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简介版)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简介版)
(三)危机干预的目标
1.帮助来访者解决危机. 2.恢复功能和平衡. 3.重新掌握应变能力.
(四)危机干预的方法(六步法) 1.定义问题(把危机事件搞清楚) 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3.提供支持 4.检查替代解决方法 5.做出计划 6.获得承诺
测测你
1. 你快乐吗?如果10分为满分,你的快乐 指数有几分? 经新浪网最近的调查,79.3%的女性自测打 分为5分以上;还有20.7%为5分以下,其中 13.2%的为3分以下。
第一,获得政策的支持;第二,获得社会民众的支持。 使工作人员相信自己是被关心、被爱的、被尊重的、有 价值的,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互相交流的社会网络。 第三,获得单位内部成员支持。该层面的措施主要强调 工作环境的结构性改变,使工作人员感觉到自己始终在 被组织所关心、关注着,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获得亲朋好友的支持。
3. 你最近一次感觉快乐是因为什么事? 健康的身体状态(3.4% ) 事业上的顺利或成功(6.4%) 与亲人、爱人之间的关系和顺(37.2%) 感觉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9.1% ) 因为身处快乐的氛围、周围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19.9% ) 做到自己喜欢的事(12.1% ) 感觉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有贡献或帮助到别人 ( 2.0% ) 其他(10.0% )
4. 你认为快乐是天生的吗? 是,我认为快乐是种天分,后天学不来。(8.7%) 是,我认为快乐是跟一系列先天条件相关联的, 比如相貌、家境……快乐就是种好运气,无法制 造。(13.4%) 不是,可以通过心境的修为来获得快乐的能力。 (52.4%) 不是,可以通过物质、事业上的奋斗来为自.恰当的自我关注 2.合理的自我分析与评价 3.积极的自我体验 4.善于自我接纳 5.有效的自我控制 6.不断地自我发展
二、提高自我悦纳和社会适应水平 (一)自我悦纳的含义 1.接受自己的全部(优点缺点、成功失败) 2.无条件接受自己 3.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 满足感。 (二)实现自我悦纳的基本原则 1.对经验保持开放的态度 2.对策略采取灵活的方式 3.对结果采用多元的评价
(三)自我悦纳的策略 1.热爱自己 2.善待自己 3.掌控自己 4.自然自己 理念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
(四)社会适应 1.社会适应的含义 (1)从宏观角度讲,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与社会环 境之间一种和谐相宜的关系状态。 (2)从微观角度讲,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 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2.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 (1)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2)对社会各种角色的适应 (3)对社会活动的适应
.个性的本质特征是差异性 .个性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 .个性与人的需要关系密切 .个性是可以改造的(既可以是强制的, 也可以是自觉的)
(五)研究人个性的表现方式
.气质 .能力 .性格
(六)研究人的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心理学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是 息息相关的。它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活 生生的实践。要做好人的工作,就要懂得 人的心理。做领导的人,尤其要学习、了 解、应用心理学知识。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彭志启 pzq4092@ 0917---356600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心理教育 的表述是这样一段话(41字):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 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 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 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主要内容
一,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专业技术人员心理调适的基本策略 1.不断优化自我 2.和谐人际关系 3.加强情绪管理
(三)心理障碍的预防 1.有效管理压力 2.自我调整 3.专业辅导 4.常用的预防办法 精神胜利法;难得糊涂法;随遇而安法; 幽默人生法;宣泄积郁法;音乐冥想法。
三、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 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 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的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 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一)引起危机的原因
第三讲 不断优化自我
一、树立良好地自我意识 (一)明确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 评价和控制。回答3个问题: 1.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2.自己喜欢不喜欢自己? 3.自己能否控制自己,朝着理想的方向 前进?
