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检修规程C3-3.43/0.981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 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C3-3.43/0.981汽轮机的维护和检修。
1.2 设备结构简述C3-3.43/0.981汽轮机由主机和附属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a.本体本机为单缸式中压冲动式汽轮机,本体主要由汽缸、转子、调节系统、保安系统、油系统和盘车装置等组成。
b.附属设备附属设备主要有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射水抽汽器、汽封加热器和均压箱等。
1.3 设备主要性能制造厂:南京汽轮电机厂型号: C3-3.43/0.981额定功率: 3MW额定转速: 3000r/min汽轮机旋转方向: 面对机头为顺时针方向主汽门前进汽压力:正常:3.33MPa(a)最高:3.53MPa(a)最低:3.04MPa(a)主汽门前进汽温度:正常435℃最高445℃最低420℃额定工况排汽压力: 7.2KPa(a)汽轮机单个转子的临界转速: 1600 r/min发电机转子的临界转速: 1566 r/min过临界转速时轴承处允许最大振动: 0.1mm汽轮机轴承处允许最大振动: 0.025mm汽轮机额定工业抽汽压力: 0.881 MPa(a)汽轮机工业抽汽量: 15t/h2 设备完好标准2.1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1.1 主、辅机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标准。
2.1.2 各部配合、安装间隙均符合要求,机组振动、轴间位移等均不超出规定。
2.1.3 仪表仪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定期校验,保持完整齐全、灵敏准确。
2.1.4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各部连接螺栓禁固、齐全。
2.1.5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2.1.6 防腐油漆完整无损,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2.2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2.1 润滑油系统畅通,油压、油温、油质、油位符合规定,运转时油品各项指标符合规定。
2.2.2 设备运转平稳,无松动、杂音及不正常振动等现象。
2.2.3 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等运行参数符合规定要求。
2.2.4 冷却系统良好。
2.2.5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2.3.1 设备技术档案应及时填写,档案内容应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及设备技术性能、运行统计、检修记录、评级记录、缺陷记录、事故记录、润滑记录、监测和检验记录等,新设备应有安装及调试记录。
2.3.2 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规程齐全。
2.3.3 设备的总图及易损件图纸或易损件图号目录齐全。
2.3.4 设备检修工时定额、备品备件消耗及储备定额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整洁,无跑冒滴漏。
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保持机体整洁,设备完好,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转与停车,并作好运转记录3.1.2 保持润滑油系统、冷却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做好有关运行记录。
