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端午节心得作文

小学生端午节心得作文

小学生端午节心得作文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农历初五——端午。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是端午,我们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
里一定非常热闹!”爸爸妈妈说:“好啊!”……朱家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那里的房
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夜晚的朱家角真热闹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简直连气也喘不过来非常拥挤,街上
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老奶奶们坐在自己的商铺边包着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种口味:
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豆沙粽……老奶奶的左边放着一叠绿油油的粽叶右边放着一盆肉
老奶奶拿起一片大粽叶熟练的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进了用酱油半成的糯米,然
后放进了几条肉,最后快速地包了起来,系上了绳子。

我们买了三个粽子,我一边走,一
边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粽叶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腻……真是太美味了!
我抬头往天上一看,还有五彩缤纷的火焰,红的赛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

天上还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着,就像一双双小眼睛在一眨一眨,还有那发着光的月亮,犹如一张夜景画……
端午的夜晚真美啊!

今年的端午节是我在海南过的第三个端午节,以前的端午节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们
只是窝在宿舍里,也没有什么活动,但是今年的端午节国的很不一样。

今年,我们两个班
的同学在文珍老师、刘文霞老师还有吴超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三亚市四马村一家黎族人家,过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端午节。

我们租了三辆车,从学校7点半出发,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来到了四马村。

这一家
黎族人非常好客,因为我们的人特别多,所以,那一家人也请了很多人来帮忙。

我们今天
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怎么样包粽子,我们大家在家里基本上都没有包过粽子,所以大家都不
怎么会,只有几个海南的同学会包,我就觉得特别羡慕和佩服。

文珍老师也教我们怎么样包粽子,我们一共包了两种粽子,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弦的。

甜粽里面包了蜜枣、花生和葡萄干,而咸粽里加了猪肉,这可能是因为南北的文化差异,
南方人喜欢吃咸粽,尤其是海南人,而我们北方人大多喜欢吃甜粽。

一开始学习包的时候,包了半天也没有把它包上,不是米放太多,就是粽叶被折坏了,然后后来都弄好了之后,
就是绑绳子的时候怎么绑不出四个角,一开始就是特别灰心,不过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
我总算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粽子,虽然样子不是特别好看,可是,还是觉得心里很高兴。

后来我一共成功包了四个粽子。

大家都包完了之后,我们就开始煮了,大家烧火、煮粽子,
洗菜、切菜忙的不亦乐乎,我们大家一直忙到了中午1点多,然后才开始吃饭。

感觉这么
多人在一起吃饭,尤其是和这么的同学在一起,感觉真的很好,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
的机会,人这么全的在一起吃饭,所以这是一段很是珍惜的时光。

中国古代的节日,现在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现在的端午节,赛龙舟都很少看到了,
所以,我们今天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的有意义,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学习
了怎么样包粽子,然后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个很难忘的日子。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而在我的家乡,最高
兴的就是自己包粽子了。

一个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而人们已经开
始包粽子了。

大人们把些粽叶先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红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间再放
一块甘香可口的猪肉,表面再铺多一层糯米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关键的
一步,那就是包扎这些可爱的金字塔壮的粽子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的时候,粽子
就会散掉,那就不好吃了,大人们拿出一条草绳,紧紧地捆绑着裹蒸粽,在最后,也要再
紧紧地打上一个死结。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先往锅里倒水,然后粽子放进去开始煮。

过了一会,粽子蒸好了,一拉开大铁锅的盖,那种香味真是无法言语,从村头飘到村尾,整条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美味是外面买来
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我喜欢端午节,喜欢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

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

原来这是为
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
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

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

当地的老百姓知
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

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
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

那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在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
人们就在门口挂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

在孩子身上
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

喝雄黄酒也是为了不让蛇来咬,就有这
个习俗了。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

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

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我一口咬下去,啊,粽
子真好吃!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欢粽子呀!

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早上去菜场买了一些棕叶、糯米。

回到家里妈妈把一个盆子里
装了水,把棕叶放在里面,我很纳闷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把棕叶泡在水里?”妈妈
说“棕叶泡在水里才不会发干变硬,这样我们才好包呀!”噢,原来如此。

妈妈洗好米,
也将米泡在水里,我连忙对妈妈说“妈妈,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叶一样的道理吧!”妈
妈点点头说“是的。


终于开始包棕子了,只见妈妈将两片棕叶重叠在一起,将大的一头圈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漏斗包裹起来,最后将绳子横在三个角中间,绑好
两个角,这样一个棕子就诞生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可是我的棕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妈妈告诉我在卷成漏斗形状时要注意不能有缝,那样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进去的时候
也要按紧了这样煮出来的米才结实。

我小心翼翼的包着,终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将我包的
棕子用绳子系好,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要留作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棕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

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一阵一阵的粽香。

现在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
多了,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有肉馅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着香喷
喷的粽子,一边谈开了。

妈妈问:“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我和爸爸抢着回答:“是
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又问。

我摇了摇头。

爸爸就此
给我讲了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创战国时期楚国的
三闾大夫,他提倡团结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秦国。

可楚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将屈原从楚
国放逐了。

后来,楚国陷入了困境。

屈原整天都非常忧愁。

不久,这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就
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没有找到。

人们害怕江里的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便用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喂鱼。

从此,人们为了纪
念屈原,便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定为端午节。

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赛龙舟。

”听了屈原的故事后,我格外感动。

屈原这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要多吃上几个粽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

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

人们
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

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
喜欢家里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
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

接下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
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

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