(二)坚持健全自我意识的4个标准 1.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 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 自我和自我发展。 2.应该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 协调一致的人。 3.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 保持一致的人。 4.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 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 永无止境。
(二)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西方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 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 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 第一,情绪衰竭 (疲劳、烦躁、易怒、过 敏、紧张等 ); 第二,人格解体 (指对学生作出冷淡和没 有感情的反应 ); 第三,个人成就感降低。
1.引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
1.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 2.恋爱关系破裂; 3.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 4.失去爱物; 5.破产或重大财产损失; 6.重要考试失败; 7.晋升失败; 8.严重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
(二)危机干预的原则
1.引导危机面临者及时、有效地接受帮助。 2.帮助危机面临者有所作为地对待危机事件。 3.向危机面临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4.不要责备他人,以防止危机面临者责备他人, 不去承担责任,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
第二讲 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
一、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 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与客观世界保 持统一,并据此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 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 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 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积极的自我观念; (2)对现实准确的知觉; (3)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4)人际关系和谐; (5)心理协调,人格健全; (6)情绪健康; (7)智力正常; (8)心理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四)维护心理健康的意义 1.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生理健康状况 2.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工作绩效 3.心理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体现精神 文明水平 4.心理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
二、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 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 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 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 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一)判断心理障碍的标准 1.心理与环境不统一 2.心理与行为不统一 3.人格不健全
(二)心理障碍的表现 1.抑郁: 是以低沉、灰暗的心理情感为基调,以情 绪低落为主征的 一种特殊的心境状态。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约3600万,其中15% 最终会自杀身亡。 预计到2020年因抑郁症死亡或残疾的人 数将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病死人群。
2.焦虑 3.人格障碍。包括偏执人格和反社会人格 4.智力障碍。包括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 5.强迫症 6.自卑 7.狭隘 8.疑病现象
(二)心理健康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21世 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心理疾病。调查结果表明,有25.04%的 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 者中就有一个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
数据显示: 金融业是最易 出现心理健康 问题的行业; 医疗· 生物工程 中有心理健康 问题的人数比 例最低; 政府· 公共事业 组织位列第三。 教育培训执业 人员23.3%在 平均值左右。
(1)从个体内在方面看,一是个体对倦怠没有 正确的分析和应对;二是个体存在消极的思维 模式;三是个体的心理韧性不够。 (2)从外在环境方面看,主要是由压力引起的。 包括职业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 自身的压力;知识更新的压力。
2.专业技术人员克服职业倦怠的策略 (1)调节生理状态(最佳) (2)加强时间管理(有效) (3)改变思维方式(创新) (4)获得广泛支持(借力)
2. 你最近一次感觉快乐是什么时候?(新浪网 最近的调查结果) 今天(38.7%) 一周内(24.2% ) 半个月内(13.4% ) 一个月内(8.3% ) 三个月内( 3.6% ) 半年内( 2.6% ) 一年内(1.5% ) 很久以前(7.7% )
三、心理学的价值
(一)认识的价值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 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 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 准确的认知。
(二)调控行为的价值
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 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 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 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 行为的调控。 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 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
第一讲 心理学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人的基本含义 .一般人(或抽象人) .正常人 .健康人 (二)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精神现象) (三)活动规律 .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一致; .身体特征与心理特征相一致
二、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1.感觉和知觉是认识的基础; 2.表象(记忆和想象)是认识的中介; 3.思维是认识的归宿。 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内在联系和本 质规律是认识活动的最重要的要求。
案例:名落孙山以后
一大学优秀毕业生报考某大公司。在公布考试结果时, 他名落孙山。得知消息后,他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 然而由于自杀技术欠佳,只在脖子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 标记。正当该人神昏意迷之际,忽然传来他被录用的喜 讯,原来此人名列榜首,只是统计时出了差错。就在他 把喜讯告知朋友、准备庆祝一番之时,又有消息传来, 他被公司解聘了。 思考:你认为公司解聘他的理由是什么?你若是公司的 负责人,你会录用他吗?为什么? 小结: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良好素质的一个基本的方面,它对于人们 生活幸福、学习进步、事业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