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制剂分析总论》PPT课件

《中药制剂分析总论》PPT课件

第五章 中药制剂分析总论
药物分析教研室
第一节 中药制剂定性分析
中药定性分析的方法
目的: 检定制剂的真实性。
显微鉴别法 理化鉴别法 一般化学反应法 升华法 荧光法 光谱法 色谱法
一、中成药的显微鉴别
(一)制片方法
1.散剂、胶囊剂 取粉末,直接加水或水合氯醛 透化装片。
2.片剂 用刀片直接从药片断面刮取少量粉末或 研碎后取少量样品透化装片。
6.果实类 (1)果皮细胞的形状、大小。
(2)外果皮上可能有非腺毛及腺毛,注意长短、形状。
(3)中果皮内的分泌组织 油细胞,油室、油管、石细胞等
(4)内果皮石细胞,大小、细胞壁的厚薄,如为镶嵌层,则 应注意其排列形式。
7.种子类 (1)种皮 表皮毛的形状、细胞壁的厚薄、是否木化、有无纹理; 石细胞形状、大小、色泽散布及细胞壁的增厚情况。 栅状细胞及油细胞。
中成药粉末镜检时,首先要了解处方中的药味组成,明确其 来源的药用植物的部位,才能根据该部位的显微特征来进行检出。
1.根类 木栓组织碎片,表面观多为多角形细胞, 排列紧密。 导管 直径、节的长短、末梢壁的穿孔及增厚壁的纹理类型。 草酸钙结晶晶形、 分泌组织、 淀粉粒的形状、 脐点 层纹
取本品6片(去包衣),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 过滤,滤液作如下反应:
(1)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试液,显红色,再加30% 过氧化氢溶液,加热,红色不消失,加酸或酸性时,红色变为黄色。
(大黄中含有羟基蒽醌) 实例2 牙痛一粒丸中蟾蜍、朱砂、雄黄的定性鉴别反应 (1)取本品约0.1 g,研细,加氯仿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 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再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蟾蜍) (2)取本品约0.2g,研细,加水湿润后,加氯酸钾的硝酸饱和溶液2ml,振 摇,放冷,离心,取上清液,加氯化钡试液0.5ml,摇匀,溶液呈白色浑浊 ,离心,弃去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雄黄) (3)取本品适量,研细,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即 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消失。(朱砂)
3.水丸、锭剂 研成粉末后取少量直接透化装片。
4.蜜丸 取蜜丸切碎,加水搅拌,洗涤后,置离 心管中离心分离沉淀。如此反复处理以 除去蜂蜜后透化装片。
若观察细胞内含物形状,应选用不同试剂制片。 淀粉粒 水或甘油醋酸试液; 糊粉粒 甘油; 水溶性内含物 乙醇或水合氯醛试液(不加热)。
固定标本片制片方法
一般化学反应法用于中药制剂鉴别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慎重使用专属性不好的分析反应,如泡沫生成反应、三氯 化铁显色反应等。 (2)在分析前对样品进行分离、精制,除去干扰分析反应的物 质借此改善鉴别方法的专属性。 (3)采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的方式,对拟定的鉴别方法进行 反复验证,防止出现假阳性。
实例1 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黄芩的定性鉴别反应
(山药) 3a草酸钙针晶束3b淀粉粒 (4)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 ,有时数个排列成行。(牡丹皮) (5)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 氯醛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um。 (茯苓) (6)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 集成纹孔群。(泽泻)
二、中药制剂的一般理化鉴别法
(一)一般化学反应法 中药制剂一般选择有效成分、特征成分作为鉴别的对象。 一般化学反应鉴别法多在试管中用湿法反应进行,制剂样品要 先制成适宜的供试液。一般情形下用50%-70%乙醇回流提取制 备供试液。
2.根茎类 与根类药材粉末特征相似。而淀粉粒有时较大,有鳞叶组织,退化的 鳞 叶表皮细胞大多狭长,细胞壁平直或波状弯曲。
3.茎类
(1)茎类 表皮细胞及垂周壁的形状,气孔的类型,毛茸的类型及形态; 导管的类型、直径、长短。 管胞的形态; 纤维的形状、直径、长短、有无晶纤维等。 草酸钙结晶多为方晶及簇晶,单子叶植物偶见针晶。 薄壁组织碎片、石细胞。
4.花类 (1)苞片及花萼 构造类同叶片,表面上可见到气孔及毛茸。
(2)花冠 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而无气孔, 下表皮细胞常不呈乳头状, 细胞壁微波状弯曲。 维管束组织细小。 (3)雄蕊 1)花粉囊内壁细胞的壁不均匀地增厚,呈网状、螺旋状、 环纹状及点状等; 2)花粉粒具圆形、长圆形或多面形等多种形状。 通常具内外两层壁,外壁多数具各种雕纹。
(2)外胚乳 细胞大小、形状、壁厚、色泽、细胞内含物。
(3)内胚乳 细胞形状、厚度、内含物。
(4)胚的子叶 有无分泌组织及细胞的内含物。
(三)应用实例
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 [显微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1)薄壁组织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熟地黄) (2)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 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山茱 萸) (3)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 径24—40u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
取中成药粉末置离心管中,加乙醇浸过上面, 玻棒搅拌5~10分钟后离心使粉末沉 积,倾去稀醇液,再加无水乙醇二次, 丙酮一次,丙酮、二甲苯等量混合液 一次,如前操作,每次10~20分钟; 最后加入纯二甲苯,略加搅拌,取处 理后的样品微量置载玻片上,滴加中性树胶,加盖 玻片封藏,贴标签。
(二)观察要点
(2)皮类 纤维的直径、长短及形状,是否成束存在, 细胞壁厚薄、木化与否,能否看到胞腔及壁孔等。 石细胞的形状、细胞壁增厚情况。 草酸钙结晶多为方晶及簇晶,砂晶及针晶较少。 皮类药材粉末不应含有木质部组织,如导管、管胞等。
(3)木类 可见导管、管胞、木纤维、木射线及木薄壁细胞。细胞壁 通常均木化。不应有木栓细胞及绿色组织等。
(4)雌蕊 柱头的表皮细胞呈乳头状突起,或分化成绒毛状。
5.叶类 (1)表皮 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角质层的形态, 垂周壁的形状、厚度或增厚情况以及有无气孔、毛茸等。
(2)气孔 气孔的形状、大小、型式,保卫细胞的形状及内含物, 副卫细胞的数目、大小、形状。
(3)毛茸 注意毛茸的种类。 非腺毛:注意细胞的数目、形状、长短、大小、细胞壁的 厚薄及表面形态等。多为单列性多细胞毛,少为单细胞毛。 形状一般呈长圆锥形或线形;细胞壁一般较薄,外壁表面大 都光滑。 腺毛: 注意头部的形状、大小、细胞的数目、排列情况以 及柄部的长短、细胞数目及行列数目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