。
整座建筑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见,建筑物本身大面积采用白色粉刷,特征极为鲜明,建筑的立面是城堡式的,窗洞皆很有规律。
它结合地形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的建筑,将体积约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的目的,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
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
六、方案内容总体布局( 图3 ) 依山势变化。
保留古树及原虎皮围墙, 建筑平面呈工字形, 由南北主轴两侧伸出的客房部分组成各具风格的大小院落。
从平面布局来看,对中轴线这一几乎是传统生命力的东西,贝聿铭先生理所当然的加以利用。
这条轴线从入口处的广场就已开始,穿过入口,中庭中低主要庭院中在原址上重建的“曲水流觞”但贝聿铭先生较多的是受到江南地带的影响,而不学北京拘谨的四合院,他结合山中的古树保护,相对自由地安排建筑。
因而形成了现在这种格局,规整中略带轻巧,而且并未忘记“大屋顶间的空间——庭院”这一基本元素的重复运用,大量的室外庭外庭组织成了他对历史传统的理解。
在庭院的设计中,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使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种不同性质的院落:入口前庭很少绿化,是按广场处理的,这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但为了满足现代旅游功能上的要求,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敝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既简洁又有一定传统园林的色彩。
还有若干小庭院沟通了香山自然景色与香山饭店的联系,处理较为简单,但在香山这个特定环境中已够了,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有一片水池,一座假山和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
大面积采用白色,给香山饭店的建筑形象带来了鲜明的强烈的特征,加上城堡式的立面,那一个个很有规律的窗洞,那青灰色的磨砖对缝的勒脚、门套、格带和压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香山饭店大片白色墙面上,用磨砖对缝的青砖将窗户联接起来。
据贝聿铭介绍,因为“不处理就会显得很单调”,“组合在一起就不致于单调了”,是纯属装饰性的。
香山饭店的窗户采用北京城墙上的那种旧式瓦片来装饰,简朴却不失优雅。
香山饭店与国内其它旅游旅馆——如广州、漓江、苏州、蠡湖、燕京等骨牌式的建筑相比,与国际上那些备有旋转餐厅,灯笼电梯的共享空间的所谓“现代化旅馆”相比,与众不同,别具一格,这是香山饭店设计的成功所在。
香山饭店共分五个区, 以班区为中心向外伸展, 客人由北面石桥进人正门, 通过2000平方米的回车场经1 区北门门厅进人四季庭院, 四季庭院四周是友谊商店、撞球室、休息室、酒吧间和咖啡室, 入口门厅是去各区的交通枢纽和集散地宴会厅、西餐厅等设在一层, 中餐厅设在二层, 客房除I、班区设一部分外, 主要设在n 、IV 、V 区。
共有6 部电梯, 9 个公共楼梯和巧部消防服务楼梯, 地下有服务通道, 可通往各区。
室内外游泳池和康乐设施设在n 区底层。
七、使用者和使用状况::香山饭店接待休闲旅游客人外,尤为适合接待各种规模的国际,国内会议,设有多种规格的会议厅,会议室,多功能厅以及配套设施,会场内专线接入10M DDN 光纤宽带网络,客房内亦可上网。
饭店餐厅除供应川,鲁,苏杭等地方菜外,尤其擅长提供各式风味的会议团体用餐,其用餐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如中式自助餐,中西式自助餐,家常餐,素食餐,保健餐,等餐饮服务,亦可举办大型豪华宴会。
饭店拥有285套客房,设施高档,宽敞舒适,标准间面积达36平方米,窗外风景如画,客房内设施齐备,使用方便,室内陈设具有独特的素雅风格。
八、同行的评价香山饭店在美国的影响很大。
后现代主义者把它理解为贝聿铭在建筑上的一次妥协。
他们评论说,现代主义的权威终于采纳了借鉴历史进行装饰的做法。
贝聿铭的答复是:“现代主义没有衰竭,根本没有衰竭。
当然,现代主义发生了变化,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如今现代主义拥有了更多的自由。
”香山饭店开张七个月以后,美国授予贝聿铭普利茨克奖。
这是建筑界可与诺贝尔奖相媲美的一项大奖,贝聿铭因此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亨利·莫尔创作的一尊雕塑。
授普利茨克奖的人认为香山饭店表现了建筑在文化上如何延续——不对过去横加评判,而是撷其精华,成就自我。
香山饭店设计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建筑, 而且“结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中的长处” , 开创了“新中国人民的建筑”风格二是认为香山饭店设计是“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方向。
香山饭店这座建筑确实从中国一些传统的园林建筑和民居中采集了许多部件和建筑处理手法,如空窗、漏窗、花窗、月洞门、墙面分格、地面处理等等, 而且收到了一定成效。
但这是建筑创作的一种方法。
一般地说, 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时, 总是要从过去的、古代的、外国的、他人设计的建筑上采集一些部件和建筑处理手法, 或直接用在自己设计的建筑上, 或加以融合消化, 间接用在自己设计的建筑上。
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创作方法。
我国各地有许多建筑,如桂林的风景游览建筑、广州的旅馆建筑、北京的外事建筑, 在设计时都从中国一些传统的园林建筑和民居中采集了一些部件和建筑处理手法, 但并不应因此而认为这样的建筑就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建筑, 这样的建筑创作方法就“民族化”了。
九、项目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整个香山饭店的装修,从室外到室内,基本上只用三种颜色,白色是主调,白色的墙面,包括外墙和内墙,白色的顶棚,屋架,白色的桌面,茶几和灯具,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在室外用在勒脚、门窗套,联系窗户的装饰格带,屋顶、围墙压顶等处,而且一律用磨砖对缝,在室内,用在地毯,卧具,沙发,办公桌椅等处,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性,如墙面花岗石勒脚,木材的楼梯,室内装饰格带,竹制的窗帘等处,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室外,都十分统一,和谐高雅,使来到香山饭店的人们,看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都不会忘记是在香山饭店,这一点看起来似乎简单,但最难作到。
贝聿铭的另一手法是大胆地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主要利用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窗两侧和漏窗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连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都是正立方体,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连房间门上的分区号也用一个圆套起来,这种处理手法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藏着设计人的某种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