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泵、阀基础知识培训

液压泵、阀基础知识培训

液压泵的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液压泵输出的液体体积。
(1)排量 液压泵轴每转一周,按其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 的
排出的液体体积。 (2)理论流量 根据液压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 (3)实际流量 液压泵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
它等于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减去因泄漏、液体压缩等而 损失的流量。 (4)额定流量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液压
• 为了使叶片容易甩出叶片槽,叶片的倾斜方向常 做成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后倾。
二、双作用叶片泵 (一)、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图1-1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图1-15 配流盘
1—定子 2—转子 3—叶片 1,3-压油窗口 2,4-吸油窗口
c-环形槽
(二)、排量和流量计算
V 2z 1 R2 r 2 B 2
第二部分 液压泵、阀
第一章 液压传动能源元件
液压泵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能源元件,它 由原动机(电动机、内燃机等)驱动,把输入的 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以液体的压力与流量的形 式输送到系统中.
第一节 概述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工作原理
图1-1 液压泵工作原理 1-偏心轮 2-柱塞 3-泵体 4-弹簧 5、6-单向阀
• 困油问题及解决措施
图1-7 齿轮泵的 困油现象和困油 卸荷槽
• 径向不平衡问题及解决措施 图1-8 齿轮的圆周压力近似分布
• 泄漏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外啮合齿轮泵存在三个间隙泄漏途径:一是齿轮端面 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约占总泄漏量的70%~80%);二 是齿轮外圆与泵体内表面之间的径向间隙(占总泄漏量的 12%左右);三是齿轮啮合处的间隙。
泵必须保证的输出流量。
3、液压泵的功率
(1) 理论功率 液压泵理论上所产生的液压功率。 (2) 输入功率 实际驱动液压泵轴的机械功率。 (3) 输出功率 液压泵实际输出的液压功率。
4、液压泵的效率
(1)机械效率 液压泵的理论输出功率与其实际输入 功率之比。
(2)容积效率 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与其理论功率 之比。
三、变量叶片泵 (一)限压式变量泵工作原理
外反馈式
内反馈式
图 1-23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转子 2-定子 3-最大流量调节螺钉
(外反馈) 4-柱塞 5-调压弹簧 6-调压螺钉 (内反馈) 4-调压弹簧 5-调压螺钉
(二)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变量泵特性曲线
e
e0
Ap
ks
pB
p pB
q A —最大流量
ppcB
—限定压力 —最大压力
AB—定量
BC—变量
改改变变ex00ABCB上左下右移移动动 改变k s BC斜率改变
1-内转子 2-外转子 A-吸油窗口 B-压油窗口
第三节 叶片泵
一、单作用叶片泵 (一)、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图1-12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转子 2-定子 3-叶片
(二)、单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
V0 V1 V2
1 B R e2 R e2 2 2πBDe
z
qp 2πBDenipvp
(四)、外啮合齿轮泵一般结构及高压齿轮泵
图1-9 CB—B齿轮泵的结构 1-后端盖 2-滚针轴承 3-泵体 4-前端盖 5-传动轴 6-防尘圈 7-齿轮
a、c、d-卸荷孔道 b-油封卸荷槽 e-困油卸荷槽
图1-10 浮动侧板式轴向压力补偿齿轮泵
二、内啮合齿轮泵
a)渐开线齿轮泵
b)摆线转子泵
图1-11 内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3)总效率 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图1-4 液压泵的能量转换流程
四、液压泵的特性曲线
图1-5 液压泵的特性曲线
1-理论流量 2-实际流量 3-容积效率 4-机械效率 5-总效率 6-输入功率 7-输出功率
第二节 齿轮泵
一、外啮合齿轮泵 (一)、工作原理
泵体 齿轮 传动轴
图1-6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2πB R2 r 2
图1-16 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简图
qp
2BπR2 r 2
Rr
cos
bz
nipvp
(三)、双作用叶片泵结构及新成果 1、定子内表面曲线
图1-17 定子的过渡曲线
2、叶片径向力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 通过自身减压阀降低吸油区叶片底部油液压力。 • 使叶片顶端和底部的液压力平衡。 • 减小叶片底部承受压力油作用的面积。
图1-18 叶片液压力平衡结构 1,2—叶片 3—定子 4—转子
图1-19 减小叶片作用面积结构
3、叶片倾角
4、轴向间隙补偿
图1-20 叶片的倾角
图1-21 PV2R型双作用叶片泵 1-左泵体 2-固定配流盘 3-转子 4-定子
5-浮动配流盘 6-右泵体 7-传动轴
5、双联泵
图1-22 双联叶片泵结构
1、液压泵的压力
(1)实际压力 液压泵实际工作中输出的液体压力。
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 (包括外负载力和液阻)。
(2)额定压力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 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3)最高允许压力 按试验标准规定,超过额定压力允许 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
2、液压泵的排量和流量
(二)、排量和流量计算
qp 6.66zm2bnipvp
流量脉动率
q
qmax qmin qp
100%
液压系统传动的均匀性、平稳性及噪声等都和泵
的流量脉动有关,增加齿数可以减小齿轮泵的流量脉 动。由于齿轮泵的流量流量脉动率与其它类型泵相比 较大,因此性能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不宜采用这种泵。
(三)、外内合齿轮泵结构上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措施
图1-13 单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简图
(三)、单作用叶片泵结构要点
• 转子上的径向液压力不平衡,轴承负荷较大,使 泵工作压力的提高受到限制。
• 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距,通过改变偏心距可以改 变泵的排量,因此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变量泵。 偏心反向时,吸油、压油方向也相反。
• 在吸油区叶片底部通低压油,在压油区叶片底部 通压力油,因此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液压力始终平 衡,叶片只能靠离心力紧贴定子表面。
(二)、液压泵的特点
• 具有若干个周期性变化的密封工作腔 • 具有相应的配油机构使吸油腔和压油腔严格分
开 • 液压泵的吸油条件是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
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
二、液压泵的分类和图形符号
单向定量泵 单向变量泵
图1-2 液压泵的分类
双向定量泵 双向变量泵 图1-3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
三、液压泵的主要工作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