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注浆作业指导书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
地表注浆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江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零零六年七月
一、编制依据
1.1《武汉长江隧道工程设计文件》
1.2《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二、编制目的
保证地表注浆施工操作在受控状态下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
三、适用范围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地基加固,房屋加固,小管棚注浆等项目。
四、部门职责
4.1工程部
4.1.1提供材料计划,原材料的检验;
4.1.2提供施工参数;
4.1.3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4.1.4总结施工经验。
4.2设物部
4.2.1按照施工方案配置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机械和材料;
4.2.2对现场施工的机械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
4.3施工现场
4.3.1负责按照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对现场现有资源进行调配,合理组织施工,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3.2填写施工记录
4.4办公室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按照施工方案配置施工人员。
五、作业概述
注浆法是利用液压、气压或水压,通过注浆管把某些能固化地基土的浆液均匀注入地基土的裂缝或孔隙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将土颗粒中的水分和空气排除后占据其位置,经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强和化学稳定良好的“结石体”。
六、作业分类
6.1渗透注浆
渗透注浆是浆液在很小的压力下, 渗入土体的,并与土粒骨架产生固化反应
在地层结构不被破坏的条件下渗入地层,因而浆材的颗粒尺寸必须至少小于土的孔
隙尺寸,才能实现渗入性注浆。
渗透注浆适用于渗透系数κ>10-4 cm/s的沙性土.
6.2劈裂注浆
劈裂注浆是在较大注浆压力下,引起岩石或土体结构的破坏和扰动,使地层中原有的孔隙或裂隙扩张,或形成新的裂缝或孔隙,从而使低透水性地层的可灌性和浆液扩散距离增大,当土的渗透系数κ<10-4 cm/s,就得用劈裂注浆。
在劈裂注
浆中,注浆管出口的浆液对周围地层施加了附加压应力,使土体发生剪切裂缝,而浆液则沿裂缝面劈裂。
当周围土体是非均匀质体时,浆液首先劈入强度最低的部分土体;当浆液的劈裂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劈入另一部分强度较高的部分土体,这样劈入土体中的浆液便形成了加固土体的网络或骨架。
6.3压密注浆
压密注浆是指通过钻孔在土中灌入极浓的浆液,在注浆点使土体压密,在注浆管端附近形成“浆泡”。
当“浆泡”的直径较小时,注浆压力基本上沿钻孔的径向扩
展。
随着土体的压密和浆液的挤入,浆泡尺寸逐渐增大,便产生较大的辐射状上抬力而使地面抬起,当合理地使用注浆压力并造成适宜的上抬力时,能使下沉的建筑物回升到相当精确的范围。
这种方法常用于中砂地基,粘土地基中若有适宜的排水
条件也可采用。
若因排水不畅而可能在土体中引起高孔隙水压力时,就必须采用很低的注浆速率。
七、施工方法
7.1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注浆工艺流程图
7.2测量放样
测量组根据设计图的孔位,现场放样出注浆的孔位置,同时测量出地面标高。
7.3注浆管的加工与安装
○1注浆管构造如图2所示:
图2 注浆管构造图
○2注浆管在软土地层中可采用高压泥浆射水成孔,然后插入注浆管。
如果深度较深,可采用钻孔。
7.4封口作业
○1注浆管安装后选用C15细石混凝土并掺加适量速凝剂进行封口作业。
○2混凝土中放钢筋与注浆管焊接牢固,以防止漏浆及注浆管上浮。
7.5注浆
7.5.1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注浆初压力0.2~0.3MPa,注浆终压力0.5MPa。
7.5.2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
○1注浆材料采用32.5级普硅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玻璃浓度为30~
40Be'。
○2浆液配制
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比为:
水灰比W:MC=(0.6~0.8):1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体积比为MC:S=0.8~1:1 。
试验室提供每盘浆水泥及水玻璃用量,并经试验决定是否加入缓凝剂木质硫酸钙。
2)现场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设计进行浆液配制
①按搅拌机的容积和注浆材料的配比参数计算出配制一桶浆液所需要的水泥和水的用量;
②先在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强力搅拌均匀,待用;
③在浓水玻璃中加入水,稀释至设计浓度,搅拌均匀后待用。
7.5.3芯管下放
○1成孔后将TSS管顶入孔中,在顶进管时应在管壁上缠绵纱,注浆孔段自行车用橡胶内胎包裹,以免回浆堵孔。
○2顶完后用双液浆胶泥将孔口封牢,管尾端外露长度以10~15cm为宜。
7.5.4注浆
单孔注浆采用后退式和前进式,注浆步距50~100cm,注浆速度10~
20L/min,各试注浆一根,每孔采用多次注浆,注浆间隔时间24h,在取得注浆经验后再按正常顺序施工。
每孔首次注浆完毕后立即用清水冲洗注浆管,确保再次注浆时管道畅通。
7.7.3注浆参数的调整方法
设计注浆参数:注浆压力0.6Mpa,每步距注浆量Q=160l,浆液胶凝时间:40″~80″,通过注浆压力控制每步距注浆效果。
注浆过程中,若出现每步距注浆量能满足设计,而注浆压力太低,可采用间歇注浆和减小浆液胶凝时间,同时增加浆量为设计量的两倍,以保证注浆效果。
注浆过程中,若出现注浆压力能满足设计,而注浆量不能满足设计时,可在此步距上、下两段各增加1倍的注浆量,以保证此段注浆效果。
在后序孔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满足设计,而注浆量不能满足设计,可使用凝结时间至80″~120″双液浆。
八、施工组织
8.1人力组织
人力组织如表2所示。
劳动力组织表表2
8.2机械设备
注浆施工所需主要机械设备如表3所示。
主要机械设备表表3
8.3材料
注浆所需材料如表4所示
工程材料表表4
九、质量保证措施
9.1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工作的人员掌握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程序和方法。
9.2正确标出孔位,严格控制钻孔角度,以保证钻孔的精确度。
9.3正确掌握注浆压力和流量,不得任意改变。
9.4发现漏浆或窜浆,可采取封堵、间歇注浆等措施,保证浆液按规定的范围扩散,以保证注浆质量。
9.5采用合理的注浆顺序进行注浆作业,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保证加固区的质量。
9.6认真做好注浆记录,正确记录压力、流量,防止漏注,为正确分析注浆效果准备资料。
9.7坚持注浆效果检查制度,采用分析法,钻检查孔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确保注浆效果的可靠性。
9.8坚持注浆结束标准,在任何情况下,未达到注浆结束标准,均必须钻孔补注。
十、安全注意事项
10.1进行安全岗前培训。
工人上岗前,结合钻孔、注浆施工特点,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让工人树立起安全施工的意识观念。
10.2施工机械专人负责,严禁非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作业,电力、电线由电工专人负责,严禁非电人员进行操作。
10.3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擅自更改安全操作程序。
10.4施工作业中,戴好个人防护用具,特别是在注浆作业中,以防止化学材料腐蚀。
10.5埋设地表沉降监测点,防止注浆造成地表隆起危及建筑物安全。
注浆施工记录表
记录: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