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PPT课件

二、防止过度超滤: 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避免超滤过快过量, 根据病情调节血流量、超滤率。 透析期间体重严格控制在<1kg/d , 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应控制在干体重的 4%~5%。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定期调整干体重。
IDH的预防
三、合理使用降压药: 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超滤脱水, 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此,有低 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当天,透前尽 量避免使用或少用降压药物,透析中 血压过高可根据医嘱给药,给药后密 切观察血压变化,一般患者透析后再用。
可调钠+低温透析
八、调整透析方案:
• 可调钠透析是指:透析液钠浓度从透析开始到透 析结束呈由高到低变化,根据溶质扩散原 理,透析液钠浓度高于血钠浓度时,钠由 透析液侧进入血液,血钠浓度逐渐上升; 低于血钠浓度时,血钠进入透析液,血钠 浓度逐渐恢复。
IDH的预防
八、调整透析方案: 对反复发生低血压或具有低血压倾向的 患者,可以考虑增加透析次数,缩短 每次透析时间,可调整超滤脱水,采 用先快后慢的方法即透析开始2h内的 脱水量占总脱水量的1/2~2/3,减少 透析后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IDH的预防
八、调整透析方案: 钠程式透析:首先使用高钠透析液,在透 析的最后1h使用低钠透析液,防止患 者口渴和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快。 高钠透析 低温透析
透析中进餐、透析患 者年龄和原发及伴发 疾病等
可以激活 补体,诱 发低血压
透析前服用大量 长效降压药
IDH的主要危害
近期危害: 产生临床不适症状: 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 血管通路闭塞 透析不充分 冠脉和脑缺血 心律失常
IDH的主要危害
长期危害: 超滤不足致容量负荷过重 左心室肥厚 透析间期高血压 相关患病率、死亡率增加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
内容
概念
分类 易发人群 临床症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生原因
紧急处理措施
预防
透析低血压的概念
平均动脉压= 舒张压+1/3脉 压差
透析低血压(IDH)是指平均动脉 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 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
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 症,其发生率约为20%~40%。
IDH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通知医生,将透析患者去枕平卧,头 低位,可将床尾抬高,出现呕吐时,头应 偏向一侧。 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同时给予 吸氧,测量血压。 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输液时 可阻断动脉血流,以加快输液速度。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
IDH紧急处理措施
必要时可用50%葡萄糖注射液,血清蛋白 或输血等,多数患者可缓解。 血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透析,同时 密切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情况增减 超滤量。 对心源性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的患者, 根据情况给予强心剂或升压药。
IDH的预防
四、加强饮食营养,减少营养不良发生: 注意血中白蛋白含量,尽量维持在40g/l以 上,口服开同纠正负氮平衡,口服必须 氨基酸15~20g/d,减少低蛋白血症 的发生。必要时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 白或氨基酸的方法来纠正低蛋白血症。
IDH的预防
五、控制机上进餐: 最好选择在透析开始的1~2h进餐,并限制 其摄入量,对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 叮嘱其尽量避免在透析中进食,可以 让患者在透析前后进食,特别是透析 前的一餐可以充足进食。因为充分超 滤后期进食必然使体循环有效血量进 一步减少而发生低血压。
IDH的预防
六、合理选择透析器: 宜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对年老体 弱的患者或体重较小的患者适当采用 小面积透析器。
IDH的预防
七、纠正贫血: 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纠正贫血。增强 体质和耐受力,适当运动,保持良好 乐观心态,必要的药物干预也很重要, 如米多君、生脉饮口服液对提升血压 有一定益处。
当超滤过多或超滤 速度过快。使超滤 率大于毛细血管再 充盈率时,会引起 有效血容量不足心 脏灌注及心输出量 下降而发生低血压
原因
自主神经功能 紊乱 透析膜相容 性差
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 透析液温度过高
血管感受器反 应低下,不能 及时调节血压
有效血容量减少
透析患者自身 因素
如严重贫 血、低蛋 白血症、 心功能不 全等
糖尿病
老年
自主神经病变
心包疾病
易发生IDH的 危险人群
透析间期体重 增加过多
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IDH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严重表现
打哈欠、乏力、 恶心、呕吐、 腹痛、便意感、 血压正常或稍有下降、 脉搏加快、头昏眼花、 出冷汗、后背发酸
呼吸困难、黑朦、 胸痛、腹痛、 四肢某部或多部肌肉抽筋 心绞痛发作、 一过性意识丧失、 心律失常、死亡
IDH紧急处理措施
如经上述处理仍无无改善,立即终止血液 透析。 患者下机后应平卧15~30分钟再起 床,起床动作应缓慢,不宜过快, 如继续头晕无力,血压无明显回升 者,可留院观察。
IDH的预防
一、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的监护 二、防止过度超滤 三、合理使用降压药
四、加强饮食营养
五、控制机上进餐 六、合理选择透析器 七、纠正贫血 八、调整透析方案
九、改变超滤模式
十、加强健康教育
IDH的预防
一、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的监护: 密切监测透析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一般病人每1h监测一次,重病人15~30min 测一次,出现低血压症状或 病人虽无明显症状,但较透析前收缩 压下降2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 90mmHg以下时应高度怀疑低血压。
IDH的预防
IDH的预防
八、调整透析方案:
• 过去的研究认为,采用高钠透析,提高血浆晶体 渗透压能改善血容量再充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 但高钠透析后患者血钠水平升高,可导致透 析间期口渴、多饮给下一次透析脱水造成 困难。 • 长期高钠透析可导致高血压发生或加重, 并对心功能造成影响。 • 近年来国际上开展可调钠透析+低温透析, 能维持透析中较高的血钠水平,又能避免 高钠透析的不良后果。

IDH分类 HD低血压
发作性低血压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IDH分类
发作性低血压: 患者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 程中收缩压下降30mmHg或平均动脉 压<100mmHg,发生率为30%~ 40%。
IDH分类
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在透析过 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 发生率为5%~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