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资产减值
2020/5/9
11
2.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 企业内部信息来源
➢ 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 坏。
➢ 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 处置。
➢ 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 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 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 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 估计顺序:
➢ 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 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
➢ 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时,应当按照该资 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 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 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 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 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 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 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 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资 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 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 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 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 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的现值显著高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 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视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
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
其可回收金额。
2020/5/9
17
3.2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2020/5/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 会计处理 ▪ 发生减值时,应当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 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 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 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 科目。
▪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
➢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
➢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2020/5/9
13
3.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 3.1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的基础和要求 ▪ 3.2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
计 ▪ 3.3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
2020/5/9
9
1.资产减值的范围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 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备。
2020/5/9
10
2.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 企业外部信息来源
▪ 注意:如果企业按照上述顺序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
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
2
重点及难点
➢ 资产减值的范围 ➢ 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要求 ➢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 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2020/5/9
3
本章结构
▪ 1.资产减值的范围 ▪ 2.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 3.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 4.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 5.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 6.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2020/5/9
12
2.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 一般要求
➢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 资产的可回收金额。
▪ 可以不估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的例外情况
➢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显著高 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 者事项的。
➢ 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相对 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 减值迹象的。
2020/5/9
8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 会计处理 ▪ 在期末,企业应当将“资产减值损失”余额转
入“本年利润”,结转后该科目应当没有余额。 各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累积每期计提的资产减值 准备,直至相关资产被处置等时才予以转出, 或者对于允许转回减值损失的资产,在其减值 损失转回时予以冲减。
2020/5/9
2020/5/9
4
前言: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 会计规范的框架
2020/5/9
5
2020/5/9
6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 科目设置
▪ “资产减值损失”,同时,根据不同的资产类 别,分别设置“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 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 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 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 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中级财务会计 8 资产减值
2020/5/9
1
教学目标与要求
➢ 了解资产减值的范围 ➢ 熟悉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要求 ➢ 理解资产可回收金额估计的方法和要求 ➢ 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及其
账务处理方法 ➢ 理解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方法 ➢ 理解商誉减值测试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2020/5/9
14
3.1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的基础和要求
▪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含义
➢ 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 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2020/5/9
15
3.1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的基础和要求
资产可回收金额估计的基础 ➢ 一般应以单项资产为基础。 ➢ 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 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回 收金额。
2020/5/9
16
3.1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的基础和要求
▪ 资产可回收金额估计的要求:
➢ 一般而言,企业应同时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下列情况下,企业可以只估计其中一项: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中,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