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1.1 研究背景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对于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同时也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研究报告指出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和用户间的接口,起着联系和协调的作用,更好更快地发展好第三方物流,必然会为我国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然而,在目前物流服务市场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正在日益增多,企业发展竞争也越来越严峻。
因此,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完善,更是对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的满足。
1.2 研究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我国物流企业本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企业竞争战略,切实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对于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提高中国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动态对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理论研究早就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的概念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
这两位美国学者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第二,具有扩展应用的潜力;第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1]巴顿(Leonard Barton)是从基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宜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1常浩. 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J],物流商务,2012.第6版,134-135.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拉法(RaLL)和佐罗(Zollo)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的业务运作子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根植于复杂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中。
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到整个组织中,而恰恰是组织内达成共识并为组织成员深刻理解并指导行为的企业文化为一个综合且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
康特(Many K . Coulter)在《战略管理行为》一书中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主要创造价值并被多个产品或多种业务共享的技能和能力。
而鲍哥纳(William C .Bonner)和托马斯(Howard Thomas)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专有技能和与竞争对手相比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实现尽可能高的顾客满意的认知,应包括技能、隐含性知识和企业价值观。
梅约(M.H.Meger)和厄特巴克(J . M . Utter back)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指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2)国内研究动态我国业界和学术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些观点认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是物流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通过对自身要素进行优化以及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而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的优势,进而处于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还有一些观点认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应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特别能力,通过组织间的相互学习来获取知识,而物流联盟的组织形式应该有利与联盟企业间相互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物流企业间知识的交流与沟通和资源要素的流动为形成新的知识和技术创造了条件,因而更容易识别从而抓住市场机会,增强企业组织的灵活性,增强其竞争力。
2001年,沈益发表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从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市场、财务和服务质量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益来源及评价标准,当然主要是从财务方面提出评价指标和在经济学原理土进行效益分析,最后根据评价体系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策略。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王燕于2003年发表的《战略联盟:提升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中,通过对我国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在模式上的适应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具有趋势性的动态联盟模型以及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了具体的方案措施。
2004年,周秉辰、郭莉在《中国物流企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一文,针对中远集团公司的国际竞争观提出了关于服务领域、服务理念、服务内容、管理信息、战略合作五个方面的对一策措施。
杨浩军(2009)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结合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特点,选取AHP和模糊判断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判断法,构建了供应链成员企业对第几方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中外运苏州物流有限公司为例对3PL服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1.4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法是写作论文最惯用的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过往国内外文献研究的状况进行综述,可以发现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尚没有涉足的领域,为撰写论文提供可能。
本文具体的研究框架确定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文献主要来源于学校数据库资料,包括从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百度文库、谷歌学术搜索等工具获得的一些论文和数据,并据此做相关整理、分析和总结。
其次,实证的研究方法。
通过引用宝供集团实际案例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论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通过宝供集团的发展历程,研究其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及不足。
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法。
因为现实中企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更需要我们具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分析方法。
从宝供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的物流企业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宝供集团的不足及影响分析,提出提高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措施,明确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2 相关理论2.1 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或TPL)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问人,以契约的方式,在一定的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2]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活动,而只是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为其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从广义讲,第三方物流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消费者可以从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得到的其他一切增值性物流服务;狭义上讲第三方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借助外界力量承接物流业务,负责代替消费者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3](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①关系契约化第三方物流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间的关系,物流企业根据契约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契约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之间的权责利。
②服务个性化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
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不断强化提供物2李斐然. 创新无止境实践出真知——访全国人大代表、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武[J],财务与会计,2013.第2版,8-10.3方慧、张毕西、公双雷. 从宝供看我国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江苏商论,2007,第1版,60-61.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来增强在物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③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是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都要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
④管理系统化第三方物流应具有系统的物流功能,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⑤信息网络化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效益。
2.2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1)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相互之间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展开的激烈竞争,竞争对手不是一成不变的。
企业的内部因素如资源、制度、运作模式、组织文化都在不断发生改变,尤其是宏观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宏观政策的调整、产业格局的转变都会间接或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无法购买的,它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化、企业战略的调整和新产品或服务的出现而减弱,相反,独具特色的优势更能吸引客户,优势越来越明显。
(2)企业竞争力的特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是有所区别的,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其鲜明的企业个性,深深地打上了企业的烙印,并根植和依附于整个企业系统。
正是核心竞争力的这种企业独特性才使得企业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在竞争中获得别人不能获得的竞争优势而处于有利地位。
②价值性价值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的特性,识别一种竞争力是否是核心竞争力,首要判断其是否具有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它能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
③动态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动态的,这是由于随着外部环境、行业动态、企业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等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变成一般能力,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只有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地创新、培育和发展,才能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④整合性整合性是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核心竞争力是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整体,是多种能力提炼、升华的结果。
一组分散的技术或技能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强调技能或技术,更强调整合。
在某些情况下,整合可以使一些原本十分平常的技术组合成一种超强的核心能力。
比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整体性能上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技术整合的结果。
2.3 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下列相互关系:[4](1)第三方物流可使企业集中于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加剧和社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一些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于核心业务上,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
从核心能力理论可知,企业能力包括核心能力和辅助能力,对于非物流企业来说,物流服务是非核心业务;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其核心能力是物流服务。
外包物流可以使非物流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核心业务上,使企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获益于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核心经营能力,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