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铁路发展脉络讲解

日本铁路发展脉络讲解

日本铁发展脉络
1、萌芽(德川幕府末期) 2、诞生(1872年) 3、缓慢发展时期(1872年—1881年) 4、建设高潮(1881年—1936年) 5、二战时期 6、“新干线”时代(1964年至今)
萌芽(德川幕府末期)
• 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9 世纪30年代英国兴起了修筑铁路的热潮, 德国、法国、美国、俄国等国也开始铺设 铁路,19世纪40年代,铁路知识传人闭关 锁国状态下的日本。
准轨(轨距1.435米),窄轨可节省30%的 费用; 2、日本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 4/5,平原狭小分散,修建宽轨铁路技术难 度大。
诞生(1872年)
• 京滨铁路选线理由:
1、京滨两地间地形平坦,容易修筑铁路,且可节省建筑费用; 2、两地间距离长短适宜,能充分发挥铁路的效力; 3、横滨位于通往京都及西部的大道上,以后延展京滨铁路,改线可作为
“新干线”时代
• 日本于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 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东京至新大阪, 全长515.4公里)通车运营 ,这标志着日本 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实用高速铁路的国家。
• 1964年10月10日,第18届夏季奥运会在日 本东京举办,借着奥运会,日本新干线给 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私营铁路建设高潮
国营铁路建设高潮
(1881年—1905年) (1906年—1936年)
建设高潮
私营铁路建设高潮
• 1881年12月,日本第一家私营铁路公司— —日本铁道公司成立。随后,越来越多的 私营公司加入到铁路建设中,截至1905年, 日本铁路总长度达4800英里,私营铁路与 国营铁路的营业里程之比约为2:1
建设高潮
国营铁路建设高潮
• 1906年3月31日,日本政府颁布《铁道国有 法案》,5月24日,明治政府成立临时铁道 国有准备局,负责收买私营铁路。日本铁 路实现国有化,迎来的国营铁路的建设高 潮,截至1936年底,现有的日本铁路公司 (JR)的主干线全部建成。
二战时期
战时本土停滞不前,对外修建“死 亡铁路”
• 1853年8月22日,俄国海军将领普提雅廷率 舰队到达长崎,日本人在俄国军舰上首次 见到了蒸汽机车模型
萌芽(德川幕府末期)
• 铁路是近代文明的产物,要理解铁道作为交通手段 的意义,必须有实际的乘车体验。
• 这就不得不提到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物:
中浜(bang)万次郎
滨田彦藏
萌芽(德川幕府末期)
• 日本被迫开国之后,德川幕府于1860年想美国派 遣代表团交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代表团在美国 乘坐了火车,对机车、客车及线路构造、运输体 系进行了详细记载。
• 二战期间,日本本土铁路发展几乎处于停 滞阶段
• 对外则在其东南亚殖民地(缅甸等)以及 其占领的中国境内修筑大量用于战时物资 运输、兵力投送的铁路。
死亡铁路
“新干线”时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 特别是京滨、中京、阪神地区,成为带动 整个日本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连接这些地 区的东海道铁路线虽只占日本铁路总长的 3%,却承担着全国客运总量的24%和货运 总量的23%。
诞生(1872年)
• 明治政府成立后,大隈重信、伊藤博文等 人极力呼吁铺设铁路,认为铺设铁路既能 消除封建割据思想,统一全国人心,又能 振兴产业,发展经济。
• 然而,日本铁路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民 众乃至政府官员不理解修筑铁路的意义, 铁路修筑计划遭到日本国内舆论的强烈反 对。
诞生(1872年)
3、京滨铁路的建成对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产品的输送、 原料的购销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铁路的出现还引起了 日本人生活习俗的变化,“洋货”、“洋风”、“洋俗” 以铁路为媒介迅速流行起来。
缓慢发展时期
• 继京滨铁路建成后,日本又陆续修通了大 阪—神户、大阪—京都的铁路
• 1872年—1881年10年间,日本仅建成 100.38英里铁路。
全国铁路的根干; 4、由于巨轮不能直接驶入东京,不修筑京滨铁路,将会限制东京的发展; 5、京滨两地商贾甚多,交通繁忙,铺设铁路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诞生(1872年) • 京滨铁路作为日本铁路之祖的意义:
1、京滨铁路的建成、运营,改变了日本人对铁路的错误观 念,使其迅速接受了铁路这一新生事物;
2、京滨铁路的建成积累了宝贵的筑路经验,培养了一批铁 路建设人才,为日本铁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干线”时代
• 第一阶段(1964—1975 年),在人口稠密 的地区修建高速铁路,如东海道新干线和 山阳新干线等
• 第二阶段(1983—1990 年),以开发沿线 地区经济为目的,在人口较少的地区修建 高速铁路
• 第三阶段(1990 年至今),与既有线路直 通运营;通过建设越海隧道和大桥,用铁 路把四岛连接起来,形成高速铁路网
• 此后幕府又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其 中的福泽渝吉在回国后将在欧洲的见闻加以整理, 编撰成《西洋事情》一书。《西洋事情》详细介 绍了铁路等西方近代文明,为在日本铺设铁路作 了舆论上的准备。
• 1868年初,美国人波特曼活动修筑京滨铁路的权 益,然而美国人还未正式动工,德川幕府就被推 翻了,京滨铁路也因此搁置。
• 大隈重信、伊藤博文不为舆论所动,聘请 英国人莫莱尔为总工程师,毅然推行铁路 修筑计划。
• 京滨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于 1870年4月正式动工,1872年10月全线竣 工,历时2年半。
• 京滨铁路作为日本第一条铁路,迅速被日 本人所接受,没有遭遇中国吴淞铁路的厄 运。
诞生(1872年)
• 京滨铁路选用轨距1.067米的窄轨,原因: 1、明治初期,百废待兴,资金紧张,相比标
“新干线”时代
• 日本新干线的特点: 1、高速 2、高密度 3、巨大的运输能力 4、极高的安全性 5、高度的可靠性 6、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和环境的低负荷影响
“新干线”时代
0系介紹
• 車型:新款0系 建造年份:1963~1986 • 建造材料:鋼 • 列車名稱: Kodama • 營運路線:山陽新幹線 • 使用年份:1987年4月1日~現在(JR西日本) • 座位數:二等 R 編成 515/WR編成 420 • 車卡長度:25,150mm (頭尾卡)、25,000mm (中間卡) • 車卡闊度:3,383mm • 車廂高度(不計電弓):3,975mm • 兩軸與兩軸間距離:17,500mm • 列車總長:150 m (6節) • 編成:R編成 6M/WR編成 6M • 營業最高速度:210 KM / H • 電動機:直流直卷電動機 • 總輸出:4440kw
相关主题