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应对各种压力
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其基本特征就是具有变化性,在这里,一切都具有短暂性、多样性和新鲜性,知识迅速产生又迅速老化。
所以,当代大学生经常会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不仅要有解决常规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创新能力;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更要有自主、和谐、健全的人格特征和素养;不仅要懂专业,而且要善于人际交往。
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便会感到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成功。
为什么有的人如愿以偿,而有的人虽然做过一些努力,却总是事与愿违?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的一点,就在于是否具备成功者所特有的心理素质。
当一个人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的时候,这种心理素质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一个缺乏积极心态的人,不会为改变自身的现状而去努力进取。
一个自卑的人,不会充满自信地去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也无法勇敢地去战胜挫折和磨难。
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不会让自己的梦想和智慧像烈火般地熊熊燃烧,从而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一个听任命运摆布的人,更难以激发出自己的潜在能
力和创造精神。
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失去了竞争中强有力的支柱,面对压力很容易被击垮。
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成功的社会,都离不开较高的心理素质。
大量事实说明,成功始于健康的心理,成功应该从提高心理素质开始。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否认大学生会存在一些焦虑、恐惧、自卑、盲从的不健康的心理。
因为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而且面临从求学到工作的人生大转折,大学生求职时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我们也应该给予理解。
作为大学生本人也要及时寻求心理调适,通过与同学、亲友或心理咨询师的交流释放自己的压力,找回自己的平常心和自信心。
学会科学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坦然接受顺境与逆境,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看待整个职业市场和自己追求的职业目标。
心理调适是缓解就业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
自我调适是指从自我出发调节自身的心理,使之得到平衡。
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心理问题产生于当事者本人,正如俗话所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自我调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自我反思法。
通过对自己的反思,找到自己诸如在就业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比如,了解自身思想是否脱离实际,对
自身条件估计是否准确,就业定位与社会需要是否脱轨,等等。
找出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二是自我慰藉法。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经常会遇到挫折,当经过主观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可适当进行自我安慰,以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
遇到因挫折而引起焦虑、烦躁、抑郁、失落等情绪时,可用“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话来安慰自己,以解除烦恼与痛苦。
三是自我暗示法。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自信满满,给自己加油鼓劲,让自己兴奋与振作。
四是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主要是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情绪作斗争,坚信未来是美好的。
五是适度宣泄法。
当遇到各种矛盾冲突,或压力过大引起不良情绪时,可适当地发泄,可以向老师和同学们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使不良情绪得到疏导;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排遣,如打球、游泳、登山等。
但自我宣泄时,要注意场合,注意身份,把握好尺度,以免影响他人,或伤害他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