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之浅析
1. 水质评级方法简述
水质评价就是根据水的用途,按照统一的水质标准(或准则),对水体进行水质定量和定性的评定,科学地说明该水体的质量等级的工作。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水质评价方法主要分为水质标准法和水质指数法两大类,此外还有生物和卫生学等方法。
前者是按照预定的水质标准将水体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再评定水体水质,即水质符合哪一级的水质标准即为哪一级的水体。
此法优点是评价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直观。
缺点是当所考虑的要评价的水质参数并不完全符合同一等级的水质标准时,评价成果难免有时出现不符合水体客观实际的质量等级;后者是综合若干个水质参数进行模式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以指数值的大小对水体所受的污染程度或原来质量状况进行分级,而后再评价水体水质。
此法的优点是能从整体影响上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还可以用来互相评比不同的水体质量,综合性和可比性强。
缺点是确定和选用数学模式难。
其中,往往有时所选择的参数未能反映水体水质的全貌,有时对污染物或水体中重要指标的权值评分计算时又存在着较大主观误差等。
水体作为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尤其是最珍贵的价值─为人类所饮用。
因此,寻找一种较客观真实地反映饮用
水源质量的评价方法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2. 我省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法
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统一的需要,便于社会公众参与了解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由水利部水环境监测中心研制了一种采用水质指数法来描述和比较水资源质量用途的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方法,现介绍如下:
2.1 评价标准
水质指数评价法,其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主要依据是该水源地以供水质量为主要用途及其污染程度划分而确定的。
评价标准紧紧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为基础,并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为依据,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统一进行综合调查,编制了比较符合供水水源地的现实需要和客观实际的综合评价标准和水质分级指数。
其水质标准和分级指数见表1。
2.2 评价项目
为综合反映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将评价项目分为三类:⑴第一类为水源地易污染项目;⑵第二类为饮用水一般化学指标;⑶第三类为饮用水中毒性项目。
2.3 评价方法
评价时首先按上述三个项目分类,先计算各类中单项份指数值I L,并确定其相应分级指数;然后再作综合评价,
综评时,从三大类中选取分级指数值为最高者,作为最终该水源地的评价结果。
用WQI=(I L)m a x公式表示。
注:1.总大肠菌群的评价以GB3838-88标准为基础,将Ⅲ类值增加为5级值;2. 氮氮、总汞和总硬度执行SL63-94标准;3.总硬度不进行评价。
2.4 评价步骤
评价过程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2.4.1 计算单项指数I i
I i=((C i-C i o k)/(C i o k+1-C i o k))×20+ I i o k
式中:C i为i项评价项目的实测浓度;C i o k为i项评价项目的K级标准浓度;C i o k+1为i项评价项目的K+1级标准浓度;I i o k为i项评价项目的K级指数值。
2.4.2 计算分类指数I L
在单项指数计算和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分类指数I L,确定出各类项目中的分类评价结果,各分类指数和确定方法及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⑴对第一类项目(I i)(饮用水标准中的地表水污染项目和水厂较易净化的项目),取各项单项指数和的均值,即:
I L= n
1Ii
n
1(n=1,2,3,4)
⑵第二类、第三类项目(IⅡ、Ⅲ)(一般化学指标、毒性项目),分别取单项指数最高者为各类的分类指数,即:
IⅡ= (IⅡ)m a x;IⅢ=(IⅢ)m a x
2.4.3 确定评价结果的水质指数值
在各类项目组的分类指数确定的基础上,取上述三类指数中的最高者,即: WQI=(I L)m a x
2.5 评价结果
⑴评价等级表(见表2)
表 2 水质评价等级表
⑵评价等级。
把水质评价最终的指数值对照评价等级表,得出水质评价等级,即为评价结果。
2.6水质通报
根据上述的水质评价,可以简单的用书面形式编写水源地水质通报。
通报内容有:⑴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⑵监测项目;⑶水质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⑷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成果表(包括:水源地名称、水质指数值、评价级别、水质状况、超标项目)。
通报中,凡是评价级别为4级以上的,均属于受污染的水源地。
每月定期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山东省主要城市重点水源地水质通报》,为领导决策和公众监督提供了一个平台。
3. 本法在使用中的体会
我省自2003年1月份开展主要城市重点供水水源地水质调查监测以来,经过几年的水质评价实践,我们认为,此评价方法优点突出,评价项目分类科学,评级等级划分合理,评价分值分配适宜,获得了水质评价专业人员的认
可。
3.1 优点
⑴本评价方法的科学理论依据考虑较充分和全面。
评价项目设计按三类进行进行分步评价,然后再综合各类指数值成果进行总评价,方法设计科学合理。
⑵本评价方法的计算成果准确性较好。
由于评价中既考了水中的毒性项目,又注意了供水水源地极易污染的现实,使他们在整个水质构成整体上权值分配趋于合理,并用百分值和五个分级等值分布的评分法来表示评价结果,评价成果更趋于准确,评价结论更符合饮用水源的实际情况。
⑶本评价方法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便于评价技术的规范化。
由于水级和分值分类简单、通用、易看懂、易掌握,便于统一向社会和公众出示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及污染程度。
⑷本评价方法的评价结论成果可比性强,便于统一管理和保护饮用水资源,便于统一制定城市供水水源水质保护的技术政策。
3.2 缺点
本方法虽然有点明显,但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⑴硫酸盐、氯化物的不同分级的水质标准值应修订为不同值为好。
⑵污染评价项目可以适当增加。
如油类项目可以考虑列入其中。
⑶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和评价技术有待通过技术鉴定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