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方案设计手册1建筑师方案设计手册前言为了提高建筑方案设计的质量,规范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深度及格式;为了有效地与业主进行沟通,更合理、更合规的满足业主的需求;为了更准确的执行相关的法规,使建筑方案设计顺利通过审批;为了提高建筑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使后续设计工作顺利进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设计流程往返,提高效率,特编制本手册。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针过去项目设计中经常涉及的问题,以及设计人员构成的实际,汇以往的相关规定、要求,择选国家规范相关的内容,以及本市行政管理审批部门现行的针对性的规定,编制本手册。
本手册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各类方案阶段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1 方案设计报建文本编制”、“2 概念方案设计图目及深度要求”、“3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图目及深度要求”;第二部分为方案阶段设计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设计图的详细内容及设计要点,包括“4 总平面图”、“5 绿地系统总平面图”、“6 消防总平面图”、“7 建筑图”;第三部分为“8 报建文本制作及送审”;第四部分为方案阶段所涉及到的现行法规及规定,包括“9 规划间距及道路”、“10 建筑面积计算”、“11 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景观管理要求”、“12 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标准”;本手册以方案设计的内容作为主线,其他设计如:概念方案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以及带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方案设计,其与方案设计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不重复,视具体项目确定其深浅、繁简程度。
本手册的内容,以方案设计中建筑师涉及到的、应掌握的、应解决的问题为其范围,解决好方案设计顺利通过审批,以及后续设计顺利展开。
建筑方案设计的构思、创作以及后续建筑设计涉及的问题不在范围之内。
国家规范、地方法规的内容不一一列举,仅对在设计实践中理解有歧义,掌握不准确的部分给予解读。
对行政管理部门尚未上升到法规的管理原则给予提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管理部门会对现行法规及规定进修定、完善,或出台新的法规及规定,须按新的法规及规定执行。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筑方案设计作为应用技术,应在对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水平和创作水平。
对强制性约束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发挥出有效的技术能力。
方案设计是一个解决各种矛盾的动态过程,设计者在设计的不同层级,面对各种制约因素,运用自身的技术能力,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求得平衡,从自在、被动、必然的状态,进入自为、主动、自由的境界。
本手册中未标注单位的尺寸其单位均为毫米。
目录1 方案设计报建文本编制(8)1.1 编制说明(8)1.2 格式化内容(8)1.3 彩色效果图(9)1.4 彩色总平面图(10)1.5 彩色分析图(11)1.6 设计说明(12)1.7 黑白图及蓝图(12)1.8 电子文件(13)2 概念方案设计报建文本编制(15)2.1 深度要求(15)2.2 基本内容(15)2.3 基本图目(15)2.4 其他图目(17)3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报建文本编制(18) 3.1 深度要求(18)3.3 基本图目(19)4 总平面图(21)4.1 格式化内容(21)4.2 设计内容要求(22)4.3 总图设计(23)5 绿地系统总平面图(25) 5.1 格式化内容(25)5.2 绿地类别(25)5.3 计算规则(26)5.4 保护原生态树木(27) 5.5 易地绿化(27)5.6 水体保护(28)6 消防总平面图(29)6.1 消防车道(29)6.2 消防扑救场地(29)7 建筑图(30)7.2 建筑防火(31)7.3 居住建筑楼梯间(33)7.4 居住建筑廊道(33)7.5 建筑竖向设计(34)7.6 井道(35)7.7 电、扶梯(36)7.8 建筑方案与结构(37)7.9 外墙(38)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7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各分公司、有关科室、项目部:为进一步贯切落实舟建委[2013]81号文件转发《2013年全省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通知的内容精神,加强我公司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着力整治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结合我公司与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2013年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各分公司、项目部把开展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和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项目部日常生产的重要内容,建立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制度化。
通过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进一步落实我公司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危险源和隐患的辨识、监控、排查治理和管理制度,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目前施工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有效遏制和防范一般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转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要求为确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取得成效,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副总为副组长,分公司经理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导全公司项目开展此项工作。
其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各分公司、项目部根据上级文件和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公司、项目部实际情况,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要求把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项目部安全监管日常生产的重要内容,建立跟踪管理整改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华、制度化,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三、排查治理范围及内容(一)排查治理范围:公司范围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二)排查治理内容:各分公司、项目部继续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建筑施工现场和市政工程项目安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一步提高加强各分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意识,切实解决我公司项目在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效消除事故隐患。
根据上级文件内容继续开展以预防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事故和起重机械设备、防护用品用具、装配式活动房为重点内容的建筑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重点部位及重要环节施工和特种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把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和桥梁等安全运行作为管理重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切实遏制和防范我公司所属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
强化民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要严格按照城建委《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决定的通知》(舟建委[2013]26号)精神,落实相关措施,明确培训教育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建立落实培训教育工作就是减少事故的思想意识,要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有效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和民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整体素质。
排查治理主要内容包括:1. 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等相关管理人员到岗并履职情况;2. 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情况;3. 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塔吊、人货梯、物料提升机等)进场备案、安拆方案编制审批审核、检查验收、安全检测检验、使用和维修保养情况;4. 脚手架、高处作业、深基坑、高大支模架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作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审核、审批、交底、及验收使用等情况,其中深基坑、高大支模架必须全部检查;5. “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情况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采购、查验、使用情况;6. 装配式活动房及临时设施搭设及验收、使用情况;7. 预防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事故等安全防护检查情况;8. 临时用电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验收及使用情况;用电设施设备安全与管理情况;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10.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相关作业人员方案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及岗前教育交底工作情况;四、实施阶段安排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4月15日之前)。
各分公司、项目部结合公司与项目实际,分析安全生产现状,排除施工安全隐患,制定具体点可操作性的治理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
第二阶段,全面排查治理阶段(4月16至10月15日),各分公司、项目部对照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加强隐患自查和整改,做到边查边改,不留死角;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台账,及时对检查情况进行梳理、建档。
根据排查情况,发现问题或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进行整改落实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做到有序、规范,符合各项安全生产条件。
第三阶段,精心总结提高阶段(10月16日至11月30日)。
各分公司、项目部要对施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管理制度,巩固排查治理成果,并形成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五、推进信息报送,总结活动成果各分公司、项目部根据舟建委[2013]81号文件内容精神按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相关信息、数据、资料,以利于了解和掌握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进展情况。
认真总结活动工作经验,仔细分析和梳理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利用各种安全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人心,推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推动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总体水平的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有限公司二0一三年五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