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美现代建筑-50页文档资料

欧美现代建筑-50页文档资料


一、革新派建筑师在战后初期对新建筑形式的探索
(一)表现派
(二)未来派
(三)风格派
二、20年代欧洲现代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
(一)设计思想的共同点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论观点
CIAM
(四)构成派 (三)国际现
一、“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 二、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三、粗野主义倾向
•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 (一)启蒙主义的“理性”与唯理主义的“理性”不同 • 启蒙主义建筑理论的核心——批判的理论,认为合乎理性的社会是
“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社会,宣传唯物主义和科学。 • (二)代表作品 • 1.波尔多剧院,标志着马蹄形多层包厢式观众厅的成熟。 • 2.巴黎万神庙,又叫圣什内维埃夫教堂,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的纪念碑。 • (二)帕拉第奥主义 • 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的庄园府邸中流行的建筑风格,追求豪华、雄
伟、盛气凌人风格与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的大型 公建,忽视使用功能,缺乏创造性和现实感。因为其是深受意大利文 艺复兴建筑师帕拉第奥的影响,所以称做“帕拉第奥主义”。 • 代表建筑有:坎德莱斯顿府邸
• 2.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爱菲尔铁塔、机械馆,创造了 当时世界最高(328m)和最大跨度(115m)的新纪录。
巴黎歌剧院
巴黎圣心教堂,拜占 廷和罗马风混合
•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 程师成为新建筑思潮的促进者。
• 1.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 建筑形式新纪元。设计人为帕克斯顿。八个月完成74400平 方米建筑面积的展览建筑。
• 水晶宫 1851年,由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在伦敦建造。它使 用了新材料组合:铁、玻璃和木材;新的建造方式:模数制 与整体装配;它的缺点是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 特性;它的意义是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 元。
(四)帝国风格——拿破仑帝国的纪念性建筑物上形成的风格,如马德兰教堂(军功庙)、雄师凯旋门。
三、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
(一)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 政治上的需要。
(二)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思潮的促进者。
最大的建筑物,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者。 • (三)以列度、部雷为代表的激进建筑师,力求标新立异,表现了昂
奋、狂热的激情和昂扬的英雄主义。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体现资产阶级高亢激昂的斗争热情和英雄主
义的建筑风格。 • 代表作品:部雷和他设计的牛顿纪念堂、伟人像陈列馆;列杜的农村
公安村宿舍、盐城规划。 • (四)帝国风格——拿破仑帝国的纪念性建筑物上形成的风格,如马
(三)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剧增,城市环境和面貌遭到了破坏,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
2、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建筑
一、工艺美术运动
二、新艺术运动 三、维也纳学派
六、德意志制造联盟 七、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四、北欧对新建筑的探索
五、美国芝加哥学派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
五、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九、解构主义建筑
六、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 七、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四、典雅主义倾向 八、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1、 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
•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 底性,缺乏创造新文化的自觉性,把法国宫廷倡导的古典 主义文化当作榜样。
• (一)古典主义代表——王室建筑师克里斯道弗·仑 • 1、伦敦的重建。 • 2、设计修建了一批伦敦的教区小教堂,其钟塔构图很成功。 • 3、圣保罗大教堂,体现唯理主义理论原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欧美现代建筑
1、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
(一)古典主义代表 (二)帕拉第奥主义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一)启蒙主义的“理性”与唯理主义的“理性”不同
(二)代表作品
雷为代表的激进建筑师,力求标新立异,表现了昂奋、狂热的激情和昂扬的英雄主义。
(三)以列度、部
英国国会大厦
• 3.折衷主义: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 创作思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 义的局限性,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 风格,自由组合各种样式。并没有固定的 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 的美。也称为集仿主义。
• 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它的立面是晚期 巴洛克风格,并加上了洛可可的装饰。
德兰教堂(军功庙)、雄师凯旋门。 • 帝国风格是指法国拿破仑帝国的代表建筑风格。它追求外观上的雄伟、
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或洛可可的装饰手法;建筑大多是罗马帝 国建筑样式的翻版;它的作用是颂扬对外战争的胜利。 • 代表作品:军功庙和雄师凯旋门、演兵场凯旋门等。
• 三、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 建筑
• (一)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建筑创作 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 需要。
• 1.古典复兴: • 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 的古典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 法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雄师凯旋门。 • 英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馆、爱丁堡中学。 • 德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 • 美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亚洲议会 大厦。
巴黎的万神庙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 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 上半叶,在欧洲文学领域 的一种主要思潮。体现在 建筑上,主要是在英国, 它要求发扬个性、提倡天 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 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 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的工 艺品,以及用它来和古典 主义抗衡。最早出现在18 世纪下半叶的英因,其表 现分为两个阶段: 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 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调, 如封蒂尔修道院府邸,布 来顿的皇家别墅。 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 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 如英国国会大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