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最佳MBA院校排名出炉据MBA环球综合报道:本年度综合排行第一的位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共享。
这是自该排行榜编制以来,首次出现并列第一名的情况。
到今年,清华经管已连续四次蝉联第一,继续在师资、品牌、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等重要指标上保持领先。
而过去几届排行中,中欧的综合得分一直以很微弱的差距,排在清华经管之后,本年度上升到第一位、与清华并列,主要得益于毕业生薪酬、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继续保持第三名。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北大光华排在清华和中欧之后,但其综合得分、各评价指标单项得分,都与排名第一的两家商学院差距非常小,尤其在MBA毕业生对商学院的满意度上,北大光华拿到单项第一。
事实上,论综合实力,这三家商学院相距较小,清华经管和中欧在过去两年中,不间断地进行积极变革,使其保持并加固了领先优势。
与上届排行相比,第四和第五的得主没有变化,依然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中山大学MBA(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合并排名),这两家学院在各自所属区域,有非常强的品牌号召力,同时也说明,一些老牌商学院通过多年沉淀,总体实力很稳定,反映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波动不大。
排在第六名的是长江商学院,较上届提升了两个名次。
长江商学院MBA起步较晚,但依托强大的品牌推广能力和国际化师资实力,这几年发展非常快速,2008年排行时首次进榜就位列第八,今年再升两个名次。
虽然长江商学院每年招生数量较少,但其生源质量很高。
位列第七和第八的,分别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排在第九位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是本年度名次提升最快的MBA项目,上一届排名第14位。
从具体指标来看,主要是得益于就业指导、薪酬、MBA毕业生对商学院的满意度,这几个指标有明显优化。
第十名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其在东南沿海依然保持强大号召力。
后20强排位变化大从后20强的分布来看,除了少数几所在北京和上海的商学院外,其它均为各个区域里品牌和实力最强的院校,可谓区域MBA项目的龙头。
譬如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等。
它们中,有部分MBA项目,除了在本地保持住较大的优势外,还将授课地点拓展到全国范围,多地招生、多地办学。
总体来看,后20强的名次变化较大,并有4所商学院MBA项目第一次入榜,也意味着会有4所商学院跌出榜单。
提升较快的像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MBA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至少都有三个名次的上升。
这种积极变化主要是得益于它们在教学和招生上,进行主动的改革和拓展,而不是抱着以往的成绩止步不前。
与此相对应的,有多个项目下滑较快,甚至跌出排行榜。
从《经理人》实际调查来看,下滑者的主要表现为:报考人数和实际招生人数逐年减少,学院品牌吸引力逐年降低,生源质量不高,教学改革鲜有突破,毕业生满意度不高。
因此,有4所商学院跌出30强,这些项目在上届排行中相对靠后,进而在本年度被其它商学院取代。
本年度有4所商学院MBA项目第一次杀进排行榜,它们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大学MBA教育中心、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为地方或行业性的品牌院校,这几所商学院进步非常快速。
从后20强的排名来看,名次有升有降,有进有出,竞争同样很激烈。
这也是在提醒各商学院,要不断进行积极的改进和优化,提升办学质量和生源质量,不可墨守成规,吃老本。
全国新增mba院校52所 2011招生院校达236所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文件,正式公布了刚刚批准的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其中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办学资格院校52所,2011年MBA招生院校将达到236所。
MBA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
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技巧和思维的培养重于理论分析能力。
它要求其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我国自1991年开办MBA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截止目前,已有236个学校可以颁发MBA学位。
MBA中国网对此次新增MBA办学资格院校进行汇总,为广大MBA考生提供更多的院校选择。
第一批EMBA培养院校(30所,2002年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第二批EMBA培养院校(32所,2009年批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第一批MBA培养院校(9所,1991年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第二批MBA培养院校(17所,1994年批准)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第三批MBA培养院校(29所,1997年批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第四批MBA培养院校(10所,2000年批准)郑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贵州工业大学(后与贵州大学合并)、海南大学、宁夏大学第五批MBA培养院校(25所,2003年批准)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贵州大学、上海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第六批MBA培养院校(7所,2004年批准)大连海事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安徽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湘潭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江商学院第七批MBA培养院校(32所,2007年批准)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江南大学、宁波大学、华侨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湖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兰州商学院、青海民族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第八批MBA培养院校(56所,2009年批准)北方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浙江财经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第九批MBA培养院校(52所,2010年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推出新的MBA培养方案2009年09月14日12:23商学院院长伊志宏访谈录问: MBA教育已经历经19年,人大商学院是我国第一批开办MBA教育的两所高校之一,在即将迈进20周年的日子里,人大商学院推出了新的MBA培养方案,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答:MBA项目被正式引入中国已有19年的历史,中国的MBA院校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开拓精神,迅速将这一舶来的专业学位项目发展壮大。
为了使MBA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我们一直在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与此同时,国内外对MBA 教育的质疑也一直没有中断过,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发了更多的对MBA培养模式的反思。
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面总结了19年来MBA教育经验以及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MBA培养方案。
问:这次推出新的培养方案的背景是什么?答:MBA教育之初,侧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所以,早期的MBA培养基本基于案例学习,相对缺失系统的管理理论学习。
MBA的教育推行一段时间后,美国的部分院校在总结MBA的教育成果时发现,如果要求一个管理者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能够生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掌握现象后面的规律,所以,美国各院校在MBA教学中开始了系统的理论课程教学。
但是,从当前全世界管理教育的情况来看,课程又越来越过于理论化。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矫枉过正,抽象的理论替代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教学;另一个原因是“三门教师”导致的。
教师们是在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校门之间的递进性学习后进入课堂的,缺乏实践工作环节,因此,在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时,就出现了能力方面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