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得到培养。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1 3○
1
5
1
8
○
1
7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先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2
4
、
3
4
、
3
10
、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2
4
、
3
4
、
3
10
、
7
10
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4)课件出示教材92页“做一做”1题,指名回答。
4.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卡,组内交流比较方法。
(2)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方法一看图比较。
因为长方形大小一样,分的份数一样,每份大小一样,所以只要看哪个图形涂色的部分大,那个图形对应的分数就大。
方法二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母一样,分子不一样,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3)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6
6
和
5
6
的大小,全班交流。
(4)尝试比较3
7
和
5
7
的大小,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
(5)通过上面分数的比较,你发现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了吗?
(6)共同总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涂一涂、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来认识几分之几和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让学生获得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培养他们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巩固练习
1.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一张纸的3 4。
2.完成教材94页4题。
3.完成教材95页6题。
4.写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说一说它们的含义。
设计意图:充分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把握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
先让学生写几分之几的分数,回顾它们的含义,再通过操作写出自己所要表示的分数,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最后通过合作交流,拓展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95页6、7、8题。
板书设计
几分之几
例4 2
4
3
4
例5
像2
4
、
3
4
、
3
10
、
7
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