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的第一个笔记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奢侈品、孤芳自赏、蠢蠢欲动、物我两忘、拘谨、不苟言笑、歪打正着、敝帚自珍”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我的第一个笔记本”写了哪几件事。
4.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文中比喻句运用的好处。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以阅读为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和朗读,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升华感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理解和朗读,体会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在读中了解并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和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谈谈你们最喜欢哪些物品?今天我们学习关于一个笔记本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感知,理清脉络。
1、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查字词
3、清思路,整体感知。
以笔记本为线索,按照“渴望笔记本——得到笔记本——笔记本被没收——展览笔记本——丢失笔记本——得到老师鼓励”
顺序。
(板书)
4、课文围绕“我的第一个笔记本”作者重点写了哪几件事?
三、品读感悟
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情感。
1、个人自学,勾画书中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
3、3、全班交流。
预设:
(1)“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笔记本写满的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我为这主愿望而隐隐激动,自然写得就越发勤奋。
”
为什么会隐隐激动,他在激动什么?
(2)“笔记本已经将我的心弄得像一只破壳的小鸟一样蠢蠢欲动扑棱棱要飞了。
这个一个比喻句,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情?
(3)“看有老师和同学翻看它,心里漾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是以后我的第一本书出版时都无法相比的感觉:一种小小成功的感觉,一种自信心像船帆被风鼓满,轻轻地荡漾在水中向前漂流的感觉。
”
这是一句心理活动的描写,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谈谈平时你有过这种感觉吗?当你取得成绩,得到他人的赏识时,你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四、篇末点题,情感升华。
结尾语句起到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心情?
五、文章有感而发,你们觉得作者的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想,把它记录下来。
七、拓展延伸
《那版绿绿的爬山虎》、《荔枝》、《音乐笔记》,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
八、教学反思
《我的第一个笔记本》课文围绕我的第一个笔记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得到盼望已久的笔记本后,写作更加勤奋了。
第二件事是作者在英文课上写作,笔记本被英文老师没收了。
第三件事是班主任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还把我的笔记本推荐到校史展览室去展览。
第四件事是我的笔记本被偷走了,我很伤心,老师激励我不要灰心,要坚持写作。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思考。
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整合地析读文本,让学生用自己的心借文本去揣度作者的心,既交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又让学生学会真正地用心去体会一篇文章,这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而让学生联系有关语句理解,是在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方法。
总之来说,本课教学是比较满意的一节课,学生掌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