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管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精品管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概念1、定义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就是管理245)、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管理者;管理管理者的管理者(团队意识);管理工作或工作的管理者。

二、管理的性质1、组织劳动(自然属性)2、监督和指挥劳动(社会属性)3、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管理过程中总结出的规律性方法的属性。

三、管理学的特点和内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特点: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12323第二节一、1、早期管理方法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2、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3、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19世纪至今)二、早期管理活动实践1、四大文明古国的管理实践2、中世纪的管理实践三、管理思想的萌芽1、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2、有关具体管理技术方法方面四、管理学的产生(管理活动为基础,并在近代的科学管理理论和过程,组织理论的研究上产生)。

1、23五、管理学的初步发展1、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2、管理科学理论伯法(美国)一系列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理论,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有决策和规划的科学。

它是与行为科学平行发展的,是古典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及其发展一、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社会合作系统学派2、3、4、5、6、7、统。

李维特8、数学学派二、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1、系统管理理论2、权变管理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1)、对人的看法上(经济——社会——复杂)(2)、管理范围和组织要素(3)、管理犯法和手段(4)、管理的目的12131第二章一、1、和条件因素的总和。

环境不仅包括组织外部环境,还包括组织内部环境。

2、分类。

1)、组织外部环境(一般环境;任务环境)一般环境因素是指可能对这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清楚的各种因素。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

任务环境是指对某一具体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外部环境。

2)、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业绩的内部条件因素的总和。

组织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3、二、1、2、12、组织文化的特征客观性;差异性;民族性3、组织文化的类型1)、硬汉式(高风险,快反馈的组织)缺乏恒心,短视,人事变动大;2)、“拼命干、尽情玩”式组织文化(低风险、快反馈的组织)对人要求投入、执着。

3)、攻坚式组织文化(高风险、慢反馈)沉着、慎重、深思熟虑。

4)、过程式(低风险,慢反馈)4、组织文化的培养123123第三章一、1狭义: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管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2、计划工作的性质1)、目的性;2)、首要行;3)、普遍性;4)、效率性;5)、创造性3、计划种类1)、按计划的形式分类宗旨:组织的目的或使命,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目标:规定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战略:组织为了实现组织长远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向,资源分配的纲领性文件;政策:公司或企业组织在决策的时候用来指导沟通行为和思想的明文规定;23二、1、会和威胁。

2)、确定目标3)、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4)、拟定计划方案5)、对方案进行评价6)、挑选可行方案2、计划工作的方法1)、运筹学方法研究在物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如何统筹兼顾整个活动所有环节之间的关系,为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便能够234531)2)341、目标1)、含义和性质目标是根据组织宗旨所提出的组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状态。

1)、层次性:a,环境层目标:社会加于组织的目标。

b,组织层目标:组织自己追求的目标。

c,个人层目标:组织成员追求的目标。

2)、多样性3)、网络化4)、时间性2)、分类和作用2、B、强调自我控制C、下放权力;D、注重成果。

3)、过程A、建立目标体系;B、明确责任;C、组织实施;D、检查评价。

4)、缺陷A、偏于操作而忽视原理研究;BCDE11形势的复杂多变;4)、竞争压力;5)、组织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

2、战略管理层次1)、制定公司层总体战略规划公司的性质、目标、方法、行动等。

2)、事业层管理怎么做,做什么,内容。

3)、职能层战略管理支持事业层的本部门发展计划。

3、战略管理过程1)、战略规划211握来推断未来。

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减少风险。

预测既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预测是提高管理遇见性的重要手段。

预测有助于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向前看。

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组织的成败。

2)、预测的程序A、确定预测目标,制定预测方案(编制预测预算,安排工作日程)B、收集分析资料(开展相关调查,收集数据)C、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DE21决策是指为解决组织问题,实现目标运用科学理和方法,拟出2个以上可行方案,从中选择或综合出一个优化方案进行实施活动的过程。

类型:A、按重要程度: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B、决策主体的管理层次:高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C、决策重复性: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

D、按决策条件的确定性程度:确定性决策和非确定性决策。

2)、决策原则和程序原则:系统性;信息真实性;择优原则;民主性原则。

程序: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提出备选方案;评价选定方案;执行决策方案。

3)、决策方法AB第四章一、1、2、组织的形式1)、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是否程序化)2)、试题组织与虚拟组织3)、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组织的运行状况)二、组织结构设计的一搬原则1、部门化原则把组织内部各活动进行分类,并以此建立专业化的亚单位的行为提高效率。

依据:职能;产品;地区;服务对象。

2、等级化原则最高层到最底层的排雷建立一个明确而连续的指挥链系统为了信息的传递和权3、4、5、6、7、三、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业务流程设计主导性业务、辅助性业务,监督性业务2、按优化了的业务流程设计岗位3、明确岗位的职责(定型化,定时化,定量化)4、给各个岗位配备人员5、画出组织结构示意图(组织结构设计)四、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第五章领导职能一、1、其2、3联络和激励原理。

要求:实质要求处理人际关系。

(通过三个方面达到一个目的)1)、不断鼓舞下属的士气;2)、把握下属工作的目的,要了解人们变化着的期望;3)注意社会环境对组织成员的影响;4)、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方法:畅通组织内外沟通联络渠道;运用恰当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不断改进完善领导艺术和作风;达到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氛围的目的。

二、沟通1、概念233)、412是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信息传递,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多以口头方式,得益于非正式组织。

优点:不拘于形式,直接明了,沟通速度快,可以了解到正式沟通渠道难以提供的内幕消息。

缺点:难以控制,会导致小集团,小圈子的产生,影响凝聚力和稳定。

处理:保证正式沟通渠道的健全,畅通,对当局的信任和好感。

3)、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方法:发布指示;回忆记录;个别交谈。

4)、沟通障碍的处理问题三、1、2、3、激励的方法和要求方式:思想工作(关心激励);奖励激励(认同激励);参与激励(公平激励);领导激励(惩罚激励)原则:物质和精神相结合;按劳分配;因人而异的激励。

第六章控制理论一、控制职能概述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调节的管理活动。

管理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控制器、信息反馈机构组成。

控制职能在管理当中的地位:1)、控制职能是管理基本职能之一,在管理职能体系11AB2ABC21)、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适应性比较强,信息反馈有回路;开环控制系统适应性较差,效率较高。

2)、按阶段分为预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

预先控制是对控制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或矫正的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同步控制是在受控系统运行中,发现偏差,及时解决的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是指受控系统偶那个停止运行之后,对最终结果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和分析,以指导未来的工作。

三、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控制应具有整体性,要讲究客观性,保证实时性,考虑灵活性,注意经济性。

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