3.1.3 经常检查、清洗滤油器,保证油压、油温的稳定。
3.2 定期检查(见表1)表13.3 润滑3.3.1 按设备润滑表(见表2)的要求,做好润滑油的添加或更换工作。
表23.3.2 油品质量标准及换油指标(见表3)表33.4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4)表43.5 紧急情况停车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破坏真空紧急停机:a.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清楚地听到金属撞击声。
b.汽轮机转速升高至3360r/min,而危急遮断器还不起作用。
c.水冲击。
d.轴端汽封冒火花。
e.任何一个轴承断油或轴承回油温度急剧升高。
f.主汽管道破裂。
g.轴承回油温度升高超过75℃,瓦温超过110℃或轴承内冒烟。
h.油系统失火且不能很快扑灭。
i.油箱内油位突然下降到最低油位以下,经紧急补油仍无效。
j.润滑油压降至0.0196MPa。
k.转子轴向位移超过+1.3mm或-0.6mm。
l.发电机冒烟。
m.后汽缸排气门动作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a.随时进行日常维护;b.12个月进行大修。
4.2 检修内容4.2.1日常维护a.随时注意凝汽器的凝结水位,防止凝结水抽空而使凝结水泵工作恶化造成真空下降,相反凝结水位过高充入凝汽器本体内也将影响凝结效果而恶化真空。
b.当机组电负荷较低,注意调整均压箱压力,必要时开启通往均压箱的新汽阀门,使其压力符合规范。
c.运行人员应按巡回检查制度对机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视各仪表指示正常,CRT画面监视参数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加强分析,及时处理,并报告班长和值长。
每小时应抄录表计一次。
d.司机应每半小时对机组重点检查一次,每一小时抄表一次。
e.付司机应每1小时对辅助设备全面检查一次。
f.所有值班的运行人员均应掌握好当班汽、水、电各系统的运行方式及设备开、停、检修、备用等情况。
g.保持设备清洁,按规定做好设备及场地的卫生工作。
h.当班发生的异常情况,无论是否处理,均应在值班日志中填写清楚,并向接班者做好口头交待。
4.2.2 大修a. 检查、修理主机及辅助系统全部设备;b. 拆汽机盖,清理叶轮、隔板和汽封;c. 检查更换汽封片,调整汽封和油封的间隙;d. 检查、修理轴承、轴瓦;e. 清理冷油器和滤油器,冷油器试压找漏;f. 清洗油箱及油箱滤网,更换润滑油;g. 检查、校验、调整所有仪表及信号装置,调整轴振、轴位移;h. 检查轴向位移及运行情况;i. 检修抽真空系统。
5 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5.1汽缸汽缸常见的故障有汽缸裂纹和汽缸水平接合面漏汽。
因此汽缸的检修工作主要就是裂纹焊补和漏汽的处理。
5.1.1汽缸裂纹与检修汽缸裂纹多产生于下列部位:a.各种变截面处,如调节汽门座、抽汽口与汽缸连接处,隔板套槽道洼窝处,汽缸壁厚突变处等;b.汽缸法兰结合面,多集中在调节级前的喷嘴室区段及螺孔周围;c.汽缸上的制造厂原补焊区。
5.1.2产生裂纹的原因不外乎:a.铸造工艺不当。
汽缸各处壁厚不同,凝固速度不同,产生的应力也不同,这个铸造应力可把汽缸拉裂(形成表面裂纹或隐形裂纹);同时铸造缺陷,如夹渣、气孔等亦可造成裂纹。
b.补焊工艺不当。
补焊工艺不当或焊条使用不当及补焊中的缺陷,如未焊遗、夹蜜、气孔等也易造成裂纹。
c.汽缸时效处理不当。
不能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
d.运行操作不当。
运行中起动、停机、负荷变化过建,参敷波动过大等,会使汽缸各部分产生过大温差应力,此温差应力容磊引起裂纹;运行时机组振动过大亦可导致汽缸裂纹。
5.1.3当发现了裂纹后,必须正确地判断裂纹的长度,并找到裂纹的起点和终点。
通常所使用的检查方法有:a.浸煤油试验:首先对裂纹周围的金属表面进行严格的清洗直到表面出现金属光泽,然后在其上潦以煤油。
由于煤油具有较强的渗遗能力,能渗到裂纹缝隙内。
大约经过十多分钟,便可将表面附油擦净,再敷上一层用酒精搅拌好的白垩。
