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一章、第二章重点、难点内容内容注:重点内容标记* 重点、难点内容标记**1.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条件、建筑形象,三者互相制约、互为依存,其中建筑功能是主导决定因素。
2.建筑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可根据需要将建筑按照使用性质、高度或层数、以及建筑结构类型等标准进行分类。
以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加以区别。
3. 建筑的等级是房屋重要性、经济性、安全性的综合体现。
一般有耐久等级、耐火等级和工程等级的划分。
* 4.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根据构件在房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主要和次要两部分。
不同的构件体现不同的构造要求。
5. 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外力作用的影响、自然气候的影响、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建筑构造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外来因素的影响,构造方案应符合构造设计原则的要求。
* * 6. 建筑模数和定位轴线的划分是从事专业活动的必备知识。
建筑模数分基本模数和导出模数,导出模数包括分模数和扩大模数,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建筑尺寸。
*7.任何一幢建筑物,都是由各种不同的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组成,建筑平面、立面、剖面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是建筑施工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8. 建筑平面主要由使用部分(包括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和结构部分(墙体、柱子等)3部分组成。
* 9. 建筑平面图是施工放线、砌筑墙体、安装门窗、室内装修、安装设备及编制预算、施工备料等的重要依据。
其常用比例有在1:50~1:300。
其中楼层平面图主要表示:(1)各房间的组合和分隔及尺寸等;(2)门、窗布置及型号;(3)楼梯的形状、梯段的走向和级数;(4)底层平面图中还应标明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剖视方向,表示房屋朝向的指北针。
* 10. 建筑立面是由门、窗、柱、墙、阳台、雨篷、花饰、勒脚、檐口等部件组成的。
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组成部分和构件中的比例、尺度、韵律、对比等手法,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是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立面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立面的比例尺度、虚实凹凸、立面的线条、立面色彩与质感处理等,更要注意立面的重点和细部处理。
* 11. 建筑立面图主要用来表示房屋的外部造型和外墙装饰要求等。
通常把房屋的主要出入口或反映房屋外貌主要特征的立面图称为正立面图,从而确定背立面图和左、右侧立面图,其比例与建筑立面图一致。
* 12. 建筑剖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为:房间竖向的形状、比例、层数、组合各部分高度、采光通风、空间利用等。
房间层高和净高的确定依据是:室内家具设备、人体活动、采光通风、结构类型、照明、技术条件及室内空间比例等要求。
* 13. 建筑剖面图主要表示建筑物内部垂直方向的高度、楼层分层、垂直空间的利用以及简要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等情况。
第三章、第四章重点、难点内容内容主要知识点1:基础类型、基础沉降缝、地下室组成、地下室防潮、地下室防水方案主要知识点2:勒脚、散水、防潮层、踢脚、窗台、过梁、圈梁、构造柱、砌块墙和隔墙构造、变形缝内容如下:本讲小结1. 基础和地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础作为建筑底部重要的承重构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一定的耐久性能。
*2.基础的种类较多,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有刚性和非刚性基础两类,按构造形式分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和箱形基础、桩基础等几种。
不同的构造,其特性和适用情况也不相同,应当根据地质、水文、建筑功能、施工技术、材料供应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
* * 3. 地下室主要由墙体、顶板、底板、门窗、楼梯、采光井等组成;地下室作为建筑中较为隐蔽的组成部分,防潮防水应重点关注。
4.墙体是建筑中占主要地位的建筑构件,它的作用主要是承重、围护、分隔,很多情况下也兼起装饰作用。
其承重方案、选材和构造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5. 墙体按照位置、受力、材料、构造方式、施工方式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墙体的设计要求是: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热工、隔声防火、防潮防水的要求;满足经济和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
*6.砖墙主要由黏土多孔砖和砂浆按一定的组砌方式砌筑而成,黏土多孔砖的类型主要有模数型多孔砖和KP型多孔砖两类。
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七级。
模数型多孔砖墙体厚度从90mm~390mm以50mm进级,KPl型多孔砖的墙体厚度有120mm、240mm、360mm、490mm。
* * 7. 合适的墙体细部构造是确保墙体发挥其功能的重要保证。
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勒脚、踢脚、墙身防潮层、散水等)、窗台、门窗过梁、墙身加固措施等。
墙体勒脚需要加固,内墙脚采用踢脚;墙身防潮层采用水平和垂直防潮,另外设散水用于排水。
窗台分为悬挑窗台和不悬挑两种,注意窗台与窗框下槛不渗水。
过梁承受门窗洞口上部荷载,可用多种形式和材料作成。
圈梁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的刚度和整体性,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振动对墙体的影响,应采取连续封闭的形式,洞口处可用附加圈梁。
