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诺千金教学反思

一诺千金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一诺千金》一课时,以品词析句,想象画面,体悟人物内心情感为主线并且结合体悟阅读,达到以读促思的效果,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感性理解课文内容,张扬学生个性。

如:在课文第六自然段中,我引导生紧紧抓住“天天夜里、乏极了、酣睡、狂奔、十万火急”先让学生明其义,理解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接着,引导孩子品其味,想象画面,让学生通过想象关键词句,身临其境去体悟男孩的累,感受男孩为了如期归还挣钱的辛苦和为了如期归还争取最后期限的紧张。

从而走近男孩,用心去感受男孩,仿佛一个男孩为了一诺千金辛苦付出的画面近在眼前,或者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男孩,以至使孩子们对这些重点词语的感知深入内化;之后引导学生品其情,品关键词句表达的情感,在让学生体会他为什么这么累,为什么这么赶?从而走入人物内心世界,是一诺千金这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男孩,了解一诺千金在男孩心中的重要性,感受到男孩身上散发的一诺千金的人格魅力;最后让学生带着体悟阅读这一部分,在读中再次感受一诺千金的可贵,明白一诺千金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文章选取了两个故事来反映一诺千金的重要性,这两个故事中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就是选的典型事和对比手法从而突出一诺千金的可贵和一诺千金给彼此带来那份快乐的享受。

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越发感受到只有实实在在让学生抓住文本中重点词句品析,体悟、阅读相结合,课堂才会更朴实、灵动、高效。

语文课离不开朗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读的训练略显不足,形式和方法也过于单一,还需加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对比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9、10段的意思。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秦文君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一诺千金
二、自主学习:
(一)初读课文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一诺千金”讲了几件事?
(生:两件事)哪两件事?
两位同学交流,汇报。

教师出示总结:①一个男生因(),向“我”(),每天(),终于()。

②“我”冒着大雨去()时,看到了
(),“我”却因()失望而归。

学生根据总结继续汇报。

(二)精读文本
中心问题:好,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第一个故事能不能写出小标题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借钱→攒钱→还钱)你对那一段感兴趣?勾出来读一读,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全班交流。

问题预设:
1、第六自然段
(1)为了实现诺言而付出的辛苦努力
(2)为了如期归还在争取最后的期限
A:第一层:预设重点词语“天天夜里”、“乏极了”、“倒”
(1)天天夜里:(主要是让学生想象画面,体悟实现诺言是要付出辛劳的)
师:仅仅四个字,你就能体会到他挣钱的累,真了不起!其他同学谁也从这个词体会到了男孩的辛苦,也想来谈谈?
师:小男孩如此辛苦就是为了“如期归还”实现诺言,全然不顾白天的劳累,仍然坚持天天夜里拖着自己疲劳的身体去挣钱,去工作。

那你们能想象到小男孩当时是如何工作的吗?
(学生畅谈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此过程要让学生带着想象阅读) 师:多辛苦的男孩!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这就是言行一致,这就是一诺千金。

正是诚信这种力量支撑着男孩无怨无悔的付出着。

第六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也能体现男孩挣钱的辛苦。

2、出示:、乏极了,倒
师:你怎么来理解这两个词?学生交流。

师:他确实太累了,白天是紧张而繁重的学习和照顾病中的母亲,到了晚上当我们都在幸福地偎依在妈妈爸爸身边说说笑笑,小男孩却正在用自己瘦弱单薄的小身躯努力地推着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的
菜车。

他怎么能不累呢?可他为什么要要让自己这么累呢?
(就是为了“如期归还”呀!)
师:多可敬的男孩啊,从他身上我们知道了一诺千金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必须付出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

好,谁想带着你的体会和想象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或朗读指导,一定要读出男孩为了如期归还的辛苦)
B:第二层:预设重点词:“狂奔”、“十万火急”(主要以理解词义,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来感受男孩为了实现诺言在争取最后时间的紧张)
师:第六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也能体现男孩的一诺千金?
(“狂奔”“十万火急”)
师:你是怎么来理解这两个词的?
你们能想象到他当时是十万火急奔跑的样子吗?(若干学生回答,过程中要有学生体会朗读)你能理解这个男孩吗,为什么跑这么快?(明确:为了“如期归还”)
小结:原来承诺在小男孩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狂奔,他的十万火急,他的天天夜里的劳累,都因一件事那就是如期归还。

我们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金子般可贵的品质——一诺千金。

师:第一件事中还有什么地方也体现了一诺千金?
2、第四自然段:预设重点词语“淌着汗”“攥”“哑着喉咙”“手心里开了花似的”
(此出讲授主要采用品词析句,体会阅读的方法,懂得实现自己的诺言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1)“淌着汗” “哑着喉咙”
从这儿能看出男孩为了在最后期限把钱还给小女孩跑的特别快,特别累,从而感受到男孩的重承诺,守信用。

(2)“攥”:引导学生手里攥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是金子般的品质,是自己的人格,是友谊,是信任,是财富……
(3)“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引导学生明白这是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实现诺言后心中的那份快乐,为自己的诚信,为自己守住了诺言,守住了自己的人格而开心。

小结:一诺千金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出示第七自然段)
你们如何来理解这段话?
(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谈自己的理解,诚信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诚信能得到别人的赞誉)
师小结:一诺千金它会为我们带来信赖,赞赏,甚至会为我们赢得源源不断的财富。

一、精读第二个故事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小故事,谁能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阅读方法?
(画重点词句、品词析句,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自己学习第二个故事,然后在小组里面进行交流,并选出一个中心发言人代表你们小组谈对故事的理解与体会。

开始吧!
问题预设:
预设重点词语“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水帘”“无比欢欣”“窜”“坦荡无愧”等。

(1)“瑟瑟”“固执” “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水帘”
“瑟瑟”“固执”这些词句描写对象都是针对着等待朋友的少年的,从“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水帘”可以看出当时的少年等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且雨非常的大,以致于少年在雨中“抱着肩瑟瑟地站在站牌边守候”。

(让学生想象少年雨中瑟瑟的样子,并带着体会来读)
师:这名少年都冻成这个样子了,为什么当我劝说时,他仍然固执的摇摇头,不肯走呢?你们能理解这个少年吗?
(通过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了解少年之所以坚持的原因是对自己朋友的承诺,对朋友的信任,是自己的承诺让他风雨无阻的坚守着自己的诺言。

使学生明白诚信的神奇力量,和与任何事情都抵不过自己
的诺言。


(2)“无比欢欣”“蹿”等词语,这些词反映了少年相聚的快乐
师:你们能理解这两位少年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啊?
(正是两个少年都坚守了风雨无阻的诺言,正是他们对朋友的信任换来了这无比欢欣的幸福相聚,两位少年都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同时看到朋友也能遵守对自己的诺言,为此他们感到坦荡无愧,他们相互欣赏。


小结: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最美好的境界,这美好的画面足可以让人感到灵魂的升华。

两位遵守诺言的少年换来了风雨无阻的相聚,那作者呢?等来了他的朋友了吗?(没有)作者什么感受呢?(失望)她的朋友失去了什么?
师:文章写的一诺千金,为什么在结尾却要写一个失约的朋友呢?
(明确并板书:对比的写作手法,更加突出一诺千金的可贵。


二、深入感悟:
大声朗读第9.10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小男孩借钱→攒钱→还钱
少年的朋友如约而至
“我”的朋友失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