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好工厂管理

如何做好工厂管理

6. 功能 A. 因有累計數量統計,隨時可掌握及了解當月份及其他 月份已接單的狀況。 B. 提供製造單位及相關單位的重要參考資料。 C. 隨時可掌握該出貨而未出貨的產品 D. 符合統計及數據化的管理。
7. 表單設計介紹(範例) 。
13
(三) 品質管理
1. 在品質管理方面著重在數據的蒐集,統計及問題的發現 與解決。 A. 要注重表單設計:如檢驗報告、品管日報表、 品管週/月報表等之設計,彼此間要有統計及串聯延 伸的功能。
3
(3) 在物的管理方面公司只要有錢,採買較不成問題。
(4) 一般只要依物以類聚的原則,加以規劃使用並做好帳目管制是可 以做好物的管理。
(5) 但是如果工廠未依物以類聚的原則加以規劃使用或規劃不當,或 根本未做規劃,的情形下很可能會造成? ‧ 材料找不到。 ‧ 浪費使用空間。 ‧ 存放區域零亂。 ‧ 同一性質的產品或物料易造成東一堆西一堆。 ‧ 造成公司資金浪費,影響資金週轉能力。 ‧ 易造成重覆採購。 ‧ 造成公司利潤減少,甚至形成虧損。
16
C. 品管週報經統計後,可依週報之合計欄彙整統計成月報 表、季報表、年報表。
D. 可依品管週/月報表召開品管週/月會議 3. 在進料、製程、成品及出貨過程中,如發生品質變異要運用
品管七大手法及統計分析能力迅速處理解決。 4. 品管在執行品質管理的過程中,除了要會發現問題外,更重要
的是要會解決問題。
的優先順序。 4. 如何設計有統計數據及可延伸性的報表。 5. 如何建立簡單且易執行的工作標準或流程。
8
(一) 業務管理:
1. 一般在談工廠管理應從業務接單開始討論沒有業務接單, 就沒有產品在生產線流通也就不必談工廠管理。
2. 在業務接單方面,除了業務日常管理工作要做好之外,最 重要是要做好業務接單記錄。
3. 在業務接單記錄表單設計方面應包含 A. 訂單號碼 B. 客戶名稱 C. 品名規格 D. 數量(重量) E. 累計數量(重量) F. 單價、總價 G. 累計金額 H. 接單日期 I. 預定交期 J. 實際出貨日期/數量
9
4. 業務接單記錄表在填寫時應依下列方式記錄,以便做好 業務接單及消單作業。 A. 應依實際接單狀況具實填寫。 B. 以預定交期之月份,依接單順序及編訂訂單號碼。 C. 出貨時,應於出貨當日確實加以記錄,以掌握出貨 狀況。
3. 生管接單記錄在填寫時之注意事項: A. 應依實際接單狀況具實填寫。 B. 以預定交期之月份,依接單順序記錄。 C. 必須依業務開立的訂單號碼記錄。 D. 出貨日期數量於出貨當日必需確實的加以記載,以掌 握出貨狀況。 E. 排程排定後(含外包)可將排程狀況填入便於掌控。
4. 討論訂定從業務接單到出貨為止之基本正常生產工期及 臨時為應付客戶緊急需要之緊急訂單之生產工期,以便作 為: ‧業務接單參考 ‧生管便於統計急單率用
治具、模具之管理。 ‧ 係指事物流程、表單、規範、標準辦法及各項制度之建立的管理。
二、 工廠管理的範圍包括:
‧ 業務管理 ‧ 生產管理 ‧ 品質管理 ‧ 製造管理(指流程管理) ‧ 資材管理(包含採購、物料之管理) ‧ 工程管理
1
在討論如何做好工廠管理,首先我們必須針對人事物之管理做一定義
說明,在了解人、事、物管理定義說明後,再針對工廠管理範圍所述之各
6. 在管理上我們應可運用如下所述表格範例,透過部門間的 討論來達成共識,讓現場作業人員在執行上有明確依據, 必可達到
明文化→溝通→滿足 之目標
19
(五) 資材管理
1. 資材管理,屬物的管理範圍,包含採購及物料管理。
2. 在資材管理方面可依前述物的管理方式做規劃及實施。
3. 在採購上要做材料成本分析應“逐日”以採購預定交期 (或實際交貨)之金額與業務接單預定交期之金額做比較, 以了解及判定其合理性,並加以檢討以防止資金不必要的 浪費。
10
(二) 生產管理 1. 在生產管理方面應依業務接單所開立之“訂單”做好生 管接單記錄 2. 在生管接單記錄應包括: A. 訂單號碼 B. 客戶名稱 C. 品名規格 D. 數量(重量) E. 累計數量(累計重量) F. 接單日期 G. 預定交期 H. 排程(含外包) I. 實際出貨日期/數量
11
B. 各項記錄及表單之建立:如日報表、週/月報表、異常處理 單、各項統計分析報告及業務(生產)接單記錄表…等。
C. 各項作業規範之建立:如組織表、職位說明書、工作職掌、 管理手冊…之制定等。
D. 各項作業標準及辦法之建立:如操作標準、作業指導書、 程序書…等之建立。
E. 各項檢驗標準之建立:如進料檢驗規範、成品檢驗規範、 零件檢查標準、成品半成品檢查標準、工程規範…等之建 立。
2.事的管理:指業務管理、生產管理、品質管理、流程管理、工程 管理。
(1) 這是工廠管理最重要做法,也最因人而異的地方。
4
