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楷书的偏旁部首及书写要领

楷书的偏旁部首及书写要领

楷书的偏旁部首及书写要领汉字的大部分都是合体字,偏旁是合体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同一偏旁的汉字归在一起,这个偏旁就叫部首。

部首是组字的部件,又是查字的名称。

练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一段时期内,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些,特别是组字率较高的常用偏旁部首的写法,不仅会为以后掌握汉字的整体结构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还可迅速掌握大量汉字的组装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部首188部,但有些部首不太长用,组字率也比较低。

这里我根据部首在组字中出现的频率高低,并参照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录的部首,重点介绍105个部首的写法。

为了便于掌握规律,我们将这些部首分为左旁、右旁、字头、字底、和字框五类,从部首在组字中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形状介绍部首的写法及组字要求。

(一)左旁部首在字的左侧使用时称为左旁。

左旁一般笔画较少,所占位置一般小于右部分。

因此,书写时首先考虑照应右边部首结构。

下面分别介绍:单人旁(亻):写法是先撇后竖。

撇用直撇,竖用垂露竖,竖应在撇的中部下笔。

如:低、但、他、们、代、何、作等。

双人旁(彳):写法是,第一撇短,第二撇较长,其他与与单人旁基本相同。

如:狠、往、行、得、待、彼等。

木字旁(木):写法是,先横后竖,再写撇点。

横画向左伸,竖画处在横画的偏右的一边,竖用垂露、撇用短撇,点用右点,字形窄长。

如:林、材、根、柱、树、样、校等。

禾木旁(禾):“禾”比“木”上面多了一撇,其余笔画写法一样。

注意上面的撇要写略平一些、短一些。

如:和、积、种、科、秋、秧等。

竖心旁(忄):写法是,点、竖、点。

左点放长,形如短竖,右点短且高于左点,竖用垂露。

如:愉、快、情、恨、怕、惊等。

两点水(冫):写法是,由上点下挑组成的。

上点向右下,下点向右上,挑约45度角,上下两点要呼应。

如:冰、次、况、冻、冷等。

三点水(氵):写法是,先写上面两点,注意第二个点下笔较第一个点要稍左一些,第三笔写挑。

注意第一笔和第三笔的收笔位置应在一条直线上。

江、河、湖、海、沙等。

土字旁(土):写法是,横、竖、挑。

竖居于横的中间,挑的起笔向左伸出,并向右上取斜势,收笔出锋。

如:场、地、块、坑、堆等。

立字旁(立):写法是,点、横、点、点撇、挑。

上横偏左以让右边,下挑伸左并向右上取斜势。

如:拉、靖、端、竣、站等。

火字旁(火):写法是,先写左边一点,第二点写短撇,起笔位置略高于左边的点,第三笔竖撇写在两点的之间。

自上方起笔,笔画要长。

第四笔捺改为点。

如:灯、炉、烧、烤、然等。

提手镑(扌):写法是,横、竖钩、挑。

写竖钩下笔应掌握偏于短横之右,挑笔要稍往左边一些,穿过竖钩中间不要太长。

如:推、拉、挑、挂、把等。

口子旁(ロ):写法是,先写竖,再写横折,最后写横封口。

书写特点是,一般字形上两角宽于下两角,做左旁时,宜靠上。

