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学案:1.2地图(含答案)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教学案:1.2地图(含答案)

专题复习——地图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4.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在地形图上熟练识别五种主要的山体部位;2.通过学案梳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方向的判断、地图的选择等;3.运用读图,能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条件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提高学生认知和实践技能。

重点: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熟练识别五种主要的山体部位;难点:能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条件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实践技能。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学会使用地图1.地图三要素:(1)方向。

【典题跟踪】1.(2017·烟台学业考)在认识地图的过程中,烟台的小明绘制了学校的平面图(如图)。

据此完成。

夏季开窗的时候,音乐楼随风传出的声音往往会干扰教学楼中文化课的正常进行。

小明学校拟建一座音乐楼。

如果只从盛行风向角度考虑,音乐楼最不适宜布局在校园的( )A.西北角B.东北角C.西南角D.东南角2.(2017·宿迁学业考)一架飞机在燃料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最终有可能到达 ( )A.北极B.南极C.北京D.赤道答案:1. D 2.C(2)比例尺。

①定义及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表示方式。

③大小及意义。

【典题跟踪】1.图中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 200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约是 ( )A.1∶6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 400米C.1∶60 000D.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2 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C.D.1∶60 0003. 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比例尺表示范围 表示内容 图A ___ 大 _____ 图B___小_____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答案:1. C 2. A 3. D(3)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_____。

②注记:地图上的_____说明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_____。

【典题跟踪】科考队在新疆考察时,一群骆驼悠闲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身后扬起一片尘土,下列哪种图例最能表示他们当时看到的地理景观( )答案:A2.地图分类:(1)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_______、水文图、植被图等。

(2)社会经济地图:包括_______、农业图、商业图、_______、人口分布图等。

(3)新型地图:包括遥感图像、_________等。

【典题跟踪】(2017·郴州学业考)乐乐在看新闻联播时,了解到美国在韩国布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的位置,应查阅(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政区图C.韩国政区图D.美国政区图答案: C二、学看地形图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_____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与坡度陡缓:3.等高线与山地不同部位:4.分层设色地形图:_____表示海洋,_____表示平原,_____表示低山丘陵,山地和高原用_______表示,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

【典题跟踪】1.(2017·郴州学业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外出考察某山地时,准备了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如图),以便确定登山线路。

他们想轻松地登上山顶甲,请你为他们选择一条合适的线路( )A.①线路B.②线路C.③线路D.④线路(2017·庆阳学业考)下图为“局部等高线图”,读图完成2、3题。

2.甲、乙两地之间建有空中索道,乘索道从低处往高处运动的方向是( )A.由东南向西北B.由西北向东南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3.已知图示地区有一瀑布景观,它可能在( )A.甲B.乙C.丙D.丁答案:1. C 2. B 3. D【合作探究】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归纳: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归纳:3、判读陡崖的方法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探究结论】缓坡处等高线稀疏;陡坡处等高线密集。

4、利用握紧的拳头巧记地形部位: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E——陡崖。

手腕一端为缓坡,手指头一端为陡坡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海拔估算、相对高度的计算:没有标注数字的等高线按等高距推算,相对高度即为海拔差。

(2)距离判断:利用比例尺判断图中公路、桥梁、河流及两点间的距离。

(3)气温推测:山麓与山顶存在气温差。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选建水库(电站)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地区“口袋型”洼地处。

(5)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沿等高线。

选在缓坡,避开陡崖,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6)自来水厂位置选择:自流引水最佳,故水厂比水库位置低为好,路线不宜太平坦,且在城镇上游水质好。

(7)农业区规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地多发展林业(陡坡发展林业,缓坡可开垦梯田),高原多发展牧业。

【归纳总结】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地形类型的判读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由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陡崖如左图【方法突破】等值线图判读的步骤和一般规律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1)读等值线上的点规律一:一般来说,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2)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规律二:一般来说,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差值)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即等值线的“高低原理”。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弯曲处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典型例题】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1.如果想要查找尼泊尔这个国家的位置,可以查阅()①世界地形分布图②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③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图④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⑤电子地图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③读右侧“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A.山顶、山脊、山谷、陡崖B.山顶、山谷、山脊、陡崖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3.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A.从西向东流B.从东南向西北流C.从北向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4.我国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是5 50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的地图上,我国南北两端的图上距离为( )A.9厘米B.10厘米C.11厘米D.11毫米5.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A、中国地图B、山东省地图C、滨州市地图D、阳信县地图6.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B.图幅相同,图上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越大C.图幅相同,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选用的比例尺就越大D.1/50000的比例尺比 1:500000的比例尺小[2017·济宁中考]在风和日丽的某天,一地理兴趣小组,沿下图中箭头所示线路对大龙山进行野外考察。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7~8题。

7.兴趣小组测得出发地甲地气温是24.5℃,据此推算大龙山山顶的气温约是( )A.-20.5℃ B.20℃ C.29℃ D.14℃8.在下列地点中,兴趣小组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二、综合题1.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米。

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

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就地球上的五带而言,该区域位于带。

(2)图中煤矿和温泉两地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米。

(3)甲、乙两村间的图上直线距离是4厘米,实地距离是千米。

甲村位于乙村的方向。

(4)甲、乙、丙三村位于陡崖附近的是。

(5)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

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应发展何种产业?并说明理由。

(答出一项即可)。

3.滨州市某初中打算利用清明节假期带领学生开展一次地理游学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到达甲村后,设计了①②两条登山路线,其中登山较为容易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到达A地时,测得气温为18℃,此时B点的气温是________。

(3)图中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若从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

(5)甲、乙、丙三个村庄,位于陡崖附近的是________,同学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三个村庄中,甲村的历史最悠久,人口也最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临沂中考]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近年来,由于中部山区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

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图中④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

(2)图中①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____。

(选择填空)。

A.520米 B.578米 C.627米 D.684米(3)图中甲、乙、丙三条河流,河水流速最快的是哪条河流?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