构造柱从竖向加强墙体连接,并与圈梁形成建筑的结构骨架。
8.单块重量和幅面大小可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和大型砌块。
为保证砌块的整体稳固性,也同样需要设置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等构造,考虑到砌块在厚度方向大多没有搭接,尤其应注意砌块的接缝处理。
*9.隔墙是主要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墙,其基本要求是稳定、自重轻、厚度小、防火、隔声等。
块材隔墙中砖墙厚一般为1/2砖或1/4砖;骨架隔墙有木骨架、轻钢骨架、石膏骨架、石棉水泥骨架和铝合金骨架等,采用不同构件构成骨架,然后抹灰或钉面板。
板材隔墙是把不同材料的通长条板组合在一起,工业化程度高。
**10.变形缝分三种:一种是伸缩缝主要是防止气候引起的建筑物热胀冷缩所导致的变形、开裂,;二是沉降缝,是为了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竖向错动开裂,在建筑形体、地基基础较复杂等五种情况下设置;防震缝是为防止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变形破坏,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设置。
墙体变形缝除可做成不同形式外,还要进行封闭、防水、保温、防腐等处理。
典型例题:一、判断题:1、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高度超过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
()2、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允许宽高比为1:1.5 ()3、地下室一般每个窗一个采光井。
()4、混凝土基础是刚性基础。
()5、水泥砂浆属于气硬性材料,强度高,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
()二、选择题:1、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50-100B、80-150C、25-50D、15-252、3M模数是指()mm。
A 100B 300C 300D 6003、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等。
A最高水位200mm B最低水位200mm C最高水位500mm D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4、地下室的外包卷材防水构造中,墙身处防水卷材须从底板包上来,并在最高设计水位()处收头。
A以下50mm B以上50mm C以下500-1000mm D以上500-1000mm5、下列建筑中不用横墙承重方案的是()。
A宿舍 B住宅 C旅社 D影剧院6、对于砌块长度方向的错缝搭接有一定要求,小型空心砌块上下皮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mmA 30B 60C 90D 150三、简答题:1、简述民建筑主要有那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3、什么叫开间、进深、层高、净高;4、建筑平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其中使用房间的面积如何确定?5、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采取何种措施提高防水性能?6、地下室防潮处理的构造做法是怎样的?7、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2、构造柱、圈梁的作用和位置分别如何?四、作图题:1、举例说明散水与勒脚间的节点处理。
2、用图示说明砖墙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地面垫层为密实材料与透水材料)第五章重点、难点内容内容主要知识点:楼板和地面构造、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楼板层和地坪层的防水防潮、阳台雨蓬构造。
内容如下:1、楼板层和地坪层的设计要求、组成和类型。
* 2、楼板层的构造及各层次的作用。
*3、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
**4、地面防潮、防水处理。
* 5、隔声措施6、雨蓬作用、种类及构造。
7、阳台作用、种类及构造第六章重点、难点内容内容主要知识点:抹灰墙面、贴面墙体、涂刷墙面、墙裙、护角、现浇地面、涂料地面、木地面、吊顶构造介绍的内容如下:1. 墙体饰面的作用:①保护墙体;②美化立面;③改善墙体的物理性能和使用条件。
* 2. 抹灰类墙面是用各种加色或不加色的水泥砂浆或石灰砂浆、混合砂浆、石膏砂浆、以及水泥石粒浆等做成的各种饰面抹灰层。
根据不同的装饰要求进行装饰抹灰。
贴面类是指一些天然的或人造的材料,在现场通过构造连接或镶贴于墙体表面,由此而形成的墙体饰面。
罩面板类饰面是指用木板、木条、竹条、胶合板、纤维板、玻璃和金属薄板等材料制成的各类饰面板。
卷材类饰面一般指用裱糊的方法将墙纸、锦缎或微薄木等装饰在内墙面的一种饰面。
3. 楼地面饰面的作用:①保护楼板或地坪;②满足正常使用要求;③保温性能要求;④弹性要求。
* 4. 整体面层楼地面主要形式有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现浇水磨石楼地面、涂布楼地面等;块材面层楼地面主要包括地砖、大理石岩、花岗岩等,块材面层属于刚性地面,适宜铺在整体性、刚性较好的细石混凝土基层上;木楼地面是表面由木板辅钉或胶合而成的地面,可分为普通实木地板、复合实木地板、软木地板等几种形式。
5. 顶棚的作用:①改善室环境,满足使用功能要求;②装饰室内空间。
* 6. 直接式顶棚是在屋面板或楼板的底面直接进行喷浆、抹灰、粘贴壁纸、粘贴面砖、粘贴或钉接石膏板条与其他板材等饰面材料开形成饰面的顶棚;悬吊式顶棚一般由基层、面层、吊筋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吊顶的基层一般有木基层和金属基层两类。
吊顶的面层一般分为抹灰类、板材类及搁栅类几种。
第七章重点、难点内容内容主要知识点:楼梯坡度、楼梯宽度、平台宽度、踏步尺寸、扶手高度、楼梯净高、板式楼梯、梁板式楼梯、明步、暗步、台阶构造、坡道形式、电梯形式、自动扶梯类型内容如下:1. 楼梯、电梯、自动扶梯是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虽然在有些建筑中电梯和自动扶梯已成为主要的垂直交通,但楼梯仍然要担负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的任务。
** 2. 楼梯的基本要求是通行顺畅、行走舒适、坚固、耐久、安全;楼梯的类型、形式较多,一般坡度在25°~45°之间,踏步高宽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般扶手的高度为900mm左右,净空高度:平台上部为2m、2.2 m,梯段上部为2.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