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理解文章标题主备人:成皎洁方法指导标题的作用标题交代了文章内容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标题是文章的写作线索标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标题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标题点明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形式新颖富有诗意美寓意深刻,引人深思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等考向一拟写标题拟写文章标题可以从文章的线索或中心入手,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核心人物(2)寻找文章线索(3)明确主旨和思想感情(4)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5)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6)抓住核心事物(7)抓住核心事件(8)把握作者情感为文章拟标题时,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为文段拟标题技巧: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考向二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1)联系文章主题(2)联系作者或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3)结合文章内容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内在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4)从主要人物形象或描写对象的特点等方面分析(5)从标题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文章内容的联系入手分析考向三标题作用(1)散文标题:①交代文章内容或写作对象②点明文章主旨③交代行文线索④奠定感情基调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小说标题①突出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②设置悬念③指明文章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⑥交代文章内容提问模式:1、运用“×××××”做标题的好处是什么?2、作者运用“×××××”做标题的原因是什么?3、这个标题好不好,它妙在哪里?4、标题能否替换为“×××××”,为什么?真题训练阅读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一)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
【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
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
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
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
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
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
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
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4分)参考答案:示例:歪儿。
因为本文通过写我们同歪儿一起玩“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表现了孩童时代天真、纯洁的友谊与快乐,重点突出了歪儿的形象特点。
(共4分,标题2分,理由2分)(意思对即得分)☼从人物的角度,拟写为“歪儿”“我和歪儿”“我的伙伴歪儿”☼从线索角度,拟写为“踢罐电报”“踢罐”“踢罐游戏”☼从文章的主旨(歪儿的眼睛)入手,拟写为“点亮眼睛”“像晨星一样光亮的眼睛”☼从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入手,拟写为“那年暑假”☼从文章的中心事件入手,拟写“奇妙的变化”、“我与歪儿的回忆”、“纯真的友情/友谊”、“童年踢罐的快乐”(二)玉白菜李世营杨石头南山采石,采了半辈子,偶得一彩石,青白相间,纯净天然,状若白菜,稍经打磨便光泽鲜亮。
杨石头携带回家,视若珍宝,闲暇时常拿出把玩,取名“玉白菜”。
有一日,杨石头老伴身体不舒服,到县城医院检查,医生说心脏异常,必须做一个大手术。
手术费和医药费算下来要好几万,这可愁坏了杨石头。
儿女们都在外地打拼,杨石头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就惦记起自己的“玉白菜”来。
杨石头带上“玉白菜”,找到县城石头坊的老板赵德茂,请他估个价。
杨石头和赵德茂并不陌生,两人早年曾一起在南山采石场当石匠。
后来杨石头听说赵德茂结识了不少大人物,承包南山采石场发了财,生意越做越大,从当地扩展到周边几个县。
赵德茂托起“玉白菜”,先是一惊,接着微微一笑,看了两眼就随手撂在桌子上。
“老杨,亏你干了半辈子采石匠,这能算上品奇石?看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你在难处急用钱,我给你顶码价,五千。
”杨石头的脸,立马羞成柿子红。
他带着“玉白菜”悻悻返回医院,医生却给他一个好消息。
杨石头老伴的病情,经省城来的专家复诊,已确认并不需要做手术,采用普通治疗手段就能痊愈。
经过这场风波,老伴虽然没事,杨石头却有了心结。
此后,那个“玉白菜”,他再没侍弄过。
没想到两个月后,赵德茂竟主动上门,还带来两瓶三十年的陈酿,一句一个“杨哥”,直喊得杨石头脑袋发蒙。
赵德茂问起“玉白菜”,说上次没看仔细,还想再过过眼。
拿到“玉白菜”,赵德茂掏出放大镜,从色泽到纹理仔细端详了好久。
“杨哥,这石头虽不是绝佳上品,但也是个好看的玩意儿,成色不错。
而且‘玉白菜’,就是‘遇百财’,招财纳宝寓意好啊!我想买来送给一位新交的朋友,他名字里正好有个‘玉’字。
五万,怎么样?”杨石头拿过“玉白菜”,沉吟不语。
赵德茂有点急了:“价格你还可以抬,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可一定得卖给我!”突然,杨石头的手机响了。
接通电话,他先是三个“哦”,接着是三个“好”。
挂了电话,杨石头拿出旱烟袋,燃上一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分钟。
“怎么样啊,兄弟?”迎着赵德茂乞求的眼神,杨石头像是下定了决心。
他磕磕烟灰,把旱烟袋往腰间一别,说:“上品也好,普通石头也罢,我决定不卖了。
”赵德茂失望而去。
三天后,杨石头独自一人带着“玉白菜”坐车去了县城,费了一番周折,找到县长的办公室。
县长开了门,一见杨石头,又惊又喜地说:“爹,您咋来了?”杨石头不言语,大步进屋,取出“玉白菜”,双手捧着放到办公桌上。
屋里沙发上坐着的赵德茂,脸色霎时变得通红,他偷偷瞄了一眼放在脚边的袋子,里面是一份没来得及送出的厚礼。
原来三天前杨石头接的那通电话,就是小儿子杨玉洁打来的。
儿子被组织上安排到家乡任职,特地打电话向父亲报告喜讯。
窗外一抹阳光洒进屋子,照得“玉白菜”熠熠生辉。
如今的“玉白菜”,上面比三天前多了两行醒目小字:清白坚贞,两袖清风。
那字迹,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杨石头刻碑常用的魏碑体。
“儿子,得守住这八个字啊。
”抽着旱烟的杨石头心里默默念叨着,笼在头上的那一片旱烟雾,久久不散。
(选自《2017年微型小说年选》,有改动)9.小说为什么以“玉白菜”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5分)本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1分):思维比较肤浅,只关注标题的单一作用,没有写到标题的含义。
【示例1】“玉白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的情节围绕“玉白菜”展开)。
第二层(2~3分):既能关注标题在情节上的作用,又能阐述标题的含义,但思维不够深入、全面。
【示例2】“玉白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玉白菜”具有“青白相间,纯净天然,状若白菜”的特点,寓意做人要清清白白。
第三层(4~5分):既能关注标题在情节上的作用,又能结合小说主题阐述标题的含义,思维深入、全面。
【示例3】“玉白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玉白菜”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文中的赵德茂认为“玉白菜”寓意“招财纳宝”,想用高价买来送人谋利;而杨石头认为“玉白菜”代表做人要“清白坚贞,两袖清风”,决定送给当县长的儿子,勉励他做个好官。
小说以此为标题,表达对为官清廉的美好期盼。
评分标准:共5分。
按层级给分。
意思基本同于【示例1】,给1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2】,给2~3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3】,给4~5分。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