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教案第一章导论图形创意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图形新形式和有效传达信息的视觉语言的基本技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现代设计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图形作品,它们奇特的形态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意味深长的符号给我们无限遐想。
这些睿智的图形不仅让我们赞叹,更让我们产生创作的冲动,图形设计课将使更多人了解如何去欣赏图形、理解图形、创作图形。
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内容图形创意研究的是图形语言,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方法论两个部分。
其中理论知识点包括:图形的概念,图形发展的历程,现代图形的特征和创作原则、创意图形的构成形式等,同时穿插介绍与图形相关的视觉心理学、符号学、思维模式等方面知识。
方法论部分则包括: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现代图形语言的表现形式、创作技巧以及图形的延展运用等。
图形创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开设图形课程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是培养学生创作图形想象的能力,包括构思和表现两方面的能力,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视觉想象与呈现的手段;另一个目的,也是意义更深远的目的,则是训练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如何在面对问题时通过恰当的思维过程多方位地挖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图形创意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承前起后的过渡位置,它引导学生将前期已经具备的表现能力转向后期的专业设计中,而这个过渡就是通过创意思维来实现的。
图形创意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由于图形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在修学这门课之前学生应该已具备一定的能力,特别是基本的形态描绘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图形创意课程中有能力将自己想象的图形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
图形课程所表现的元素是具体的事物形态,而以此为研究内容的课程还有一些,它们之间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搞清其中的区别将有利于我们对图形的正确认识。
在视觉传达领域,需要分清图形与图案的关系。
应该说图案在创作中有时会用到图形创意的手法,而图形在表现上也会借鉴图案的形式,但并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图案强调的是装饰效果,虽然是对具象事物进行抽象概括的表现,但仍是在现实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追求的视觉上的审美效果。
图形创作的是以主观需要为出发点的形态,根据一定目的重新构建创造新的形态,这种新形态较之于图案对形态的变化在视觉上更为写实,但在内容上则更为“荒诞”,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图形与插画在现代插图中,有许多作品都是以图形创意的语言来表现的,一些插图作品也经常被作为成功案例在图形课上示范给学生看,同时图形作品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像插图作品,但这并不等于两门课程可以等同视之。
插图课是一门独立的设计专业课,它研究的是插图创作中的各种思路、技巧、风格,图形创意只是其中一种思维方式、表现手段。
对于图形课来说,插图是图形语言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的领域之一,是将基本思维方法结合具体媒介的后续实践,两者间是一种交叉与延续的关系。
第二章关于图形图形,顾名思义是一种非文字的形态,用通俗的话说是一种图画。
图形的英文是Graphic,原意为图解、图示,引申为说明性的视觉符号。
现在比较公认的关于图形的定义是:图形是介于文字与美术之间的视觉传达形式,能够在纸或其它表面上表现、能通过印刷及各种媒体进行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它通过一定的形态来表达创造性的概念,将设计思想可视化,使设计造型成为传达信息的载体。
图形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视觉符号。
所谓符号是指“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事物的任何存在物”。
符号都具有两个属性,即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可被感知的形态,图形作为符号中的一个分支,具有符号的这些基本特征,它的能指是对某一个或多个元素组合的蓄意刻画的和直观表达的视觉形式,包括形状、结构、色彩、风格等,而所指就是这些可视形态背后所象征的事物、观念、情感和价值。
一.图形的起源和发展从根源上来讲图形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图腾纹样、岩洞壁画等原始图形符号。
绘画最初产生是出于现实的需求,为了记载事实、表现思想,古人在岩壁上绘制图案不仅是为了装饰,更重要的是寄托某种精神与宗教的信念,具有一定的实际目的。
在人类的传达史中,图是先于文字产生的,是最初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包括早期的象形文字也是在描摹客观事物以表达抽象概念的原则上产生的,在形式上更接近于绘画。
这种图画的形式不断发展、分化,逐渐向四个方向演变。
一是日趋抽象,从具象形态的描画中脱离出来,最终形成以特定的点线组合结构指示一定发音、表示特定意义的文字。
二是逐渐弱化信息传递的实用功能,侧重于追求表现形式上的风格技巧的发展、强调精神领域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绘画艺术。
三是强调装饰作用、大量运用于生活之中的装饰图案艺术,这一分支所描绘的形态或具象或抽象,创作遵循的是形式美的法则。
四是成为独立于文字语言之外的视觉形象语言,它们是以传达为目的的设计语汇,图形、标志符号都属于此类,它们遵循的是传播学、符号学的原理,同时兼顾美学需求,利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
1.东方传统图形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追求的是“形神兼备”,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艺术与设计都更多地体现出主观因素在创作中的主导性,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想象力。
