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组成电力系统的几种主要元件是( )A 电源、电阻、电感、电容B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负荷C 发电厂、变电所、变压器、线路D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A 在优质前提下,保证安全,力求经济;B 在经济前提下,保证安全,力求优质;C 在安全前提下,保证质量,力求经济;D 在安全前提下,力求经济,保证质量。
3.环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 )A 与电阻成正比分布B 与电抗成正比分布C 与阻抗成正比分布D 与阻抗成反比分布4.当功率的有名值为s =P +jQ 时(功率因数角为ϕ)取基准功率为S n ,则有功功率的标么值为( )A n S PB ϕsin S P n ⋅C ϕcos S P n ⋅D nS cos P ϕ⋅5.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放在( )A 内层B 中间层C 外层D 独立设置6.火电厂间有功功率负荷最优分配的准则是( )A.按效率相同分配B.按等比耗量分配C.按等耗量微增率分配D.按等水煤换算系数分配7.无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改变( )A.可在工作时改变B.须退出工作后改变C.与其运行状态无关D.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改变相同8.常调压是指( )A.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低B.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低;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高C.高峰负荷、低谷负荷时,中枢点电压为一接近不变的值D.高峰负荷时,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电压也调高9.系统中发生单接地故障时,零序回路中不包含( )A 电源电势B 零序电压C 零序阻抗D 零序电流10.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中,附加阻抗Z △为( )A Z 0ΣB Z 2ΣC Z 0Σ+ Z 2ΣD Z 0Σ∥Z 2Σ11.电力系统分析中,有功功率的单位常用( )A .Var B.MVAC .MW D.MVar1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中性点对地电位升高为( )A .相电压 B.线电压13.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用电设备 B.输电和配电设备C .锅炉、汽机、发电机 D.输电设备和用户14.三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一般装在( )A .高压和低压绕组 B.高压和中压绕组C .中压和低压绕组 D.三个绕组都装15.三相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间换位的目的是( )A .使三相导线张力相同 B.使换位杆塔受力均匀C .使三相导线长度相等 D.减少三相参数的不平衡16.节点导纳矩阵为方阵,其阶数等于( )A .网络中所有节点数 B.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以外的节点数C .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1 D.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217.P —Q 分解法和牛顿一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其计算精确度是( )A .P —Q 分解法高于牛顿一拉夫逊法 B.P —Q 分解法低于牛顿一拉夫逊法C .两种方法一样 D.无法确定,取决于网络结构18.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最优分配的目标是( )A .电压损耗最小 B.有功功率损耗最小C .无功功率损耗最小 D.单位时间内消耗的一次能源最小19.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 ) A.G G P K f∆=∆ B. G G f K P ∆=-∆ C.G G P K f ∆=-∆ D. G Gf K P ∆=∆ 20.逆调压是指( )A .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B.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C .高峰负荷,低谷负荷时中枢点的电压均调低D.高峰负荷,低谷负荷是中枢点的电压均调高21.出现概率最多的短路故障形式是( )A .三相短路 B.两相短路C .两相短路接地 D.单相短路接地22.无限大功率电源在外部有扰动时,仍能保持( )A .有功功率不变 B.无功功率不变C .电压不变 D.视在功率不变23.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负序电抗x T(2)与正序电抗x T(1)的大小关系为( )A .X T(1)=X T(2) B.X T(1)>X T(2)C .X T(1)<X T(2) D.X T(1)》X T(2)24.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短路后,短路电流中没有零序分量的不对称故障形式是( )A .单相短路 B.两相短路C .两相接地短路 D.三相短路25.对称分量法适用于的系统是( )A .非线性系统 B.线性系统C .非刚性系统 D.刚性系统26.小干扰法适用于简单电力系统的( )A .潮流分析 B.暂态稳定分析C.大扰动分析 D.静态稳定分析27.若作用于发电机转子的机械功率大于电磁功率,发电机转子转速将( ) A.增加 B.减小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加28.发电机出口发生三相短路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A.额定功率 B.功率极限C.0 D.额定功率的75%29.500kV高压输电网串联电容的主要目的是( )A.经济调度 B.电压调整C.频率调整 D.提高稳定性30.利用等面积定则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当最大可能的减速面积小于加速面积,则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将( )A.失去 B.保持C.为临界稳定 D.至少能运行30分钟后失去稳定单项选择题1-5 BCDAC 6-10 CBCAD11-15 CAABD 16-20 BCDCA21-25 DCABB 25-30 DACDA填空题1.衡量电能质量好坏的指标是、和。
2.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除了发电机外,还有、及。
3. 是分析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有效方法。
在三相参数对称的线性电路中,各序对称分量具有。
4.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
、和是校验电器设备的重要数据。
5.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表示。
6.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保证,提高。
7.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
