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西大学汉学家萩野脩二:
日本人眼中的冰心
正在进行的“全国冰心文学系列讲座”中,有一位主讲人是来自日本关西大学的汉学家――萩野脩二。
正是萩野先生的学生在研究中发现了冰心写于日本的《纯白的婚礼》这一批佚文。
今年,这批佚文的“回国”曾轰动一时。
萩野先生曾经研究过赵树理,翻译过巴金的作品。
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冰心,研究冰心,已经成为冰心文学在日本的权威研究者。
11日,他在福建省图书馆内,向冰心的家乡人展示了冰心在日本的生活轨迹,以及日本人眼中的冰心,冰心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向战后日本介绍中国
冰心是先行者
萩野脩二谈到,冰心曾9次逗留和旅居日本。
第4次是1945年。
其时冰心丈夫吴文藻担任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的政治组长和盟国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
冰心携9岁的吴青作为眷属,在日本渡过长达5年的岁月。
在此期间,冰心作了数次演讲,因为日本的年轻人想了解新中国的文学到底是怎样的。
为了回答日本年轻人关注的这一问题,冰心尽最大的努力向他们传达了新中国文学的“崭新”之处。
她曾在东京大学受仓石武四郎教授的邀请作了5次演讲。
这些演讲经翻译,于1949年9月在日本出版发行。
同时由于仓石先生的力荐,冰心成为日本东京大学文学系最初的女性讲师。
日版《寄小读者》至今仍出名
在萩野脩二先生的研究中,他认为最初把冰心介绍到日本的是周作人。
但是真正译介冰心的作品并产生影响,是从饭冢朗翻译的《繁星》开始。
这本书1939年由伊藤书店出版。
萩野脩二先生考证冰心多次赴日,并与许多日本作家有过交流,比如井上靖、有吉佐和子、水上勉、濑户内寂听(晴美)等日本一流作家。
在饭冢先生之后,花费大量心血向日本人介绍冰心的是仓石武四朗。
他强调并称赞冰心语言为“优雅”。
仓石先生为《寄小读者》的内容所感动,于是将它翻译成了日文。
这本书成为了日本非常有名的译著,至今仍出名。
战后不久,冰心在日本成为一位很受欢迎的作家,许多日本学生都以冰心为研究对象,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冰心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作家
在面对日本青年而创作的《怎样欣赏中国文学》中,冰心提出:“男女之爱,最重要的是恋爱结婚,没有恋爱的结婚是不道德的。
男女之地位是平等的,贞操的问题也是平等的,所以表彰贞妇烈女的文章也是片面的。
中国妇女运动有过标语…打倒贤妻良母‟。
我们并不是不要贤妻良母,可是同时也要贤夫良父。
贤和良不应该只是一方面的义务。
”
萩野脩二先生认为,这样的观点不仅在当时非常激进,而且对于日本人“也是一种崭新的见解”。
不过《陶奇的暑期日记》出版后,冰心也被局限为儿童文学作家,导致了日本人把冰心看作是一位不从有关生活立场和人生立场等当时的社会问题出发而提问的作家,持一种“虽然她的文采很好,但其作品内容仅读一遍便足已”的态度。
萩野脩二先生最后说到,就是他自己,对冰心的看法也经历过一个重新认识和改变陈见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了解她对社会的积极反应,“她的思想近似于梁启超。
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宽广的人性和深刻性才是它的生命力。
”他打了一个诗意的比喻:“她那富有深意的作品以及对人类的一种侧面进行的仔细洞察,就像…小桔灯‟一样赋予我们以温暖心房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