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脉络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一年级上(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培养数感)、,0)数的认识、数数第一单元、10以内(包括比大小。
数的书写、数(5、10以内)的分解。
0的意义。
认识 > <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生活用品)。
实物教学。
种类(别)、长短、轻重、多少。
分类整理。
比一比、量一量、掂一掂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两个数加、减,凑十法;也可以利用数的分解进行。
三个数连加、连减(注:一定按顺序算),三个数混合加、减。
按顺序计算(先算、再算)。
窗1、 5以内的数加法;认识+、=号;读懂信息、会提问题、自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窗2、 5以内的数减法;在上节课3+2=5的基础上,学习5-3=2;5-2=3;结合第一单元,2-2=0窗3、迁移, 6以内的数加减法;加法交换律; 2+4=4+2,6+0=0+6.窗4、迁移, 7以内的数加减法;窗5、迁移,8、9以内的数加减法;窗6、迁移, 10以内的数加减法;窗7、 10以内的数连加(减)法(注:一定按顺序算),5-2-1=3-1=2;错误算法原式=5-1=4。
窗8、 10以内的数加(减)混合计算(注:一定按顺序算)第四单元、认识位置(上、下、前、后、左、右)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数位(十位、个位)及简单加减法。
窗1、 11---20的认识、小棒、算珠表示;数位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11里有1个十和1个1.窗2、简单的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分解计算。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5= 4+5+5=14 )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熟练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窗1、 2、3、数的分解(凑十法进行加法)。
从数数开始,借助学教具凑十。
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一年级下(一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窗1、十几减九的退位减:A,15-9(5+4)数的分解=15-5-4(平十法)=10-4=6。
B,15-9 =10-9+5=1+5(破十法)=6(突破点:10从哪里来?)。
C,想加算减9+6=15,15-9=6.建议:1、让生认真阅读情景文字,达到景意合一,2、借助学教具体会题意,充分动手探索,表达算法背后的想法,形象直观地理解算法背后的算理。
3、教学时做到真研细究,先松后紧,彻底弄懂,关注全体学生。
窗2、3,用以上方法,总结破十法较明了。
15-8=10-8+5=2+5=7;15-7=10-7+5=3+5=8;15-6=10-6+5=4+5=9;本单元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②列式解决。
③借助学教具自主探究。
④全班交流。
⑤归纳总结算理算法。
二单元、认识钟表。
(时、分、秒)建议:1、正确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2、充分利用学教具,学生动手,充分体会钟表特征,反复认读,跟进练习。
3、先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以内数的认识。
100三单元、.窗1、红点1、认识几十几。
建议:数数--读数--写数。
利用学教具认识数位顺序,理解数的组成(28里有2个十和8个一)。
突破满十进一。
红点2、认识计数单位百。
弄清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窗2、红点1、大小比较。
(先让学生数数2-3遍,知道42>27,48>42后,在讲方法)从最高位比起;十位相同,比个位;百位(几个百)、十位(几个十)、个位(几个一)。
比大小红点2、学会数学语言描述窗(多得多、少一些、最多)。
窗3、整十数的加减。
十位相同的十位减;个位相同的个位减。
四单元、认识图形(常见平面几何图形)应用分类的思想认识平面几何图形。
利用实物,认一认、摸一摸、想一想长正方形、三角形。
圆、平行四边形。
感受由体到面的过程,沟通立体与平面的关系。
五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简单、凑十法的逆运算)本质: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
建议、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②列式计算。
③借助学教具探索。
④全班交流算理、算法。
⑤巩固练习,总结提升。
窗1、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
六单元、人民币的认七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繁、竖式计算。
进位加、退位减)三个数混合加、减。
八单元、认识米、厘米。
(体会、感受长度单位)1米=100厘米九单元、(实物分类)分类统计十单元、总复习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二年级上(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远程研修,倍数视频。
)窗1、(加法的简便运算)5+5+5+5=5×4=4×5=20;口诀:四五二十。
建议,借助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从2开始,相同的加数依次相加(几个几相加得几)引入倍数思想,由结果导出乘法意义,窗2、因数、乘号、积的的认识;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互化;进一步理解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
窗3、0的意义、1×X=X、 0×X=0 。
几个0相加结果仍为0.第二单元、表内乘法窗1、 5的乘法口诀。
从摆学具、数数、相加、到转化为乘法。
1---5的乘法口诀及乘法口诀的意义。
5+5=2*5=2+2+2+2+2=10.窗2、 2的乘法口诀。
同上。
窗3、 3、4的乘法口诀。
同上。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窗1、角的定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及认识;比一比大小,用30度角的直角三角板和活动角来比较。
窗2、会做角。
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量一量(用三角板)大小。
智慧广场:研究问题的有序性,不重复、不遗漏。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 6---9的乘法口诀)。
6---9的乘法口诀及乘法口诀的意义。
同上(从摆学具、数数、相加、到转化为乘法)。
