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注意事项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时,要通过对个别居民消费状况的了解达到对全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
A.客观性 B.数量性 C.随机性 D.总体性2.总体的差异性是指()。
A.总体单位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不同的标志 C.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指标 D.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标志3.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4.普查的标准时间是指()。
A.调查员登记调查资料时间 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完成登记任务时间 D.完成整个调查工作时间5.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资料汇总 D.编制统计图表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7.为反映不等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计算()。
A.次数 B.次数密度 C.频数 D.权数8.某企业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A.4%/8% B.8%/4% C.104%/108% — 1 D.108%/104% —1 9.在右偏态分布条件下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表现为()。
A. B. C. D.10.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置信度为95.45%时(z=2),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A.大于84% B.等于78% C.在76%-84%之间 D.在78%-82%之间11.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可靠性B.显著性 C.可靠概率D.精确性12.在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α与犯第二类错误β之间的关系是()。
A.α增大,β也增大B.α增大,β减少 C.α减小,β也减小D.α减小,β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13.在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中,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的条件下双边检验拒绝域的临界值与单边检验拒绝域的临界值之间的关系为()。
A.双边检验的临界值大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B.双边检验的临界值小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 C.双边检验的临界值等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 D.双边检验的临界值可能小于单边检验的临界值1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中,复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1≤R≤1 B.0≤R≤1 C.-1≤R≤0D.0<R<115.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
A.正相关B.负相关 C.不相关D.排斥16.当价格为3元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为700;当价格为2元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为300。
则供给函数可写作()。
A.Qs=-200+300PB.Qs=-300+300PC.Qs=-400+400PD.Qs=-500+400P17.在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恒等式可写作()。
A.I=S B.I=S+(T-G) C.I=S+TD.I=S+(T-G)+(M-X)18.国内生产总值按支出项目可分为()。
A.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B.消费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C.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D.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19.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指()。
A.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B.消费需求、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 C.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出口需求 D.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和出口需求20.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两者乘积为1 B.两者乘积为100 C.两者之和为1 D.两者之和为10021.在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社会中,自发消费为5000亿元,投资为30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均衡产出为()。
A.Y=5000 ×(1+0.8)+3000=12000亿元B.Y=5000 ÷(1-0.8)+3000=28000亿元 C.Y=(5000+3000)×(1+0.8)=14400亿元 D.Y=(5000+3000)÷(1-0.8)=40000亿元22.除了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目标和充分就业目标外,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还有()。
A.无通胀目标和国际收支盈余目标B.无通胀目标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C.稳定价格水平目标和国际收支盈余目标 D.稳定价格水平目标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23.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外,货币政策的一般性政策工具还有()。
A.存款利率和不动产信用控制B.存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和消费者信用控制 D.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4.以下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使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
B.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
C.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小。
D.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经济繁荣时,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
25.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是()。
A.对债权人有利,对债务人不利 B.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C.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均不利 D.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均有利26.决定长期实际汇率水平的基础是()。
A.名义利率水平 B.实际利率水平 C.购买力平价水平 D.本国与美国通货膨胀相对水平27.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是推动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A.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B.储蓄 C.技术进步 D.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28.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最直接的原因是()。
A.总供给持续增加 B.总需求持续增加 C.总供给不等于总需求 D.总供给等于总需求29.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两个方面。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B.会计核算和参与经济决策 C.会计核算和预测经济前景 D.会计核算和评价经营业绩30.资产按其流动性(即变现速度或能力)不同,分为()。
A.流动资产、长期投资B.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 C.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D.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31.会计科目按照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两类。
A.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 B.所有者权益科目和负债科目 C.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D.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32.下面四个账户中属于“负债类”的账户是()。
A.本年利润 B.银行存款 C.应付工资 D.应收账款33.采用借贷记账法,“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
A.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B.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 C.借方登记资产的减少,贷方登记资产的增加,余额一般在借方 D.借方登记资产的减少,贷方登记资产的增加,余额一般在贷方34.企业本月销售甲产品4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每件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00元,企业执行的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则销售甲产品的应收账款为()。
A.80 000元 B.93 600元 C.13 600元 D.66 400元35.“记账凭证”按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原始凭证、转账凭证B.转账凭证、付款凭证 C.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原始凭证 D.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36.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A.序时账簿、订本式账簿、备查账簿B.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C.序时账簿、卡片式账簿、备查账簿 D.订本式账簿、备查账簿、活页式账簿37.采用借贷记账法的“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是设有()三个金额栏目的账簿。
A.“收入”、“发出”和“余额”B.“借方”、“贷方”和“余额” C.“增加”、“减少”和“余额” D.“数量”、“单价”和“金额”38.“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一般采用()。
A.实地盘点法B.技术推算法 C.抽样盘点法 D.函证核对法39.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现金盈余时,在未报批准前,应编制以下分录()。
A.借记“现金”,贷记“营业外收入”B.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C.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 D.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0.“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
A.上方列示资产各项目,下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B.下方列示资产各项目,上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C.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D.右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左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实验设计中必须要坚持随机化原则,这里的随机化是指实验()。
A.对象的分配是随机的 B.样本的抽取是随机的 C.地点的选择是随机的 D.次序的安排是随机的E.时间的选择是随机的42.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A.算数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E.众数43.抽样调查的特点主要有()。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调查单位 C.其目的是要推断所要了解的总体 D.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并加以控制E.抽样推断的结果不一定可靠44.由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可知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A.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B.样本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 C.样本均值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均值 D.样本均值恰好等于总体均值E.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45.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A.两个变量的均值 B.相关系数 C.回归系数 D.两个变量的方差E.两个变量的标准差46.影响某种商品需求变动的因素有()。
A.商品价格 B.消费者可支配收入 C.消费者偏好 D.相关商品的价格E.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47.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在经济中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