如:吃、吹、吐、吸、教、听等。

反犬旁(犭):写法是,撇、弧弯钩、撇。

首撇用短撇,狐弯钩上部分弯度稍大一些,下半部分弯度小,下撇靠上起笔。

如;很、狂、狗、独、猫等。

月字旁(月):写法是,竖撇、横折竖钩、横、横。

第一笔用竖撇,横折竖钩的竖用“向背”式,注意,两个短横与横折钩的竖之间应留点空隙。

如:胜、服、肥、肿、胆、胖等。

示字旁(礻):写法是,点、横折撇、竖、点。

横画须伸左,折撇要长,竖要对准首点,用垂露竖。

最后在撇、竖的交叉点处写右点。

如:社、福、视、祖、祝、祥等。

衣字旁(衤):写法是,基本同于“示”字旁,注意区分“示”字旁腰间多一撇点。

如:初、补、袄、袖、被、裙、衫等。

方字旁(方):写法是,点、横、撇、横折斜钩。

横用斜横,左伸右缩。

注意,上点与下面的横折斜钩的钩相对。

如:放、旋、旗、施、旅等。

石字旁(石):写法是,横、撇、竖、横折、横。

上横要短,“口字”上宽下窄,撇要短一些。

如:矿、研、砚、砍、破、碰等。

言字旁(讠):写法是,点、横折提。

注意,上面点要对准下面竖,横稍斜向上方,点横意连。

如:语、诗、词、说、话、请等。

弓字旁(弓):写法是,第一笔横折较小,第二笔写短横,第三笔写竖折折钩。

写时要横短竖长,以求形窄、笔画上紧下松,不要写成垂直。

如:引、弘、弛、张、强、弹等。

绞丝旁(纟):写法是,撇折、撇折、提。

第一笔撇折,撇稍长,折提稍短,第二笔撇折较短,最后一笔用短提。

如:细、线、组、织、结、给等。

车字旁(车):写法是,第一笔横要短,第二笔写撇折,第三笔写提,最后写垂露竖。

注意第二笔撇折,大约占“车字”上下一半的位置。

如:轮、斩、转、软、轴、较、轻等。

金字旁(钅):写法是,短撇,横、横、竖提。

第一笔撇较轻,第二笔短横,约在撇画的一半处起笔,第三笔也写短横,第四笔横较上两横起笔稍靠左一些,收笔处对齐,最后写竖提,提要短一些。

如:钢、铁、线、针、钟、铃等。

食字旁(饣):写法是,第一笔写撇,第二笔在撇画的中间位置写横钩,然后在第一笔和第二笔的交接处写竖提,提的收笔处与横钩折处在一垂线上,相互照应。

如:饱、饭、饥、饿、饮、饲等。

马字旁(马):写法是:横折,竖折折钩,提。

整个字型向左下方稍斜、狭长,下横为平提,收笔不触竖。

如:骑、驶、骏、骗、驰、骄等。

双耳旁(阝):写法是,先写横撇弯钩,一笔完成,接着写出垂露竖。

作左旁使用时,钩的部分约在竖的中间略上点的位置。

如:阳、阴、除、陈、际、陷、陪等。

又字旁(フ):写法是,先写横撇,横要短;第二笔捺为长点,交撇中部,收笔与折处要在一垂线上。

如:欢、观、双、对、邓、艰等。

山字旁(山):写法是,第一笔写中间竖,第二笔写竖折,第三笔写右边短竖。

注意三竖中间竖略高,距离相等,下面竖折稍向右上斜。

如:屹、岭、峰、峻、岐等。

子字旁(孑):写法是,第一笔写横钩较小,在钩尖处下笔写第二笔弯钩,第三笔写提,穿过弯钩,左侧稍长些,右侧稍短。

如:孙、孔、孩、孤、孺等。

女字旁:写法是,第一笔写撇点,要写的窄长些,第二笔写撇,第三笔用平提,且收笔时不要穿过第二笔撇。

如:好、妈、姐、奶、姓、始等。

牛字旁:写法是,撇、横、竖、提。

第一笔用短直撇,第二笔横要短,第三笔竖用垂露竖,最后一笔用提画,字型窄长。

如:牺、牲、特、牧、牡、物等。

矢字旁:写法是,第一笔写短撇,应写竖一些,第二笔用短横,第三笔用长横,要左伸右缩。

第四笔撇要曲长,最后写右点。

如:知、短、矩、矮、矫、矬等。

米字旁:写法是,第一笔写点,第二笔写短撇,第三笔用斜横、左伸右缩,第四笔用垂露竖,第五笔在横竖的交叉处写左边的短撇,最后一点写在横竖交叉处捎下一点的位置,字型宜长。