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思想)乘法的逆运算。
窗1、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的思想及分配办法。
充分利用摆学具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地、两个两个的、……);3组(4);4组(3);6组(2);12组(1可以分几组?12、平均分的多样性。
如把2窗6组(2);12组(1)。
窗3、除法算式的认识。
被除数、除数、除号、商。
窗4、0在除法算式中的意义(0怎么分都没有)和作用(0不可以做除数)。
第六单元、认识方向(东西南北四方位)。
首先注意这个标识↑北。
会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乘法的逆运算、竖式算法、乘除混合算)。
窗1、实例演示不同的分法,结果不一样;8÷2=4 →(8-2-2-2-2=0) 8÷4=2 (8-4-4=0)。
除式中各部分的名称(除数、被除数、商),联系乘法进行除法(口诀计算,相乘算除)。
8÷2=4(8里面有4个2,8是2的4倍)。
8÷4=2;(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由横式研究竖式5┄商除数…3 15…被除数15┄┄ 15是怎样得到的?窗2、读懂信息,找出已知和问题,会列式求解。
联系乘法进行除法(口诀计算,相乘算除)。
窗3、本节课弄明白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关于倍数,老师们回想一下17年远程研修的视频课,或直接看教材理解。
相关链接:乘除混合算。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予足够时间摆一摆、想一想、仪一仪,分析、了解信息,让学生缕清思路,会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窗1、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算式、读法。
红点1、10÷3=3----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动手分一分,体会均分转化成除法的思想和过程;明确算式各部分的意义及读法。
红点2,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窗2竖式算; 33 11 想:11里面有几个3?重难点:试商的方法92┄余数红点2、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白道理(去尾法,练习6;进一法,练习4)。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珠算表示、近似数及比大小、估算)窗1、红点1、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出数感、读出数感、写出数感、算出数感、估出数感、说出数感。
从问题出发,摆一摆、拨一拨,数的组成(198里面有1个百、9个十、8个一),读写方法。
认识算盘。
窗2、知识迁移。
从数数出发,996,997,998,999,1000。
9995,9996,9997,9998,9999,10000。
熟背数位顺序表(从右向左,个、十、百、千、万┄)。
窗3、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估算。
窗4、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口算。
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公里)的认识。
窗1、毫米、厘米、分米、米的认识。
充分利用直尺,联系实物认识毫米、分米、米。
弄清进位及换算关系。
大脑中形成概念。
窗2、迁移,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的认识。
1000=1千米=1km.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简)到口算。
)提升、都是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口算。
(先用笔算,再1窗.窗2、红点1、2迁移,都是三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口算。
(竖式算,数位对齐进行加减)红点3、加减法的估算办法。
窗3、一次进、退位的加减。
窗4、了解验算算理。
加法满十进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实物感知。
前后左右观察知其平面图,)学会描述。
第六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混合算)窗1、连续进位的三位加三位和连续退位的三位减三位的笔算。
竖式算,数位对齐进行加减。
了解验算。
减法借一当十。
窗2、红点1、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
105元,花钱16元;先把100元拆开90+15-16就容易算了。
205-116=105-16=90+15-16=90-1=89;或105-16=100+5-10-6=90+5-6=89;或=85+20-16=85+4=89;红点2、被减数中有0的连续退3位减。
300-116=200-16=180+20-16=184. 竖式算。
验算。
窗3、借助线段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懂信息,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
窗4、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的办法。
已知A=150,B比A多(少)30,问A+B=?第七单元、图形与拼组。
窗1、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认识、特征。
长方形(长、宽)、正方形(边长)窗2、图形拼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简单的四则混合)窗1、先乘,后加减。
(让学生经历问题过程、掌握分步解决问题办法。
)乘、加交换律。
窗2、先除,后加减。
(让学生经历问题过程、掌握分步解决问题办法)。
1、总复习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按类别整理数据。
窗1、分类整理。
用“正”字窗2、用条形(斑马图)整理。
(涂一涂)。
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实物、认识、体会、感受。
会用符号和词语描述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算理)窗1、红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0×2= 仪:充分利用学具摆一摆、加一加,依据结果总结算理,列算式 20×2=40;红点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12×3=(2+10)×3=2×3+10×3=6+30竖式:竖式简便1212 × 3× 3 366......3×2=6+ 30......10×3=3036......6+30=36窗2、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