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化学检验员考试试题和答案本试题是化学检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模拟试题,提供学员学习和考试培训模拟只用,本套题是化学基础部分,可以提高化学检验员考试培训学员的应试能力和熟悉题型。
化学检验员考试培训的基础题型包括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计算题等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1分)1.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水中浸泡 24小时以上。
2.易燃易爆品应贮存于铁柜中。
易燃易爆场所不要穿化纤类(或易产生静电的) 织物。
3.气相色谱法使用氢火焰检测器时,燃烧气是空气和氢气。
4.平行滴定时,每次都应将初刻度调整至零刻度附近,这样可减少滴定管刻度的系统误差或读数误差。
5.发胶可以燃烧。
6.水浴法蒸发有机化学试剂得到的残渣:是指沸点在100℃以下的有机化学试剂中所含有的在 100℃条件下不挥发的组分。
7.用一次蒸馏水制备二级水时,应在一次蒸馏水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碱性液,其目的是破坏水中的有机物(不包括芳烃) 。
8. KMnO4测双氧水,指示剂是 KMnO4(或自身指示剂) ,终点颜色变化是由无色变微红色。
9.若修约间隔为0.1,则1.050和0.350的修约值分别为 1.0 和 0.4 。
10.高压气瓶的气体不得用尽,剩余残压不应小于 0.2 MPa。
氢气、乙炔气、液化气与空气混合有危险的11.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可得 OH- 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和 Na+ 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12.反应式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中,KI的的基本单元是KI ;KIO3的基本单元是 1/5 KIO3 。
13.R—SO3H属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14.空心阴极灯的阴极是用待测元素制做,灯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
15. 用HCl滴NaOH,使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其终点颜色变化为黄色变橙色。
16.用NaOH滴HCl使用酚酞为指示剂,其终点颜色变化为无色变浅红色。
17.某测定四次结果分别为0.1023、0.1020、0.1024、0.1038,用Q检验法判断第四次测定的数据是否应保留。
计算得Q0= 0.78 ,已知n=4时,Q0.90=0.76,则第四次测定的数据应舍去。
Q0 = (检测x1) Q0 = (检测x5)18.化学试剂的酸度是以酚酞为指示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测定的。
19.基准物质标签的颜色为深绿色,主要用于标定标准溶液。
20.用一次蒸馏水制备二级水时,应在一次蒸馏水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碱性溶液,其目的是破坏水中的有机物(不包括芳烃) 。
21.软水的硬度是: 4~8°。
22.薄层色谱法中,若斑点是无色的,可以在紫外灯下观察,也可以喷洒适当的显色剂。
23.石油密度计是用于测定比水轻的液体的相对密度。
24.滴定管按其容积不同可分为常量滴定管、微量滴定管和半微量滴定管。
常量滴定管: 50、25 mL:最小刻度0.1 mL 可估到0.01 mL。
半微量滴定管: 10 mL 0.5 mL 0.01 mL。
微量滴定管: 1、2、3、5、10 mL 0.05 mL 0.001 mL25.色谱法按固定相的使用形式不同可分为柱色谱、纸色谱和薄层色谱法。
26.化学试剂的酸度是以每100 g样品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通常用 mol 来表示的。
27.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水中的芳香族有机物(或芳烃) 不能被氧化,因此,实际上测得的不是全部有机物。
28.25℃时从滴定管中放出12.10 mL的水,称得其质量为12.04 g,查表得25℃时每1 mL水的质量为0.99617 g,则此段滴定管容积之误差为 +0.01 mL。
12.10-(12.04/0.99617)=+0.129.燃烧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二、选择题(每空1.5分)1.遇水燃烧的金属物有钾、( B )。
A.铜B.锂C.锌D.钡2.为防止废水中氰化物在放置时挥发损失,必须在取样后立即加入( B )。
A.适量氢氧化钠B.适量盐酸C.氯化铵D.适量氨水3.杂质标准液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一般为( B )个月。
A.1B.2C.3D.44. 用0.1000 mol·L-1NaOH测定铵盐中含氮量,选择的滴定方式是:( B )A. 直接滴定B. 间接滴定C. 返滴定D. 络合滴定5.变色硅胶受潮时的颜色为( C )。
A.蓝色B.黄色C.粉红色D.乳白色6.用薄层色谱法分离Fe3+、Cu2+、Co2+时,溶剂渗透至前沿离开原点的距离为13.0 cm,其中Co2+斑点中心离开原点距离为5.2 cm,则Co2+的比移值为( C )。
A.0.63B.0.54C.0.40D.0.47Rf= 5.2/13.0=7.优级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 B )。
A.金光红色B.深绿色C.酒红色D.中蓝色8. 原子吸收点火前,应( B )A.先开乙炔气,再开空气;B. 先开空气,再开乙炔气;C.二者无先后顺序;D. 二者同时打开;9.酸度计的参比电极一般用( B )。
A.标准氢电极B.饱和甘汞电极C.银—氯化银电极D.铂电极10.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时,有下列步骤:(1) 测量光谱图 ;(2) 测量标准系列;(3) 测量未知样; (4) 选取使用波长。