如:粒、料、粗、粘、糖、糊等。

耳字旁:写法是,横、竖、竖、横、横、横。

写时注意最后一横用斜横或提画,不要穿过右竖太多,字型窄长。

如:取、耿、耻联、职、聪等。

虫字旁:写法是,第一笔写短竖,第二笔写横折,第三笔写封口横,第四笔写竖,第五笔写提画,要写的斜一点,不要伸得太长,最后一点要写的小一些。

如:虾、蚂蚁、蛙、蛟、虹等。

舟字旁:写法是,起笔用短撇,第二笔用竖撇,第三笔写横折钩,第四笔点略靠上方;第五笔提写在竖撇的中部位置,收笔处不穿过右边的竖;最后在提的下方写一点。

如:船、航、舰、舱、般、艇等。

足字旁:写法是,先写上面的口字,再按顺序写下面的笔画。

注意,最后的提画要写得斜一点、短一点,字型窄长。

如:跳、路、跑、趴、践、距、跟等。

身字旁:写法是,先写短撇,竖,横折钩,再在里边写两短横,再写斜横,最后写撇。

注意,第六笔斜横和第七笔撇画不要穿过右边的竖画,字型要窄。

如:躯、躬、躲、躺、射等。

鱼字旁:写法是,先写上面短撇和横撇,在横撇的左下方起笔写中间的“田”最后写平提。

要左伸右缩,字型要短。

如:鲜、鲛、鲤、鲸、鲫、鲂等。

革字旁:写法是,先写上面的“甘”,再写中间的“扁口”,最后写下横和垂露竖。

下横左伸右展,字型窄长。

如:靶、鞋、鞭、靳、鞍、鞘等。

(二)右旁部首在字的右侧使用时称为右旁。

右旁笔画一般较少,所占位置一般也相应较小一些。

上下伸展余地较大,一般受左旁制约,书写时左旁要考虑到右旁。

双耳旁:写法是,第一笔写横撇弯钩,撇稍短,弯钩的弯稍长些。

第二笔写悬针竖,要直,作右旁使用时,要比在左边时写的大一些。

如:邓、那、都、部、郑、邮、哪等。

欠字旁:写法是,第一笔用斜撇较竖;第二笔写横沟,在靠近撇尖的地方起笔,横要短一些,第三笔撇要竖一些,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有时可用斜捺或反捺。

如:吹、欢、欧、欣、欲、歌、歇等。

戈字旁:写法是,第一笔用短斜横,第二笔写戈钩,要写得劲挺、不要写的太弯、太短,最后写撇和点。

如:戏、战、伐、等。

佳字旁:写法是,先写单人旁,撇要竖一些,竖要写长些。

右边写点,再写四横画和竖画。

两竖相向,左竖宜长,竖用垂露。

如:唯、准、难、雄、稚、推等。

页字旁:写法是,先写上横稍宽,再写短撇宜短,最后写下面的“贝”字。

最后的撇点药左右对称,用长点。

如:顶、项、顺、须、顾、领等。

立刀旁:写法是有短竖和竖钩组成。

书写时要注意短竖要短而直,既接左又起右,竖钩要长而直,钩要有力。

如:列、到、刘、划、刚、则等。

单耳刀旁:写法是,第一笔写横折钩,折后稍向左下斜。

第二笔写竖、要直,起笔要在横起笔处下笔,收笔用垂露竖。

如:叩、印、却、卵、邵、即等。

斤字旁:写法是,第一笔先写平撇,第二笔长撇要用竖撇写,最后的竖要写成悬针竖、要职。

如:析、斯、所、斩、折、新等。

力字旁:写法是,第一笔先写横折钩,向下折后要稍微往左斜一点,第二笔在横折钩中部下笔写斜撇,如:劝、幼、动、功、劫、劲、勃等。

寸字旁:写法是,横、竖钩、点。

竖钩的起笔要在横画的右三分之一处的上方,上部稍短、下部宜长。

最后一点要点在稍靠上部近横处。

如:对、时、耐、封、村、射、等。

三撇儿:写法是,第一、第二撇的长度差不多,第三撇稍曲长。

三撇的起笔处基本在一条垂直线上,距离基本相等,方向基本一致。

如:形、影、杉、彤、彬、彩、彰等。

鸟字旁:写法是,第一笔斜撇较短;第二笔横折钩稍成斜形;在钩的上方写第三笔点;第四笔写竖折折钩;最后一笔写横,横的起笔可往左一些,下钩包横尾。

如:鸡、鸣、鸭、鸥、鸦、鸽、鹅、等。

反文旁:写法是,第一笔写短撇要竖一些第二笔的短横在撇尖处起笔;第三笔竖撇在短横的中部起笔;最后在第一、二笔的交叉处起笔写斜捺。

如:收、攻、改、败、放、政、故等。

(三)字头字头,俗称天覆。

一般是上盖下,下部宜缩。

书写时应注意对准中心,掌握重心。

秃宝盖:写法是,第一点用左点,要竖一些,第二笔写横沟;要平、钩要小。

宝盖要写得宽一些,一般盖住下部为宜。

如:写、军、罕、冠、农、冤等。

宝盖头:写法与“秃宝盖”相比,上面多一点。

书写时,首点要居中,可用右点也可用竖点,其他与“秃宝盖”写法相同。

如:守、完、字、安、宋、灾、寒等。

穴宝盖:写法是,上部同“宝盖头”写法,下面两笔左边用短撇,右边用侧,。

左右对称,整个字形呈扁宽形。

如:空、突、穿、究、帘、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