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定义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绝大多数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碳、硫、磷等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原子的定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例如,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
对原子的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②原了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原子的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⑤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原子可用元索符号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1个氧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古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理论,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
他的理论主
要有以下四点: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组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主要表现为质量的不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
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分子和原子怎么区分
分子和原子都是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特点是“小、空、动”。
分子和原子可以从表观上和本质上来区分。
分子和原子怎么区分
从表观上来看,举例子来说明:二氧化碳(CO2)是分子构成的,CO2能表示一个分子;同样,能表示分子的符号还有:CO、O2、HCl、H2O、H2O2……
金刚石(C)是由原子构成的,C能表示一个原子;同样,能表示原子的符号还有:Cu、H、Cl、O、He……比对发现,很多情况下,在表观上判断是原子还是分子,可以通过“是否只是单一的元素符号”的形式来粗略判断。
从本质上来区分,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而分子的种类改变。
在宏观上,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产生,在微观上,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分子原子的联系:尽管原子、分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水分子就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就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的共同点
分子和原子都是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
特点就是“小、空、动”,即:
分子原子质量、体积很小;
分子原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原子在不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