如女娲、伏羲——我们祖先创作出的人蛇合一的形象,着名的“马踏飞燕”等图形,都显示出一种有意识的组合、创造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束缚,蕴含了图形创意的精髓——以创新的形象表达特有的含意。
2.西方图形的发展在西方早期文明中,理性的思想占据较为主导的地位,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一直以摹写和客观写实为主流,所以创造性的视觉形象不像东方那样俯拾皆是。
尽管如此,古希腊神话中的人马兽之类的形象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图形创意的影子。
在中世纪,书籍成为重要的设计领域,精美的羊皮书虽然多以宗教内容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创作者创作灵感的展示:首写字母为达到装饰效果被进行了精细的图案化设计,其中有些形象运用了图形创意的手法。
西方图形的真正发展和飞跃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这一时期工业发展迅速,社会动荡,由此成为思想最为活跃的年代,现代艺术空前繁荣,涌现出现了各种流派,在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艺术的写实主义进行了大胆的超越和否定,它们从形式语言、创作观念和美学思想等方面对现代设计产生冲击,其中有些流派对现代图形影响深远,使图形的思维角度与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二.图形的传达优势更具吸引力:由于图形是一种直观生动的形象语言,丰富的造型手段相对于以抽象线性为主的文字对受众更具有吸引力。
更具感染力:图形在表现上可以更具艺术气息,表现的余地和空间非常广阔,通过塑造形象、营造氛围等手段建立起与受众间的情感桥梁,使信息传达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触动受众,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易识别、易记忆:好的图形都是有个性的形态,不同的图形视觉形式差异明显,而在不同的文字从整体结构上看却是相似的,这就使图形具有更好的识别性。
也正是由于图形是通过具象形态的象征意义来完成信息传达,受众在阅读时要借助自身对形态认知的经验去理解图形,这种深层次的体验介入有助于加深印象,加上人们对具象形态的较强记忆能力,保证了图形具有更强的可记忆性。
传播更广泛:由于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文字,而人们对文字的阅读必须建立一定教育基础上,这使得用文字传播信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图形可以跨越这种语言障碍,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发挥作用。
三.现代图形的特征广义上讲,现代图形具有:准、奇、美三大特征。
狭义上讲,现代图形的特征为:象征性、形象性、指示性。
准指传达信息的准确。
现代图形往往挖掘观念的核心内涵,用恰当的形象语言去表达,直观有力。
奇指图形表现的创造性。
好的图形必然是具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往往是通过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视觉形象获得的。
今天的人们在面对司空见惯的画面时早已麻木,只有出乎意料、带来惊奇感的形象才会诱发进一步深入的兴趣。
差异化、个性化、原创性是优秀设计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美指图形表现的艺术性。
图形的优势很大部分源于它的审美价值,我们现在除了关注图形信息传达的功能实现,也更趋于追求表现上的诗意化,优秀的图形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无论是简洁还是繁复的、传统还是前卫的,总是通过生动的线条、完美的色彩、恰当的构图来创造符合形式法则的形象,给受众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象征性运用隐喻的符号暗示和启发人们产生联想,一些图形的形象和其表征的事物并没有相似和直接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社会约定的基础之上的。
形象性指通过“形象相似”的模仿或图似存在的事实,借用原已具有意义之事物来表达它的意义,直接明了,视觉效果丰富,可视性高,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信息媒介。
人类原始的绘画、雕刻艺术,都竭力的使用大自然的形象,表达所欲代表的意义。
指示性图形具有命令、指示、传达的作用四.现代图形的设计原则•通俗性、准确性•图形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通过形象来完成传达信息的过程。
在传播学中,信息传达的过程是这样的:•信源—编码—信号—媒介—信号—解码—信息•在图形传达的过程中,设计者将信息通过设计也就是编码转化成一种可视信号,即图形,通过一定媒介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看到这个信号(图形),基于自己对该信号的理解进行解码,还原成一定的信息。
在这里,受众解码后得到的信息是否是设计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就决定了整个过程的成功与否,因此设计者在创作中选择的符号必须建立在一般受众对该符号的理解之上,否则就可能造成误解。
要达到这点,需要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尊重受众,了解符号的一般社会含义。
•创造性•创造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创造性地挖掘图形。
二是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艺术化•今天的图形在传达信息的理性之中更强调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可以借鉴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风格、加入中外文化的审美情趣,在时代感、文化性上走得更远,提升图形的价值。
•总的说来,现代图形创意追求的应该是“意料之外的外在形式,情理之中的内在逻辑。
”第三章图形创意的思维过程现代创意图形展现出丰富多变的形态,洋溢着设计者富于创造性的思想。
图形创意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两个步骤: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图形创意的起点,把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形象元素寻找出来,只有找到了恰当的元素才有进一步去处理原始、塑造形象的可能。
通过联想获得了表现素材,下一步则要通过想象对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处理,创造出符合创意要求的新形象。
想象的过程又分成两步:解构和整合。
解构是对元素的分析,寻找创意的突破点。
整合是在解构的基础上,对已有元素进行打散重组,通过具体的图形表达方式创作出新的图形形象。
一联想的定义联想是图形创意的起点,为想象寻找处理的素材。
图形创意中创造的新形象是以现实中存在的物形为基础进行再造的,而这种基础物形的发掘寻找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
所谓联想是根据一定的相关性从一个事物推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