8.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
9.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故障,当三相阻抗完全对称时,则其序阻抗矩阵Zsc 的非对角元素为。
10.在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中,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是:和。
11.负荷曲线是指____________的关系。
12.线路的电压降落是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____________。
13.N个节点的电力系统,其节点导纳矩阵为____________阶。
14.在短路电流计算公式中,θ角表示定子a相绕组轴线与____________之间夹角。
15.发电机组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曲线斜率的负值称为 __________ 。
16.电力系统电压中枢点是指 __________ 。
17.一组非对称的三相量可以分解成三组 __________ 的三相量。
18.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瞬时值,称为____________。
19.暂态稳定性是研究系统在 __________ 扰动下的稳定性问题。
20.在同一系统中,为使系统维持暂态稳定性,使极限切除角最小所对应的短路故障应是__________ 。
21.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包括电抗、电导、电纳和_____。
22.输电线路的电压偏移是指线路始端或末端母线的实际运行电压与线路____的数值差。
23.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_____表示。
24.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
25.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
填空题答案:1.衡量电能质量好坏的指标是电压、频率和波形。
2.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除了发电机外,还有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及静止补偿器。
3. 对称分量法是分析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有效方法。
在三相参数对称的线性电路中,各序对称分量具有独立性。
4.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
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和短路容量是校验电器设备的重要数据。
5.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表示。
6.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能的良好质量,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7.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频率。
8.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二个及以上地方发生故障。
9.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故障,当三相阻抗完全对称时,则其序阻抗矩阵Zsc 的非对角元素为零。
10. 在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中,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是: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
11.负荷相对于时间变化12.相量差13.n14.转子d轴15. 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16. 某些能反映系统电压水平的主要发电厂或变电所母线17. 对称18. 冲击电流19. 大20. 三相短路21.电阻22.额定电压23.功率24.频率25.二个及以上地方简答题1.我国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各种电气设备都是按额定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只有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电气设备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和性能。
电压如果偏离额定值,轻则影响经济效益,重则危及设备安全。
电压调整的目标是使各类用户的电压保持在规定的允许偏移范围内。
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要求的绝缘水平最高,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比较困难,但能避免产生很大的单相接地电流,供电可靠性较高,对通信干扰不严重。
中性点经水弧线圈接地系统比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小,要求的绝缘水平低。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降低了绝缘水平,也有利于继电保护工作的可靠性,但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在单相接地时,将产生很大的单相接地电流,供电可靠性低,对通信干扰严重。
2.为什么必须进行电压调整?电压调整的目标是什么?答:各种电气设备都是按额定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只有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电气设备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和性能。
电压如果偏离额定值,轻则影响经济效益,重则危及设备安全。
电压调整的目标是使各类用户的电压保持在规定的允许偏移范围内。
3.节点导纳矩阵怎样形成?各元素的物理含义是什么?答: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为自导纳,等于该节点相连支路的导纳之和,其物理意义是;在该节点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等于经该节点向网络中流入的电流;节点导纳矩阵的非对角线元素为互导纳,互导纳Yij等于节点i和j之间所连支路元件导纳的负值,其物理意义是:在节点i施加单位电压,其他节点全部接地时,等于经节点j注入网络的电流。
4.电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和电力网有什么区别?答:电力系统就是有大量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负荷组成的旨在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按一定的方式连成的整体。
动力系统不但包括电力系统,还包括发电厂的动力设备,如水电厂的水轮机、水库等等。
电力网是电力系统中传输何分配电能的部分。
由此可见,动力系统包括电力系统,而电力系统又包括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