次序正确的是:( C )A.(1) (2) (3) (4)B.(3) (2) (4) (1)C.(1) (4) (2) (3)D.(4) (3) (2) (1)11.下列溶液中需要避光保存的是( D )。
A.氢氧化钾B.碘酸钾C.氯化钾D.碘化钾12.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温度是:( A )A. 75~85℃B. 65~75℃C. 85~95℃D. 55~65℃13.分析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 A )。
A.金光红色B.深绿色C.酒红色D.中蓝色14.液相色谱试样机后的流路是:( D )A. 定量环→泵→分析柱→检测器B. 定量环→检测器→分析柱→流出C. 定量环→检测器→分析柱→泵D. 定量环→分析柱→检测器→流出15.标定标准溶液时,平行试验的次数不得少于( C )A.4次B.6次C.8次D.10次16.液相色谱的紫外光源常用( D )。
A.汞灯B.空心阴极灯C.碘钨灯D.氘灯17.在沉淀称量法中,过滤时液面高度不应超过滤纸高度的(或离滤纸上沿的距离)为( B )。
A.3/4(或5 mm)B.2/3(或5 mm)C.3/4(或3 mm)D.2/3(或3 mm)18.用红外光谱测试样品时,样品( D )。
A. 只可测试固体B. 只可测试固体和液体C. 只可测试液体样品D. 可以测试气、液、固体19.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项导致系统误差( A )。
A.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B.滴定时有溶液溅出C.滴定管读数读错D.试样未混匀20.下列计算结果应取几位有效数字?( C )[0.312×(10.25-5.73)×0.01401]÷(0.2845×1000)A.1位B.2位C.3位D.4位21.0.02301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C )A. 4位B. 5位C. 6位D.2位22.Ca2+、Fe3+、Li+、K+等与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其亲和力从大到小的顺序( A )。
A.Fe3+、Ca2+、K+、Li+B.Ca2+、Fe3+、Li+、K+C.Fe3+、Ca2+、Li+、K+D.Li+、K+、Ca2+、Fe3+离子与树脂之间的亲和性 (洗脱相反) (溶液中发生)阳离子交换树脂 (溶液中的阳离子亲和性)3+>2+>1+Fe 3+> Al3+> Ca2+>Mg 2+>K+ >NH4+>Na+阴离子交换树脂 (溶液中的阴离子亲和性)有 SO42- > HSO4-> ClO3- > NO3- > HSO3- >NO2- >Cl – > HCO3 >F-Ba2+→Sr2+→Ca2+→Mg2+洗脱后先K +→ Na+ → Li+洗脱后先23.下列各条件中哪一条不符合非晶形沉淀要求( D )。
A.沉淀作用应在浓溶液中进行B.沉淀作用应在热溶液中进行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其熟化。
24.原子吸收光谱是由下列哪种粒子产生的( B )A.固态物质中原子的外层电子B.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C.气态物质中激发原子的外层电子D.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电子三、问答题(每题4分)1.什么叫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什么统计规律,如何减免?答:由一些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造成的误差叫偶然误差。
同样大小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
在平均值附近的测量值出现的机会最大。
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减免偶然误差。
2.为什么气谱要快速进样,而液谱要匀速进样?答:气谱快速进样是为了避免较大的扩散,而液谱匀速进样可以更好地清洗定量环。
3.红外光谱测试聚苯乙烯时,为何使用四氯化碳?因为四氯化碳可溶解聚苯乙烯,而四氯化碳本身无官能团,少量残留不干扰测试。
4.称装强碱标准溶液瓶塞为什么要用胶塞?用高锰酸钾或硝酸银滴定时应用什么样的滴定管,为什么?答:因为强碱性溶液会腐蚀玻璃磨口。
用高锰酸钾或硝酸银滴定时应用棕色酸式滴定管,因为它们见光易分解,而它们的氧化性会腐蚀碱性滴定管的乳胶管。
5.在测定样品结晶点过程中,如何确定结晶点的温度?将结晶管连同套管一起至于温度低于样品结晶点5~7℃的冷却浴中,当试样冷却至低于结晶点3~5℃时(液体处于过冷状态),开始搅拌并观察温度。
出现结晶时,停止搅拌。
这时温度突然上升,达到一定最高温度,并在此温度停留一段时间,接着温度又重新下降,此最高温度即为结晶点。
6.简述液液萃取分离原理答:用与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同试液仪器振荡,使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而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四、计算题(每题5分)1. 称取1.2508g无水Na2CO3加水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再吸取此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至终点,消耗HCl溶液体积21.20mL,计算HCl溶液准确浓度。
( )×f2 用重铬酸钾测定化学需氧量(COD)。
取废水量50.00mL,准确加入2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经加热回流后,用C[(NH4)2Fe(SO4)2]=0.1067 mol·L-1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11.20mL,另做空白实验,用去硫酸亚铁溶液21.08mL。
试计算水样中的化学耗氧量。
[O2(mg·L-1)]答:ρ[O2(mg·L-1)]=ρ[O2(mg·L-1)]== 168.67mg·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