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若 AB=2DE,线段 DE 在直线 AB 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 ________. 【答案】 (1)解:①
,则
又 E 为 BC 中点
②设 当

,因点 F(异于 A、B、C 点)在线段 AB 上,


时,
可知:
此时可画图如图 2 所示,代入
解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即 AD 的长为 3

时,
得:
此时可画图如图 3 所示,代入
4.如图 1,直线 MN 与直线 AB,CD 分别交于点 E,F,∠ 1 与∠ 2 互补
(1)试判断直线 AB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 2,∠ BEF 与∠ 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P,EP 与 CD 交于点 G,点 H 是 MN 上一 点,且 GH⊥EG,求证:PF∥ GH (3)如图 3,在(2)的条件下,连结 PH,在 GH 上取一点 K,使得∠ PKG=2∠ HPK,过点 P 作 PQ 平分∠ EPK 交 EF 于点 Q,问∠ HPQ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 变化,说明理由.(温馨提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 180°.) 【答案】 (1)解:如图,
=3.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1 ) 当 t=3 时, 点 B 和点 C 重 合 , 点 P 在 线段 AB 上 , 0< PC≤2 ,且 BD=CD=4, AP+3PC=AB+2PC=2+2PC,
当 PC=1 时,BD=AP+3PC,即
=3;
2)当 3<t< 时,点 C 在点 A 和点 B 之间,0<PC<2, ①点 P 在线段 AC 上时,BD=CD﹣BC=4﹣BC,AP+3PC=AC+2PC=AB﹣BC+2PC=2﹣BC+2PC,
∴ MC= AC= 6=3cm, 同理:CN=2cm, ∴ MN=MC+CN=3cm+2cm=5cm, ∴ 线段 MN 的长度是 5m
(2)解:分两种情况: 当点 C 在线段 AB 上,由(1)得 MN=5cm, 当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 ∵ AC=6cm,且 M 是 AC 的中点
∴ MC= AC= ×6=3cm, 同理:CN=2cm, ∴ MN=MC﹣CN=3cm﹣2cm=1cm, ∴ 当 C 在直线 AB 上时,线段 MN 的长度是 5cm 或 1cm. 【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的中点定义,由 M 是 AC 的中点,求出 MC、CN 的值, 得到 MN=MC+CN 的值;(2)当点 C 在线段 AB 上,由(1)得 MN 的值;当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再由 M 是 AC 的中点,求出 MC、CN 的值,得到 MN=MC﹣CN 的值.
在,求线段 PD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解:设运动 t 秒时,BC=8 单位长度,
=3,若存
①当点 B 在点 C 的左边时, 由题意得:6t+8+2t=24 解得:t=2(秒); ②当点 B 在点 C 的右边时, 由题意得:6t﹣8+2t=24 解得:t=4(秒)
(2)解:4 或 16 (3)解:存在关系式
当 PC=1 时,有 BD=AP+3PC,即
=3;
点 P 在线段 BC 上时,BD=CD﹣BC=4﹣BC,AP+3PC=AC+4PC=AB﹣BC+4PC=2﹣BC+4PC,
当 PC= 时,有 BD=AP+3PC,即
=3;
3°当 t= 时,点 A 与点 C 重合,0<PC≤2,BD=CD﹣AB=2,AP+3PC=4PC,
表示的数;(3)随着点 B 的运动,分别讨论当点 B 和点 C 重合、点 C 在点 A 和 B 之间及 点 A 与点 C 重合时的情况.
3. 综合题
(1)如图,已知点 C 在线段 AB 上,且 AC=6cm,BC=4cm,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 点,求线段 MN 的长度.
(2)对于(1)问,如果我们这样叙述:“已知点 C 在直线 AB 上,且 AC=6cm,BC=4cm, 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求线段 MN 的长度.”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 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 (1)解:∵ AC=6cm,且 M 是 AC 的中点,
计算即可得;②设
,因点 F(异于
A、B、C 点)在线段 AB 上,
可知


,所以需分 2 种
情况进行讨论:

,如图 2、3(见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点
E、F 位置,再将 EF 和 CE 用含 x 的式子表示出来,最后代入
求解即可;
(2)设
,先判断出 DE 在 AB 上的位置,再根据
得出 x 和 y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已知点 C 在线段 AB 上,AC=2BC,点 D、E 在直线 AB 上,点 D 在点 E 的左侧
(1)若 AB=18,DE=8,线段 DE 在线段 AB 上移动 ①如图 1,当 E 为 BC 中点时,求 AD 的长; ②点 F(异于 A,B,C 点)在线段 AB 上,AF=3AD,CE+EF=3,求 AD 的长;
解得:
,即 AD 的长为 5
综上,所求的 AD 的长为 3 或 5;
得:
(2) .
【解析】【解答】(2)①若 DE 在如图 4 的位置

,则

(不符题设,舍去)
②如 DE 在如图 5 的位置

,则

代入 解得: 则
得: .
【分析】(1)①根据 AB 的长和

可得 CD,最后根据
可求出 AC 和 BC,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 CE,再
当 PC= 时,有 BD=AP+3PC,即
=3;
4°当 <t 时,0<PC<4,BD=CD﹣BC=4﹣BC,AP+3PC=AB﹣BC+4PC=2﹣BC+4PC,
PC= 时,有 BD=AP+3PC,即
=3.
∵ P 在 C 点左侧或右侧, ∴ PD 的长有 3 种可能,即 5 或 3.5 【解析】【解答】解:(2)当运动 2 秒时,点 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4;当运动 4 秒时, 点 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16. 【分析】(1)设运动 t 秒时,BC=8(单位长度),然后分点 B 在点 C 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 况,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由(1)中求出的运动时间即可求出点 B 在数轴上
满足的等式,然后将其代入 化简即可得.
2.如图,数轴上线段 AB=2(单位长度),CD=4(单位长度),点 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10,点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16.若线段 AB 以 6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同时线段 CD 以 2 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
(1)问运动多少时 BC=8(单位长度)? (2)当运动到 BC=8(单位长度)时,点 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P 是线段 AB 上一点,当 B 点运动到线段 CD 上时,是否存在关系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