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实践活动中放飞学生的思维

在实践活动中放飞学生的思维

在实践活动中放飞学生的思维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数学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

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的教学时间少、内容多,课堂上要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很少有时间给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弥补课堂教学上的局限性,应提倡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数学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自己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要想很好地达到这一课程标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但新课改的教学时间少,内容多,课堂上要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很少有时间给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为弥补课堂教学上的局限性,应提倡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实践表明:教学基础越好、教学质量越高的学校,一般说来,那里的数学课外活动开展得也好,反过来,生动而又丰富的数学课外活动又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项活动有助于形成教学相
长的局面。

一、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1.能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只有和学生生活贴近的,学生才有可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让学生觉得数学是贴近生活的,数学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2.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

而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只出现其最后的结果,而隐藏其本质的属性,这就会激发学生刨根问底地去探究问题的本质。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从而会帮助学生打破那种只看事物的外表现象而轻易下结论的思维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1.数学实践活动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实践性
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实践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动”,动口、动脑、动手。

2.数学实践活动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现探索性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数学活动应遵循多样化原则,体现趣味性
趣味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

在设计活动时,形式一定要多样,注重“新、奇、乐、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的策略
1.玩一个数学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数学游戏是学生进行活动的一种好形式。

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游戏的形式多样,简单易懂,准备方便,使学生能在数学乐园中尽情地玩耍,让数学知识变得新颖、有趣,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2.创作一幅数学图画
有些小朋友可能会觉得整天跟数字、符号和运算法则打交道,太没有意思。

其实,孩子喜欢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用图画润色数学,给数学穿上漂亮的外衣,学数学也能变得轻松有趣。

3.分享一篇数学小文章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课外阅读积累一些数学知识同样十分重要。

通过阅读有关的数学报刊和浏览一些数学网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接受知识的渠道很有必要。

作为一名教师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中,不但自己要从书刊网络
中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们也要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

4.写一篇数学小日记
数学小日记记录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个性理解,描述的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经历和生动有趣的故事。

学生能描述就说明他们理解了,学生自主介绍对数学和数学问题的理解、用数学知识的经历,说明数学知识已经渗入他们的思想,内化为一种能力。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写成数学小日记。

批改之后老师把写得较好的日记张贴出来,让全班的同学甚至让全校的同学共同分享。

5.制作一份数学手抄报
课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脑动手的机会,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手抄报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如学完一个单元之后,让几个学生合作把本单元要掌握的公式、概念、重点、难点、容易混淆的题目、数学谜语、数学小故事等以手抄报的形式,绘制成一张小报纸,并可通过小组编辑比赛,以提高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制作一个数学教具或学具
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鼓励和指导学生制作数学教具、学具等,也是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在学完《年月日》、闰年及平年的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个年历。

为了不让手工和美
术的东西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

教师可以把第一步“布局设计”放在课前进行,课后重点完成第二步“制作年历”。

看谁做得对,做得漂亮,可以把孩子们做的年历挂在教室中,让大家一同欣赏和交流评比。

通过这一探究性的学习,不仅巩固了学习的年月日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又如在学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之后,可让学生课后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模型,收集做好标准、漂亮的模型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学具。

总之,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知识理论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实践活动,提供从事实践的机会,活动的空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使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践,在“做”中学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邱丽.小学数学课外活动之实践探索.
[2]何惧.小学数学实践活动题的设计.
[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