(2) 事的管理重點在於各項事物流程、記錄表單、規範標準等各項 制度之建立,這就是說要做好工廠管理就必需針對本節所述建 立相關各項制度。
(3) 所以在事的管理上必需建立如下之基本資料及制度。 A. 各項作業流程之建立:如業務接單開發作業流程、生產作 業流程、採購作業流程、試產作業流程…等。
‧物:物以類聚(同性質、同種類的物料或產品會被歸類存放在同 一料架或區域)。
(二) 人事物管理概念說明:
1.物的管理:指資材管理 (1) 要做好物的管理必需要做好如下之管理及規劃。 A.原、材物料 B.半成品及組件 C.成品 D.料號 E.儲存區域(含良品區、不良品區、報廢區) F.帳目
(2) 在管理及規劃過程中,必需包含搬運、包裝、裝運、儲存、保 之作業方式以避免受到損傷。
4. 在物料管理上特別在意倉儲之規劃及料帳合一,並擬定逐 月盤存計劃。
5. 在物料上尤其在單價較高或交期較長之特殊材料,應特別 注意及掌握“業務接單記錄”之預定交期,以達到事先規 劃之目的。
6. 在採購物料管理上若有存在品質問題,應透過品管主管要 求全力指揮處理及解決,這點品管是責無旁貸的。
20
(六) 工程管理
時間
2. 在機器操作程序一般可以如下表填寫。 項次 操作程序 管制項目 管制標準 使用工具設備 備 註
18
3. 在製程管制中如果所屬站別具有關鍵性,應儘可能依品質管 理做法彙集數據,填寫日報表並依品管週報格式建立製程週 報表,亦可提供作為品質會議討論。
4. 上述各項作業可在生產作業流程或製程管制方案,詳述清楚。
B. 要懂得及應用品管七大手法。 ‧ 柏拉圖 :選擇重要問題時備用 ‧ 特性要因圖:從不良現象中找出原因 ‧ 直方圖 :就全般觀察時使用 ‧ 散佈圖 :找出因果關係 ‧ 管制圖 :從圖解中深入探討 ‧ 層別法 :就一問題鑽研 ‧ 檢查表 :易於找到資料
14
C. 要具備統計分析能力,即會製作製程能力評價表 ‧ 數據的蒐集 ‧ 最大值、最小值的找出 ‧ 組數、組距、第一組下組界的求法 ‧ 分組及統計 ‧ 平均值 X 之計算 ‧ 標準差σ之計算 ‧ 製程準確度 Ca 之計算及等級之評定 ‧ 製程精密度 Cp 之計算及等級之評定 ‧ 製程能力指數 Cpk 之計算及等級之評定 ‧ 評價結論
7
四、
針對如何做好工廠管理,本節討論重點在依據前述工廠管理 範圍之管理要項用實例做重點式說明(有關一般日常管理要 項本節不做討論)。
1. 以告訴大家如何運用統計手法做好數據化的管理。 2. 再從數據化管理來了解及掌握真正問題的所在。 3. 再依據 80/20 原理,依問題的嚴重性或不良比率列出解決問題
5. 功能 A. 隨時可了解各月份的業務接單狀況。如:數量、累 計數量及累計金額等。 B. 隨時可以了解各月份“預定交期”的接單金額,並可 與每月預定的接單金額做比較。 C. 提供業務單位作為業務接單的重要參考資料。 D. 隨時可掌握該出貨而未出貨的產品。 E. 符合統計及數據化的管理。
6. 表單設計介紹(範例)
2. 品質管理對日常發現的問題除要即時,快速的解決並擬訂 改善對策外,可從品管週/月報的統計,運用 QC 七大手法 (如不良率管制圖、拍拉圖、魚骨圖等)來掌握及分析重 要問題,並提出改善對策。
15
A. 有關品管週報的制作,可依每日品管的檢驗批或日報表 逐項填入即可彙整成週報做分析。
B. 週報表的設計應包含 ‧ 日期(月/日) ‧ 機種、規格(每日檢驗批在 3 批以下時使用) ‧ 批量 ‧ 檢驗數量(檢驗批) ‧ 不良數量(退貨批) ‧ 不良率(退貨率) ‧ 不良項目 ‧ 各單項不良數 ‧ 各單項不良率=各單項不良數÷總不良數 ‧ 依每日統計所得的不良率製作不良率管制圖,並 與所計劃的允許不良率做比較。 ‧ 依各單項不良率製作柏拉圖。 ‧ 再針對單項不良率之榜首做特性要因分析,以符 合 80/20 原理,並逐項解決問題。 ‧ 再針對特性要因 4M(人、機器、方法、材料)之 分析結果做對策改善。
17
(四) 製造管理:係指流程管理
1. 在流程管理方面各項作業流程如下:
A. 業務接單開發作業流程
B. 業務接單生產作業流程
C. 業務接單銷貨作業流程
D. 採購作業流程
應可依如附表之表單格式建立作業流程。
NO 流 程
負責 單位
名稱
表單
編號
簽核 主管
行文 單位
行文
管 項
制 目
使用 工具
作業 時間
備註
(2) 一般而言只要將事與物的制度建立起來並將管理做好,人的管理 自然可以得到解決。
(3) 如果事與物的制度未被建立或有訂定,但未加以做維持與改善的 管理,相對的在人的管理上就會存在很多,且不易解決甚至造成 衝突的問題。
6
(4) 所以在人的管理上必須建立如下之資料及制度,以作為公司用 人及升遷考核之依據。 A. 組織表 B. 職位說明書 C. 工作職掌 D. 人事考核辦法 E. 教育訓練 F. 績效評估
1. 工程管理包含產品、零件的開發、試作、試產及量產前 工程規範、機種規格、圖面的制訂、發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