稍等片荆,酒精挥发了以后,裂纹中存留的煤油就会渗出来,将涂于表面的白垩浸惺而清楚地显示出裂纹的形状。
如果在煤油中予先稍加些黑铅粉,则裂纹将显现得更清晰。
b.腐蚀试验:将含20%—30%硝酸的酒精溶液或含水50%的稀醋酸涂于金属表面,经过酸的浸蚀,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即可发现裂纹形状及其起终点。
裂纹的形状和长度确定后,便可进行处理。
首先在裂纹的两墙点处,用l0-30mm的钻头进行钻孔,以防裂纹的继续延伸。
也可于孔内放置细铜条,经捻砸后使其密封,或者对钻孔进行攻丝,拧入螺丝。
也可以对裂纹进行补焊,其方法是先用直径为8—12mm 钻头于裂纹端部钻孔,孔的深度应比裂纹深度还深3-5mm,再沿裂缝将其加工成斜槽型,槽底宽为2.5—3mm。
槽的侧壁为10-20度的斜坡,半径R在5mm左右,形状比较复杂的裂纹加工成斜槽时,其底部可适当加宽,但是斜槽的尺寸应当尽量减小,坡口形状要规整,转角处要尽量圆滑,坡口面应光滑平整,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小焊接后应力集中。
焊接前应在槽的两旁宽约400-500mm范围内用玻璃丝布或石棉布进行保温。
然后以工频感应法将其加热,其温升速度不得过快,要求在200℃以下时低于3-4℃/min,温度高于200℃以后则不得超过1.5℃/min。
将缸体一直加热到290℃±10℃,对于铸铁汽缸可加热到600-700℃。
然后选择与汽缸材料相同或机械性能相似的材料作为焊条进行焊补。
裂缝超过300mm长时,应当采用分段焊接,每一段长度以一根焊条所能焊接的长度为准。
对于较宽、较探的槽,则宜采用多次敷焊,每次焊接后都需在清除焊渣后,用风铲对焊层进行锤击,锤击应当依次按顺序逐点进行、避免重覆或跳越。
锤击完后还应对焊道进行跟踪回火,回火温度为900—1000℃,回火时间为焊接时间的2.0-3.5倍。
焊接结束后还应进行退火,一般可采用两次跟踪回火来进行。
第一次跟踪回火与上述方法相同,第二次跟踪回火的温度应控制在700℃左右,不得超过770℃,这时金属表面呈暗红色。
回火加热时,应当注意火焰接触金属表面的面积不要太大,以防局部产生塑性变形。
最后再将焊缝加热至300℃,并保持4h以进行脱碳处理,然后以0.5—1.0℃/min的速度降温,当补焊区温度降至室温时,便可进行焊缝的宏观检查。
另一种焊补裂纹的方法是冷焊,先将焊口处局部加热至200℃-250℃,然后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沿坡口表面敷焊一层金属,再用乙炔火焰将焊口加热至250℃-300℃,恒温30min左右,再以石棉绒盖好,使其缓缓冷却,冷至室温后再清理敷焊层,用砂轮将其磨平。
然后用不锈钢焊条再进行焊接。
每个焊道焊完后需冷却至40—50℃时才允许继续焊接。
每条焊道也不允许过长,以防发生裂纹。
5.2汽缸水平接合面检修汽缸接台面发生漏汽的原因不外乎是涂料质量不良,涂料层太厚,螺栓紧度不够或紧力不均匀,螺桂材质发生膨胀,水平接合面因启动或停机过快而发生变形等。
显然汽缸接台面变形而导致的漏汽,是不容易处理的。
这时可将转子和隔板都取出后再扣上大盖,拧紧6-8个螺桂后再用塞尺测量水平接合面内外两侧的间隙,从而确定变形的位置和变形的程度。
如果变形不严重,可用刮刀予以修刮;如果变形较大时可选择与汽缸材料相同的焊料作为焊条,沿接合面的凹处敷捍上一层金属,然后再进行修刮和研唐。
其它因素导致的接合面滑汽,则可根据具体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时才允许继续焊接。
每条焊道也不允许过长,以防发生裂纹。
5.3 转子的检修汽轮机转子在运行中由于某种原因而损坏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例如因种种因素使转辅发生永久性弯曲;叶片因频串特性不合格或制造、装配不良而损坏;低压段长期处于湿蒸汽状态下运行,末几级叶片发生严重的水冲蚀现象等等。
最后几级叶片的水冲蚀问题,不少机组都严重地存在着。
5.3.1组检修必须在冷态情况下进行。
转子起吊前,应将转子前后轴瓦盖拆除,并宏观检查叶轮有无损坏,叶轮口环及各部密封有无损伤,各级叶轮进、出口端面与相应隔板有无擦伤,有无气流冲刷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